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兩會2024:GDP增速目標仍維持5% 分析稱實現該目標更具挑戰性

3月5日上午,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拉開帷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作任內第一份政府工作報告。

會前新聞發佈會透露,今年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招待會,延續30年的「兩會」傳統告一段落。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以及當天提交給人大的政府預算案,廣受關注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目標、軍費增速、赤字率,都與去年持平:

  • 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目標定在5%左右,與去年一致;
  • 軍費同比增長7.2%,超過GDP增速,實際軍費增長超千億,但與去年持平;
  • 赤字率3%,依然與去年持平,同時宣佈今年計劃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

GDP目標5%左右

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24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

  •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 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
  •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 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
  • 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 糧食產量1.3萬億斤以上;
  •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5%的增長目標與市場預期一致,不過就業目標稍有變化,去年的目標是「1200萬人左右」,今年是「1200萬人以上」。

多年來就業都是中國總理們關注的指標,前總理李克強曾表示,「之所以要穩增長,說到底就是為了保就業」,他還進一步解釋,世紀初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會拉動100萬人就業,後來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是服務業發展後,GDP增長1個百分點,能夠拉動130萬、甚至150萬人就業。

按照當前目標測算,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需要拉動240萬就業才能實現上述兩個目標。

雖然GDP增長5%目標與去年所訂下的目標一致,但實現難度更高。

因為考慮到2022年中國僅實現3%的經濟增長,而2023年的經濟增長5%目標是在上一年較低基數上計算,因此當時有觀點認為,該目標較為保守,最終2023全年實現5.2%的增長。

而2024年增長5%則是在2023年較高的基數上計算,實現難度增大。

分析:實現5%目標更具挑戰性

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表示,GDP增長目標再次定為5%左右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降低目標會進一步削弱信心。

儘管如此,要在2024年再次實現5%的增長,「將是一條更具挑戰性的道路」,宋林進一步解釋稱,因為基數效應的支持作用會減弱,而且許多抗擊疫情時的經濟措施的提振作用也會逐漸減弱。而且在2024年,房地產可能仍將拖累經濟。

如果按照消費、出口、投資的「三駕馬車」來看,宋林在分析中分別指出:

  • 雖然消費是2023年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消費者信心疲軟和財富效應的負面影響將使消費在2024年難以再次拉動經濟增長。在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消費模式將從炫耀性消費轉向更加物有所值的消費,這使得我們更加看好今年「吃喝玩樂」的主題。餐飲、娛樂、旅行和旅遊行業今年可能會繼續表現出色。
  • 貿易也不太可能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全球貿易增長預計仍將低於歷史平均水平。此外,貿易保護主義有可能進一步抬頭,這可能會影響近期表現出色的新能源汽車出口。
  • 因此,如果中國要實現其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可能需要看到來自投資方面的更多支持。自2019年以來,政府投資一直超過私人投資,我們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直到情緒出現有意義的轉變。隨著公共投資可能成為今年更重要的驅動力,「兩會」的特別國債發行目標和1萬億元人民幣的長期中央國債發行將發出一個積極信號,即政府主導的支出將有助於填補缺口。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與過去相比,投資具有高乘數效應領域的空間較小,即房地產和交通基礎設施(鐵路、公路、機場)。財政刺激的乘數效應可能會降低。

因此,宋林認為,情緒觸底回升將是可持續復蘇的主要催化劑。雖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到了一些積極的信號,但恢復信心的道路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而且這個過程可能是不平衡的。隨後幾周和幾個月的政策出台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今年能否觸底反彈。

赤字率與軍費增速

這兩個指標都與去年持平。

不過雖然軍費增速都維持不變7.2%,但實際軍費增長仍超千億——中國去年軍費預算為1萬5537億元人民幣,今年為1萬6655.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加了1118.4億元。

長期以來,中國極少把財政赤字率設定在高於3%的水平,因此市場有約定俗成的「赤字率不破3」的說法。

疫情來襲後,2020年中國大幅擴大赤字到3.7%,突破常規,以應對疫情。2021年下降到3.1%,2022年進一步下調至2.8%左右。

2023年疫情限制全面放開,政府把赤字率提高到3%,以支持經濟復蘇,然而,經濟復蘇並不如意。去年四季度增發國債1萬億元,將實際赤字率提高到3.8%左右。

今年赤字率依然確定為3%,為4萬億元左右,雖然從疫情的特殊時期回歸,但還處在疫情前赤字率的最高水平。而且今年還計劃先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意味著實際赤字率更高。

這與此前經濟學家和分析師預測的「2024年中國將會加強財政支出以提振經濟」相吻合。

再無「總理記者會」

習近平在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

Reuters

今年兩會另一重大變動為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

新任中國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婁勤儉3月4日在北京說:「今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如無特殊情況,本屆全國人大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

在微博上,「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一度成為熱話標籤,但從BBC記者團隊所見,該標籤不久便遭屏蔽。

1991年,時任中國總理李鵬首次出席全國「兩會」閉幕後舉行的記者會。1993年起,「兩會」總理記者會開始成為常態。

對於中國的政治肌體而言,「記者會」多少有些異物感,容易產生排異反應。高級領導人極少在國內舉行記者會,因此「兩會」後的中國總理記者會,幾乎匯集了中外媒體一整年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儘管記者會上的提問被普遍認為是已預設好的,但答問者時常會有超出預料的言論,在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時任總理的形象。

比如朱鎔基,從副總理到總理,他主導中國十年的經濟改革,面對的社會複雜度和改革難度極高。1998年的記者會上,鳳凰台吳小莉提問,「外界稱你是『經濟沙皇』,你喜歡這個稱呼嗎?」朱鎔基說,「我不喜歡這個稱呼。」他接著說,「但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種情緒化的表達在中共官員中並不多見。

溫家寶在記者會上語氣緩慢,並且喜歡引經據典,鮮見出格的表達。直到他卸任前最後一次記者會,卻對於格外敏感的「政治體制改革」進行了罕見的表態——「我深知,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而且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

到了李克強時代,他風格一變,語速快而輕鬆,喜歡用「金句」——比如,「用減政府權力的『痛』來換得企業、群眾辦事的『爽』」。李克強的經濟學功底有時透露出對中國經濟的獨特理解。比如在2020年的記者會上,李克強說,「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們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引發熱議。

2023年3月13日,李強首次作為中國總理會見中外媒體記者,這將成為他本屆任內——至2028年全國「兩會」閉幕為止——唯一一次記者會。沒有留下「金句」,或許是風格使然,也可能是新總理刻意為之。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