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因中國《香港國安法》下「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監禁的民主派前立法會議員刑滿出獄,成為首批獲釋人士。
毛孟靜、譚文豪、郭家麒與范國威星期二(4月29日)清晨分別離開監獄。他們在審判中認罪,同被判監四年兩個月,屬刑期最低者。
這起案件又稱「47人案」,源於民主派在2019年「反送中」示威後舉行立法會選舉非正式初選。中國香港特區高等法院裁定47名被告中的45人有罪,於2024年11月判刑。其中,發起人戴耀廷被判監禁10年,刑期最重。
目前仍然被囚的活動人士中,有14人提起了上訴;香港特區律政司對被告人劉偉聰的無罪裁決提出上訴。全部案件尚待上級法院開庭審理。
獲釋的四人當中,譚文豪和郭家麒於最高度設防的香港島赤柱監獄服刑,范國威在大嶼山島石壁監獄服刑,毛孟靜則在靠近中國大陸邊境的新界羅湖懲教所服刑。
據香港媒體報導,各方記者在深夜時分已分別到達各人被囚院所外守候,警察拉起了封鎖線,其中在石壁監獄守候的記者更被驅趕至數百米外的石壁水塘停車場。香港時間星期二05:30(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星期一21:30)至05:50之間,三所監獄先後有拉上窗簾的七人座汽車駛出。隨後,警員告知記者四人經已離開。
報導稱,這些汽車是由警察安排;記者無法靠近察看。警員登記各記者身分,對記者證件拍照,也有懲教署獄警朝記者所處位置拍照。
BBC中文記者曾嘗試撥打四人的手提電話,全部被轉接到語音信箱。
一些記者來到毛孟靜位於香港島淺水灣的住家,其82歲丈夫菲臘·寶靈(Philip Bowring)在家門前向記者證實妻子已回家休息,並稱她目前不便發言。
寶靈說:「她精神不錯,感謝大家。四又三分之一年以來,我們期盼著首次團聚。」
「我們等下會到英格蘭看看兒孫們,但大概要起碼7月吧。」
香港《明報》記者在新界將軍澳登門探訪返抵家中的范國威。他稱感謝媒體與港人關心,目前先要跟親朋團聚。
毛孟靜、譚文豪、郭家麒與范國威是這場審判中31名認罪被告人的一員,他們全都是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
68歲的毛孟靜、49歲的譚文豪與62歲的郭家麒均曾是公民黨黨員。毛孟靜後來退黨,與范國威合組政團香港本土。
58歲的范國威同時是新民主同盟成員,這是他在多年前脫離香港民主黨後,與一群前黨友共同成立的政治組織。
民主派初選於2020年7月舉行,同年10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決定,規定在香港被定性從事「宣揚或者支持『港獨』主張」等「危害國家安全」行為者,即喪失議員資格。特區政府隨即公告褫奪郭家麒等四人議席,引發包括毛孟靜、譚文豪與范國威在內的其他民主派議員集體辭職。
四人在2021年2月底被正式起訴「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並一直被收押,直到被判刑後至今服刑完畢,方獲釋放。
毛孟靜從政前曾長期擔任新聞記者,並採訪1980年代中英香港前途談判,其後從事其他類型的媒體工作,和在大學擔任政治和新聞學講師,2006年參與創立公民黨,正式從政。
郭家麒是一名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後參與工人醫療權益工作,自英治時期擔任區議員,中英主權移交後循醫學界間接選舉晉身立法會議員,2010年加入公民黨後轉而參選地方直選,並一直擔任議員至2020年10月「民主派總辭」為止。
范國威在政權移交前擔任民主黨元老李柱銘的立法局議員助理,後當選區議員,脫離民主黨成立新民主同盟後首次當選立法會議員。他從政前曾在美國修讀美術學士課程。
譚文豪原為國泰航空公司機師(飛行員),曾參與機師工會工作,2010年加入公民黨,2016年循地方直選當選立法會議員。2019年示威爆發後,中國民用航空局向香港國泰航空發出「重大航空安全風險警示」,要求即時禁止參與示威員工執飛來往中國大陸航點航班,譚文豪繼而向國泰辭職,稱要讓國泰不再遭受「白色恐怖」和「不必要的攻擊」。
「47人案」的抓捕行動於2021年1月發生,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於同年3月通過決議大幅整頓香港選舉制度,並改組立法會。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宣布,改組後的第二次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2025年12月7日舉行。但這些刑滿獲釋的前議員基本沒有再次參選的可能。
在中國《香港國安法》規定下,「任何人經法院判決犯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即喪失作為候選人參加香港特別行政區舉行的立法會、區議會選舉或者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任何公職或者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的資格」。
《香港國安法》2020年6月30日頒布實施後,時任香港特區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曾先後在回答立法會議員質詢與記者提問時稱,這種喪失參選資格的情況「應該可以被視為是終身」。
此外,公民黨已於2023年5月通過解散,2024年3月正式撤銷註冊。民主黨2025年2月通過決議啟動解散程序,目前只待擇機交付黨員大會作最終表決。
中國《香港國安法》實施將屆五週年,香港自行立法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也已實施一年多。據香港特區警務處「2024年香港整體治安情況」統計,香港國安警察迄今共拘捕316人,當中約60%已被檢控。
國際社會持續批評北京與香港當局在港推行國安法律。其中,美國《2025香港政策法案報告》批評中方「持續廣泛模糊地以『國家安全』為名損害法治以及應受保障的權利和自由」。
英國外交部2025年3月份《香港半年報告書》針對香港國安警察通緝海外活動人士牽涉居英港人等表達不滿,稱「英國政府不會容忍任何外國勢力企圖恐嚇身處英國的人」。
中方指控美英兩國「抹黑」、「詆毀」香港法治、民主、自由、人權狀況,外交部駐香港公署稱,香港警察「依法對海外反中亂港分子採取行動」,法院「依法獨立公正審理國安案件」。
香港特區政府則稱其在國安法律下「堅定維護香港市民受到法律保障的權利和自由」,同時堅稱在國際公約下,為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可以依法限制部分權利和自由」。
Click here to see the BBC interactive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30/04/2025 11:00AM
30/04/2025 11:00AM
30/04/2025 11: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