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同意:情況正在惡化。
如同烏克蘭其他城市的居民一樣,基輔市民也經歷了許多艱難的時刻。
在三年半的戰爭起伏中,他們變得堅強且極具韌性。
但近幾個月來,他們正面對一種全新的挑戰:來自空中的大規模、協調一致的攻擊,當中涉及數百架無人機與飛彈,往往集中轟炸單一城市。
昨晚是基輔,上週也是。而在這段時間之間,則是位於烏克蘭西邊城市盧茨克(Lutsk)。
三年前,由伊朗提供的無人機「見證者」(Shahed)還算是新鮮事。我還記得2022年10月的時候,在南部城市札波羅熱(Zaporizhzhia)的夜空中,第一次聽到那種懶洋洋地劃過天際的嗡嗡聲。
但如今,幾乎所有人都熟悉這種聲音,尤其是它最近令人最畏懼的版本:俯衝轟炸時發出的尖嘯聲,有人將其比作二戰時期德國的斯圖卡(Stuka)轟炸機。
無人機群接近時的聲響,讓許多早已習慣戰爭的平民,再次逃回防空洞、地鐵站和地下停車場,這是自戰爭初期以來首次出現的情況。
「整棟房子像紙一樣在震動,」基輔居民卡佳(Katya)在昨晚的猛烈轟炸之後告訴我。
「我們整晚都坐在浴室裡。」
「我第一次跑到停車場避難,」另一位居民斯維特拉娜(Svitlana)說。
「整棟樓都在搖晃,我還看到河對岸起火了。」
這些攻擊不一定會奪走生命,但它們正在散播恐懼、削弱士氣。
上週,當基輔一棟住宅大樓遭到襲擊後,一位震驚的祖母瑪麗亞(Mariia)告訴我,她11歲的孫子在避難所裡轉頭對她說,他第一次明白了死亡意味著什麼。
他有充份的理由感到恐懼。聯合國駐烏克蘭人權監測團(HRMMU)表示,今年6月是三年來平民傷亡最慘重的一個月,共有232人死亡、超過1,300人受傷。
其中許多人是在前線附近的社區喪生或受傷,但也有不少是在遠離戰線的城市中遇難。
「全國範圍內遠程飛彈與無人機攻擊的激增,讓遠離前線的平民也遭受到更多死亡與破壞,」聯合國駐烏克蘭人權監測團負責人丹妮爾·貝爾(Danielle Bell)表示。
「見證者」(Shahed)無人機的設計經過改良後,現在能飛得比以往更高,並能從更高的高度俯衝攻擊目標。
它的射程也已提升至約2,500公里,且能攜帶更具殺傷力的彈頭(從約50公斤炸藥提升至90公斤)。
由當地專家製作的追蹤地圖顯示,「見證者」無人機經常以盤旋路線穿越烏克蘭,有時繞行很遠再鎖定目標。
其中有很多是是誘餌,有時甚至多達一半,目的是混淆並壓垮烏克蘭的防空系統。
而那些筆直的線條則代表彈道飛彈或巡弋飛彈的軌跡:數量雖然較少,但卻是俄羅斯用以造成最大破壞的主要武器。
位於華盛頓的戰爭研究所分析指出,自特朗普於1月就任總統後的兩個月內,俄羅斯使用無人機與飛彈攻擊的次數有所增加。
3月的攻擊略為下降,期間偶有高峰,直到5月,數量突然大幅上升。
新的攻擊紀錄正以令人不安的頻率不斷被刷新。
6月創下單月新高,共有5,429架無人機來襲,而7月僅在前九天就已有超過2,000架。
隨著俄羅斯的無人機生產持續加速,有報導指出,莫斯科很快就可能在一個晚上發射超過1,000枚飛彈與無人機。
基輔的專家警告,烏克蘭正面臨被壓垮的危險。
「如果烏克蘭無法找到應對這些無人機的解決方案,2025年我們將面臨嚴重的問題,」前情報官員伊萬·斯圖帕克(Ivan Stupak)表示。
「其中一些無人機的確是針對軍事目標——我們必須理解這一點——但其餘的,正在摧毀公寓、墜落在辦公大樓,對平民造成巨大破壞。」
儘管這些無人機的性能不斷提升,但它們本身並不是特別先進的武器。但它們再次突顯出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龐大的資源差距。
這也恰如蘇聯二戰領導人史達林所說的那句話:「數量本身就是一種品質。」
「這是一場資源之戰,」基輔的烏克蘭安全及合作中心代表謝爾希·庫贊(Serhii Kuzan)說。
「當某些飛彈的生產變得過於複雜,無論是太昂貴、零件太多、供應鏈太繁瑣,他們就會集中發展這種特定類型的無人機,並進行各種改良與升級。」
庫贊指出,單次攻擊中的無人機數量越多,烏克蘭防空部隊就越難擊落它們,迫使基輔不得不動用其寶貴的戰機與空對空飛彈來擊落它們。
「如果無人機成群出動,它們就會摧毀所有防空飛彈,」他說。
因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不斷呼籲盟國加強對烏克蘭領空的防護。不僅是愛國者飛彈——這用於對抗俄羅斯最具威脅性的彈道飛彈至關重要——還需要各式各樣的防空系統。
週四,英國政府宣布將與烏克蘭簽署防務協議,提供超過5,000枚防空飛彈。
在未來幾個月內,基輔將尋求更多類似的協議。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1/07/2025 05:00PM
11/07/2025 05:00PM
11/07/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