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正受到酷熱天氣的持續侵襲,而西班牙與英格蘭錄得有史以來最炎熱的6月。
據西班牙國家氣象局(Aemet)表示,6月的平均氣溫達攝氏23.6度(華氏74.5度),屬「極端高溫」,「打破所有紀錄」,甚至超越了該國7與8月的正常平均溫度。
在英格蘭,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指出6月的平均氣溫為攝氏16.9度,創該月份的新高;就全英國而言,創下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第二熱的6月。
葡萄牙本土在6月錄得最高單日氣溫攝氏46.6度,該月的平均氣溫數據尚未公布。
土耳其的野火迫使數萬人撤離,義大利亦有兩人因高溫死亡。
7月1日凌晨,西班牙國家氣象局表示伊比利半島多地氣溫超過43度,但從週四起預計會出現一波降溫。
週二凌晨,西班牙南部的塞維利亞夜間氣溫高達攝氏28度,巴塞隆納也有攝氏27度。
週二稍晚,英國在倫敦聖詹姆斯公園錄得攝氏34.7度,為今年截至目前最熱的一天。
週一,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當日最高氣溫,達攝氏33.1度。溫布頓也錄得攝氏32.9度,成為網球賽事有史以來最熱的開幕日。
根據初步數據,英國氣象局表示全英6月的平均氣溫為攝氏15.2度,是有紀錄以來第二高的6月氣溫。
英國氣象局補充稱此紀錄「僅次於2023年6月,當時錄得15.8度。」
在土耳其,救援人員日前已撤離超過50,000人,大多來自西部伊茲密爾省;消防隊仍在撲滅過去幾日爆發的數百場野火。
比萊吉克、哈塔伊、薩卡里亞和馬尼薩省等地也發生大火。
林業部長易卜拉欣·尤馬克利(Ibrahim Yumakli)表示,過去三天全國共處理了263宗野火。
在法國,熱浪週二繼續籠罩大部分地區。許多城市在前一天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日夜溫度。
巴黎奧利機場當天氣溫錄得攝氏37.6度。
由於歐洲熱浪加劇,巴黎艾菲爾鐵塔頂部已關閉。氣候部長阿涅絲·帕尼耶-魯納切(Agnès Pannier-Runacher)稱這是「前所未見」的情況。
巴黎地區與另外15個地區發出紅色高溫警報,也是五年來首次。
截至週二中午,法國共有1,896所學校與中學因高溫關閉,這些學校皆位於紅色警報覆蓋區域內。
葡萄牙國家氣象研究所(IPMA)報告指出,週日摩拉市(距離里斯本約60英里)錄得攝氏46.6度,是葡萄牙本土有紀錄以來最高的6月溫度。
在義大利,據當地媒體報導,托斯卡納地區因高溫住院人數增加20%。
在義大利全國27個主要城市中,有21個地區進入最高等級的高溫警報,當中包括倫巴底與艾米利亞等13個地區,建議居民避免在白天最熱時外出。
倫巴底地區還禁止建築工地、公路及農田在高溫日中午12時半至下午4時間進行戶外作業,禁令持續至9月。
週二,義大利中部城市佛羅倫斯錄得攝氏38.9度,南部的卡利亞里則為38.6度,預計當天稍後氣溫將進一步上升。
希臘連日來氣溫逼近攝氏40度,數起野火已燒至首都雅典附近的沿海城鎮,房屋受到毀壞,迫使居民撤離。
德國氣象局警告,週二與週三氣溫可能達到接近攝氏38度,恐怕再創高溫紀錄。
熱浪導致萊茵河水位下降,使得這條重要航運路線無法正常通行,限制了貨船運輸量並推高運輸成本。
巴爾幹半島周邊國家也正苦於高溫,但氣溫開始逐步下降。黑山亦有野火報告。
熱浪被視為嚴重的健康威脅,同時也衝擊環境。亞得里亞海水溫度升高助長有毒獅子魚等入侵物種繁殖,並進一步壓迫本已因氣候變遷而快速消融的高山冰川。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福爾克·圖爾克(Volker Turk)週一警告,這起熱浪凸顯了適應氣候變遷的必要性,人們必須改變現行做法與能源結構,例如逐步擺脫導致氣候變遷的化石燃料。
他對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表示:「升高的氣溫、海平面上升、洪水、乾旱與野火威脅著我們的生命權、健康權,以及乾淨、健康與永續環境的權利等。」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使熱浪更為常見。
隨著地球持續變暖,極端高溫將更頻繁出現,強度也會增加。
英國雷丁大學氣候科學教授理查德·艾倫(Richard Allan)指出,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使地球更難散發多餘的熱量。
「更溫暖、更乾旱的大氣更容易使土壤乾燥,導致熱浪加劇,中等高溫事件現在變得極端。」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3/07/2025 11:00AM
03/07/2025 11:00AM
02/07/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