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特朗著顛覆全球貿易體系的行動中,日本扮演了重要角色。
從他的角度來看,現在可以說,他的強硬手段正在產生實質性的成果。
從一開始,美方就不斷強調與日本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但儘管多次派出代表團,直到現在,協議都一直難以捉摸。
從狹義上來說,這是特朗普策略的一次勝利,尤其是如果日本成為帶動世界其他國家效仿的骨牌的話。
目前,在所有對美國有著大量貿易順差的國家中,日本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協議是最有利的,或者是最不糟糕的一個。
美國對日本進口商品徵收的15%關稅高於對英國的10%,但英國並沒有貿易順差。
正如我之前所報導,日本談判代表在會談中展現出來的憤怒情緒,讓習慣於日本極度禮貌的華盛頓外交官們印象深刻。
東京採取了強硬立場,日本財務大臣將該國持有的1.1萬億(兆)美元美國國債形容為一張可以放在談判桌上的籌碼,日本目前是美債最大的持有國。
在特朗普於四月宣布「解放日」關稅之後,市場傳出了日本對沖基金拋售美國國債的傳聞,這引發了更大規模的拋售潮,也引起了外界對於全球最大經濟體及美元避險地位的更深層疑問。
因此,達成這項協議本身的意義重大,同時也為其他包括歐盟在內的主要經濟體設立了榜樣。
在協議達成的這一天,正好是日本在東京接待歐盟領導人的日子。此前曾有傳言稱,日本、歐盟與加拿大可能會協調採取報復行動,而這項協議則終止了任何有關舉措。
歐盟內部的一些成員國或會質疑為何他們無法達成類似協議,尤其是此刻德國與法國正加大力度,對美國科技巨頭採取報復行動。
全球正等待進一步的協議細節,目前已知的是,日本成功保護了其農產品進口市場,儘管將會增加美國稻米的進口量。
美國大型汽車在日本缺乏人氣的情況,仍然未知日後能否改變,不過日本的私人企業將獲得支持,以某種形式在美國投資五千億美元。
日本原本等待事態發展,以特朗普於8月1日將對一系列國家實施更嚴厲的關稅後、國際市場會作出什麼反應,但最終還是達成了這項協議。
日本首相在國內的政治弱勢可能是其中一個因素,儘管包括印尼與菲律賓在內的其他國家也已與美國達成協議。
但總體情況是,由於美國對其主要盟友徵收了在一年前仍無法想像的關稅,而這些盟友擔心會發生更糟糕的後果,故只能無奈接受。
對日本而言,特朗普曾威脅要徵收25%的關稅。
目前,美國政府透過關稅獲得了可觀的收入,而且並未有針對美國出口商的報復。截至目前,今年的關稅已為美國財政部帶來超過1,000億美元的收入,約佔聯邦總收入的5%,而過去通常僅為2%。
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預計,全年關稅收入將達到3,000億美元。
雖然這與所得稅的收入仍有一段很大的差距,但已是一筆相當可觀的金額。這筆收入是在沒有直接報復、也沒有出現先前市場動盪的情況下所獲得的。
然而,故事並未就此結束。實際上,究竟是誰在支付這些關稅?最終,美國消費者將承擔大部分成本,因為進口商品的價格正在上升。
過去,貝森特與其他官員曾表示,美元升值將有助於減輕消費者的進口成本。然而,實際情況恰好相反。
今年上半年,美元兌一籃子全球貨幣貶值10%。這不僅抵消了關稅的緩衝效果,還進一步推高了進口成本。
這背後還有更廣泛的背景。英格蘭銀行總裁安德魯·貝利(Andrew Bailey)本週表示,「做空美元是目前金融市場上最擁擠的交易」。
他補充說,市場中原本穩定的避險模式,尤其是美元,基本上正在瓦解。
他指出,企業與交易員正在減少對美元資產的曝險,並透過交易或「對沖」,以確保自己免受美元貶值的影響。
正如我之前所討論,在市場上,有一種懷疑認為美元走弱其實可能正是這些干預措施的目的之一,旨在幫助美國鐵鏽地帶的製造業重拾競爭力。
此外,美國也在無意中幫助了中國這個主要的對手,讓中國有機會向世界展示自己是一個更穩定的貿易夥伴。
在這場全球貿易戰的第一階段中,日本對白宮而言是一場重要的勝利,這也反駁了「特朗普總是臨陣退縮」(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TACO)這個說法。
在下週最後期限之前,儘管這也可能轉化為一個更可見的勝利,從而進一步推動市場的樂觀氣氛,但對整體經濟的狀況而言,前景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6/07/2025 11:00AM
26/07/2025 11:00AM
25/07/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