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熱潮正在席捲全球。這款鮮綠色的日本茶飲,如今出現在各種產品中,從英國星巴克的抹茶拿鐵到新加坡卡卡圈坊(Krispy Kreme)的抹茶甜甜圈。
這股全球抹茶熱主要受到社群媒體的推動,網紅們分享沖泡技巧、評價與食譜。「Matcha Tok」這個標籤已累積了近數千萬次觀看。
抹茶日益受到歡迎,也與疫情之後日本的觀光熱潮有關,日圓疲弱導致日本成為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也帶動了對日本商品的需求。
在這波熱潮中,抹茶粉的需求急速上升。美國茶葉進口商蘿倫·普維斯(Lauren Purvis)告訴 BBC,她的客戶發現原本可飲用一個月的抹茶存量,在幾天之內就已耗盡。
「有些咖啡店甚至每天需要一公斤。他們迫切地想要跟上需求,」普維斯說,她是 Mizuba Tea Co. 的負責人。
然而,需求激增,加上熱浪導致茶葉產量減少,以及美國對日本加徵的關稅,也導致抹茶的價格不斷攀升。
傳統上,抹茶因其健康益處、咖啡因含量與風味而備受追捧,是數百年歷史來高度專業化工藝的產物。
抹茶是由稱為「碾茶(tencha)」的綠茶葉製成,這些茶葉在生長期間會被遮蔽數週,這個步驟對於發展其獨特的「鮮味(umami)」尤為重要——這是一種鹹香味,能補充茶葉本身的自然甜味。
當茶葉經採收、乾燥之後,就會使用石磨研磨成粉,每小時僅能產出約40克(1.4盎司)的抹茶。
但近幾個月來,由於創紀錄的熱浪襲擊農作物,種植者陷入了困境。
日本有約四分之一的碾茶,都是產自京都地區,儘管需求持續飆升,但高溫導致收成不佳。
此外,日本也面臨農夫短缺的問題,除了人口老化之外,從事農業的年輕人亦不足夠。
在以抹茶聞名的京都宇治市,商店上的貨架通常在開門後不久就被遊客掃空。
因此,許多零售商已對顧客限購。
位於京都的「Camellia 茶道體驗」負責人森敦子(Atsuko Mori)表示,隨著訪客人數在過去一年翻倍,顧客每人僅能購買一罐抹茶。
茶道師竹田理惠(Rie Takeda)也表示,她必須密切監控抹茶的庫存,因為原本幾天內可到貨的訂單,如今可能需等待超過一週。
她任職於東京的茶道連鎖品牌「茶禪(Chazen)」,該品牌專門舉行傳統儀式,為客人提供抹茶。
今年,抹茶短缺導致茶禪旗下店鋪的價格上漲了約30%。
「(這樣的需求)是好事,」竹田理惠女士透過翻譯表示,「這是讓更多人認識日本文化的入口。」
這波熱潮也吸引了更多種植者。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數據,抹茶產量在2010年至2023年間幾乎增長了三倍。
該部門也指出,包括抹茶在內的綠茶出口去年增長了25%,達到3,640億日圓(約1.8億英鎊;2.5億美元)。
抹茶熱潮引發了一場樹立正確消費觀的運動。
倡議者呼籲人們不要囤積抹茶或藉其熱度牟利。也有人鼓勵飲用者謹慎使用抹茶,並以最純粹的方式品嚐它,而不是將其作為食譜中的原料。
森敦子表示,看到高級抹茶被用於烹飪上——這往往會使其細膩的風味因此流失——或被囤積轉售,讓人「有點難過」。
「抹茶是最高等級的茶,對我們來說非常特別。所以當我聽到它被轉售或用作煮食的時候,總覺得有些矛盾。」
國際日本茶協會鼓勵餐飲業使用來自後期採收、等級較低的抹茶,這類抹茶供應量較多,也更適合用於煮食上。
協會補充,高級抹茶在拿鐵等飲品中常會失去其細膩風味。
「推廣對於這些差異的認知,有助於人們以尊重的態度享用日本茶,同時支持其背後的工藝與傳統,」協會表示。
協會也指出,由於美國對日本加徵關稅,抹茶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
週二(7月22日),美日兩國宣布一項貿易協議,將對進口至美國的日本商品徵收15%的關稅。
蘿倫·普維斯等抹茶分銷商正在為此衝擊做準備。這位來自奧勒岡州的企業家表示,在七月初貿易協議截止日前,訂單激增超過70%。
「由於美國本土並不種植日本茶,故此並沒有美國產業需要透過關稅保護,」她說。「我們希望大家能意識到,特色茶品應該被豁免。」
儘管需求飆升、供應有限導致價格上漲,但仍有一線希望。
至少有一家抹茶咖啡連鎖店認為未來的價格可能會回穩,儘管這不是短期的事。
「低品質抹茶以高價出售,我們認為這樣的商業模式將不再可行,」Matcha Tokyo 聯合創辦人永田雅大(Masahiro Nagata)告訴BBC。
「目前確實有著一股熱潮,而且需求正在快速增長,但我們認為兩到三年後會稍微緩和下來。」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9/07/2025 04:24PM
29/07/2025 04:24PM
29/07/2025 04:24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