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美國高鐵建設是否已經步入軌道

美國鐵路公司的新型高速列車

Getty Images
美國鐵路公司的新型高速列車將受到軌道的限制,這將大大限制列車的運行速度。

美國是一個擁有3億4千萬人口、71條州際公路、超過5000座民用機場的國家,但目前卻沒有任何高速鐵路。

然而,隨著美國目前兩個高速鐵路(HSR)項目建設的推進,以及其他正在籌備的計劃,美國是否終於有望追上中國、日本和歐洲的高鐵發展腳步?

非營利高鐵活動組織「美國高速鐵路聯盟」(High Speed Rail Alliance)的里克·哈尼什(Rick Harnish)表示,至少看到前兩個項目開始動工是一件好事。

「第一條是從舊金山到洛杉磯的路線,」他解釋,「這是一條極具挑戰性的建設路線,因為加州有許多山脈。」

「然後是從拉斯維加斯到洛杉磯的路線,這是一個相對容易建設的項目,地勢平坦。」

此外,還有從俄勒岡州波特蘭到華盛頓州西雅圖,並延伸至加拿大溫哥華的高速鐵路計劃以及另一條從達拉斯到休士頓的路線。然而,哈尼什警告稱,前者的規劃工作「進展緩慢」,而特朗普總統的政府取消了6390 萬美元(4800萬英鎊)的撥款後,得克薩斯州的線路現在更加令人懷疑。

目前,美國正在建造兩條高鐵線路,分別位於加州和內華達州

Getty Images
目前,美國正在建造兩條高鐵線路,分別位於加州和內華達州。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高鐵網絡總長度據報導今年將超過5萬公里(3.1萬英里)。

與此同時,歐盟擁有8556公里的高鐵線路,其中西班牙擁有3190公里的高鐵線路,位居第一。

在英國,目前唯一的高速鐵路是「高速一號線」(High Speed 1),這條長達68英里的路線,連接英倫海峽隧道與倫敦聖潘克拉斯(London St Pancras)火車站。儘管資金問題備受關注,從倫敦尤斯頓(London Euston)站至伯明翰(Birmingham)站的「高速二號線」(High Speed 2)仍在建設之中。

雖然對於高鐵的構成尚無普遍認可的定義,但全球鐵路貿易組織「國際鐵路聯盟」表示,高鐵列車通常需要以超過250公里/小時(155 英里/小時)的速度行駛。

那麼,為什麼美國在高鐵建設上落後於歐洲和中國呢?

美國鐵路行業記者兼作家威爾·多伊格(Will Doig)說:「我們是一個非常沉迷於汽車的國家。」 「很多人認為我們不需要它,或者不希望高鐵經過他們的地區。」

「而且美國政府確實展現出打算關閉許多項目投資的態度,尤其是在鐵路方面。」

進一步使美國局勢複雜化的是,國有的「美國鐵路公司」(Amtrak)老闆史蒂芬·加德納(Stephen Gardner)上個月辭職。報道稱他是在白宮的壓力下辭職的。

目前,美國鐵路公司沒有營運任何高鐵列車。今年晚些時候,28列新型下一代「阿塞拉」(Acela)列車將在波士頓和華盛頓特區之間的東北走廊路線上投入使用,時速160英里(約250公里)。然而,目前這條457英里(約700公里)長的線路中只有大約50英里(約80公里)可以讓火車以超過150英里(約230公里)的時速行駛。

美國鐵路公司沒有參與加州和內華達州正在建設的高速鐵路。洛杉磯至舊金山的計劃被稱為「加州高速鐵路」(California High-Speed Rail),由加州牽頭,預計2033年完工。

從洛杉磯到拉斯維加斯的線路——「布萊特萊恩西線」(Brightline West),是一個私人運營的項目。預計2028年開通。

哈尼什表示,全球共有23個國家擁有高鐵。他的非營利組織的神聖使命就是將高鐵帶到美國。

他補充道,讓高鐵列車安全運行並非易事。 「你不能與高速公路有任何交叉,它需要非常筆直且密封的走廊。」

中國仍在建造越來越多的高鐵,預計到2030年總里程將達到約6萬公里。

根據丹麥智庫「21世紀歐洲」的數據,中國開通高鐵的城市,其經濟平均增長達14.2%。

中國企業也正在協助其他亞洲國家建設高鐵,例如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

撰寫《高速帝國:中國擴張與東南亞的未來》(High-Speed Empire, Chinese Expansion, and the Future of Southeast Asia)一書的威爾·多伊格(Will Doig)表示,中國的興趣不僅僅是幫助鄰國改善鐵路網絡。

「這是中國在一個其認為具有地緣政治戰略意義的地區擴展影響力的一種方式,」他說。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國家是向中國借貸,然後由中國來建設鐵路。」他警告說,這可能使這些國家「陷入對中國有所依賴的處境」。

中國的高鐵網路如今遠超其他所有國家

Getty Images
中國的高鐵網路如今遠超其他所有國家。

來自「21世紀歐洲」智庫的卡夫·普爾(Kaave Pour)表示,歐洲不斷發展的高鐵網路證明了歐洲大陸投資公共基礎設施的歷史。

該智庫目前正呼籲進一步擴大高鐵建設,以便連接歐盟和英國的大多數首都和主要城市。

普爾指出,如果美國想要發展高鐵,就需要從文化轉變開始,轉向更多的公共交通,並問自己「它想要什麼樣的未來?」。

高速鐵路聯盟的哈尼什表示,為了確保美國高鐵的正常運行,「聯邦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然而,正如已經指出的那樣,白宮已經停止向計劃中的休士頓和達拉斯之間的高速鐵路提供聯邦撥款。美國交通部長肖恩·達菲(Sean Duffy)稱該項目「浪費納稅人的錢」。

斯科特·謝林(Scott Sherin)是法國火車製造商阿爾斯通(Alstom)的高階主管。他的公司正在為美國鐵路公司供應新型高速列車,但他質疑美國是否具備足夠的政治意願,「願意將公共資金投入鐵路,而不是其他交通方式」。

他還指出,未來的任何高鐵線路都很難進入達拉斯和休士頓等城市中心,因為那裡的建築物太多。 「問題在於這些城市(中心)的建築密度太高了。」

威爾·多伊格表示,展望未來,他很希望看到中國協助在美國建設更多高速鐵路,但他並不抱太大期望。

「這在政治上非常困難,」他說。「這實在太可惜了,因為如果美中之間沒有敵意,你可以想像兩國的合作會為美國帶來多大的成就——那些是美國自己並不擅長建設的。」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