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當你跑了366場馬拉松之後,你的心臟會發生什麼事?

雨果·法里亞斯身穿藍色跑步上衣,戴著墨鏡和帽子跑步。他身後跟著三名騎行者。

Dókimos Produções
雨果·法里亞斯進行的一項挑戰,觀察人體如何應對極端體力活動

2023年,雨果·法里亞斯(Hugo Farias)創下了一項世界紀錄——連續完成366場馬拉松。

這代表他持續超過一年每天都跑超過42公里(26英里),無論是風雨、酷暑、疾病或受傷,他從未有一日缺席。

在這項非凡的壯舉中,45歲的巴西企業家雨果參與了一項醫學研究,研究團隊在他12個月內跑完15,000公里(9,321英里)的過程中持續監測他的狀況,「看看我的心臟會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

他說:「我過去並不是什麼優秀的運動員。我這輩子只跑過一次馬拉松。」

「但那種想要寫下新的篇章、透過運動產生影響的渴望……在我心中不斷滋長。」

雨果·法里亞斯身穿藍色跑步上衣,戴著墨鏡和帽子。

Clayton Damasceno
法里亞斯希望他的旅程能激勵其他人

對於日常生活有著越來越深的不滿,導致他決定辭去工作,將人生重心轉向運動挑戰。

雨果在接受BBC巴西採訪時表示:「有一天我停下來思考:我出生就是為了這樣嗎?為了重複這樣的生活35或40年?」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在18歲之前選好職業;要追求穩定、建立家庭、為退休做準備。」

「但我開始感覺自己可以做得更多,用不同的方式去激勵他人。」

作出科學上的貢獻

他從巴西著名航海家艾米爾·克林克(Amyr Klink)身上獲得靈感——克林克曾於1984年划船橫渡南大西洋——「但我不是要去航行……我要跑步,」雨果這樣想。

他希望留下自己的印記,因此尋求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他發現比利時運動員史蒂凡·恩格斯(Stefaan Engels)曾在一年內完成365場馬拉松——於是他決定再多跑一天、多跑一場馬拉松。

在八個月的時間裡,雨果擬定了一份週詳的行動計畫,涵蓋後勤安排、訓練計畫,以及多位專業人士的支援。

他說:「我知道我無法獨自完成這件事。我建立了一個跨領域的團隊:醫生、運動專業人士如教練與物理治療師,還有一位心理學家。」

「我放棄了一份穩定的職業,去追求一個完全未知的目標,這當然會帶來焦慮與不安。因此,有一位能提供獨立觀點的專業人士,對於減輕心理負擔與保持專注非常重要。」

他邀請的其中一個專業機構是巴西聖保羅大學醫學院心臟研究所(InCor)。

「我問他們是否願意合作去研究我的心臟如何應對這項挑戰:面積是否會變大或變小,會否出現心律不整或其他變化。」

「我也希望能對科學研究做出一些貢獻。」

心臟科醫生兼研究員瑪麗亞·賈妮艾蕾·阿爾維斯(Maria Janieire Alves)參與了這項研究計畫。

她解釋說:「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可能對心臟產生重大影響。」

科學家們制定了的限制「主要是根據運動量,而不是強度」,以確保雨果能在「不造成心血管風險」的情況下完成挑戰。

雨果每月接受一次運動心肺測試(一種評估人在運動中呼吸與代謝功能的診斷程序),以及每三個月接受一次心臟超聲波檢查。

阿爾維斯醫生表示:「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監測心臟適應上的變化,無論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並且觀察是否會出現混亂、適應或不良適應的跡象。」

雨果赤裸上身坐在花園裡的充氣冰浴池裡。他微笑著望向遠方。

Dókimos Produções
法里亞斯的身體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因此也遭受了不少傷害。

「安全範圍」

雨果於2023年8月28日完成了這項挑戰。 他總共花了約1,590小時去完成了15,569公里(9,674英里),並因此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他總是在早上跑步,這樣他就能在其餘時間陪伴家人、進行恢復訓練,以及專注於肌力訓練。 他幾乎每天都在跑同一條路線——位於聖保羅州的亞美利加納市(Americana)。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巴西心臟病學檔案》(Arquivos Brasileiros de Cardiologia),結論指出,儘管運動頻率與總量極高,但並未發現任何心肌損傷的跡象。 所有心血管變化主要都是生理性的——即自然且健康的反應——並無任何疾病徵兆。

阿爾維斯醫生表示,研究最重要的發現是:「只要運動強度適中,心臟是可以適應高強度的運動負荷。」

沒有參與該項研究的運動心臟科醫生菲利波·薩維奧利(Filippo Savioli)也向BBC表示:「這項研究強化了一個觀念,只要強度控制在安全範圍內,並有適當的恢復時間,訓練有素的運動員的心臟是能夠承受極端壓力。」

雨果·法里亞斯身穿藍色跑步上衣,戴著墨鏡和帽子跑步。

Dókimos Produções
專家表示,法里亞斯能夠完成這項挑戰,但心臟沒有受到損傷。

他表示,雨果的跑步強度屬於中等,平均心率為每分鐘140下(bpm),約為他年齡所估算最大心率的70%至80%。

「這讓他保持在一個安全區間,身體仍能平衡使用氧氣與產生能量,」他解釋道。

根據薩維奧利醫生的說法,「在這個範圍內跑步,即使是每天長時間運動,也能降低心臟受損的風險,例如發炎、疤痕或心律不整。」

他指出,如果雨果是以高強度完成這項挑戰,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並警告說若沒有訓練或醫療監測的情況下貿然進行這類挑戰,將會非常危險。

「這樣的風險相當高,並不建議嘗試,」他說。

「如果沒有準備,這確實有可能導致嚴重傷害,例如心律不整、發炎,甚至猝死。」

「相信你的潛能」

對雨果而言,這項研究的結論令人驚喜。

「我獲得了人生中從未想像過的體能水平,而看到身體沒有任何後遺症,對我來說極為重要。」

但這項挑戰並非毫無風險。

「我什麼都遇過:寒冷、酷熱、下雨、車流、受傷。」

他經歷了三次腹瀉,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持續了五天。

「我瘦了4公斤。我需要去調整飲食與補充水份的方式,但我們還是堅持下去了。」

在第120場馬拉松左右,他罹患了足底筋膜炎——這是一種常見於長跑選手的足底疼痛性發炎。

接著在第140場左右,他又出現了恥骨痛,也稱為運動性疝氣——這是一種影響下腹部與大腿內側肌腱與肌肉的傷害。

雨果與身邊的人手牽手跑過終點線。

Dókimos Produções
法里亞斯與家人一起衝過第 366 場馬拉松的終點線。

雨果已經將這段經歷寫成一本書,並持續進行跑步訓練。

他的下一個挑戰,是成為第一位徒步跑完整個美洲的人——從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灣(Prudhoe Bay)一路跑到阿根廷的烏斯懷亞(Ushuaia)。

他說:「目標是讓全世界認識到體育鍛鍊的好處,以及傳達人類能夠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個訊息。」

「沒有人需要每天跑一場馬拉松,但每個人都需要真正相信自己的潛能。」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