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已於西藏境內啟動全球最大水力發電大壩的建設工程,此舉引發印度與孟加拉的深切憂慮。據中國官媒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於上週六主持了位於雅魯藏布江的開工儀式。
雅魯藏布江蜿蜒流淌於青藏高原之上。此項工程因可能對下游數百萬印度與孟加拉居民、週邊環境及當地藏族社群造成影響而備受爭議。
北京方面表示,此計畫耗資約1.2萬億(兆)人民幣(約1670億美元;1250億英鎊),將以生態保護為優先,並促進當地繁榮。
該工程——亦稱為墨脫水電站——完工後將超越三峽大壩,成為全球最大水力發電站,發電量可達三峽大壩的整整三倍。
專家與官員紛紛提出警示,認為新的大壩將賦予中國控制或改道跨境雅魯藏布江的能力。此江流經印度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與阿薩姆邦(Assam),以及孟加拉,匯入錫昂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及賈木納河。
事實上,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於2020年發表的報告指出:「對青藏高原河流的控制,實際上賦予中國對印度經濟的箝制力量。」
本月早些時候,阿魯納恰爾邦首席部長佩瑪·堪杜(Pema Khandu)在接受印度媒體PTI採訪時表示,一旦大壩竣工,錫昂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可能「大幅乾涸」。他還進一步補充:「此大壩將對我們的部落及生計構成生存威脅。情況極為嚴峻,因為中國甚至可能將其用作某種『水彈』。」
「假設大壩建成,他們突然洩洪,我們的整個錫昂地帶將被摧毀,特別是阿迪部落及類似族群……他們的財產、土地,尤其是人命,將遭受毀滅性影響。」他說。
事實上,今年一月,印度外交部發言人便表示已向中國表達對大型水壩影響的關切,並敦促北京「確保下游國家的利益不受損害」,強調「與下游國家保持透明及協商的必要性」。
此外,印度計劃在錫昂河上興建一座水力發電大壩,以緩衝來自中國大壩的突發水流,防止當地洪水氾濫。對此,中國外交部2020年就回應印度稱中國擁有在大壩建設上的「合法權利」,並已考慮下游影響。
孟加拉亦就此項目向中國表達關切,官員於今年二月致函北京,要求提供更多關於大壩的資訊。
中國當局長期以來對西藏自治區內該大壩選址的水力發電潛力虎視眈眈。大壩位於一處據稱是全球陸地上最深、最長的巨型峽谷中,而雅魯藏布江——西藏最長的河流——在此繞著南迦巴瓦峰(Namcha Barwa)形成一個險峻的U形轉彎。
在這一被稱為「大拐彎」(The Great Bend)的過程中,河流水位驟降數百公尺。
早先報導指出,當局計畫在南迦巴瓦峰鑿通多條長達20公里的隧道,藉此分流部分河水。週末,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李強視察時提到,工程師將進行「截彎取直」工程,並通過「隧洞引水」,以建設五座梯級水電站。
新華社還報導,該水力發電大壩的電力將主要輸往區外,供其他地區使用,同時兼顧西藏的用電需求。
事實上,中國一直注視著位於西藏地區的西部鄉村陡峭山谷與洶湧大河,計劃興建巨型水壩與水電站,以供應電力需求旺盛的東部大都市。領導人習近平親自推動了這一政策,稱為「西電東送」。
中國政府與官媒將這些大壩宣傳為雙贏方案,認為其能減少污染、產生潔淨能源,同時提升西藏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
然而,活動人士指出,這些大壩是北京對西藏及其土地剝削的最新例證,過去的抗議活動皆遭到鎮壓。去年,中國政府圍捕了數百名抗議另一座水力發電大壩的藏人。
據BBC透過消息來源及驗證影像得知,抗議最終以逮捕與毆打收場,部分人士受重傷。
此外,西藏山谷以其生物多樣性聞名,淹沒這些地區引發環境憂慮,而在地震斷層線頻繁的區域興建大壩,更可能帶來潛在危險。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2/07/2025 05:00PM
22/07/2025 05:00PM
22/07/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