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AI衝擊下的印度科技裁員,或將令中產階級夢碎

畫面中可見印度某軟體公司的員工坐在電腦螢幕前。一位身穿白色庫爾塔(傳統長襯衫)的女性明顯地出現在畫面中央,左右兩側則是男性同事

Getty Images
像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CS)這樣的企業,依賴廉價的技術勞動力,為全球客戶以低成本開發軟體

印度引以為傲的軟體產業,正在面臨一個重大的清算時刻。

該國最大的私營部門雇主——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簡稱 TCS),也是印度最大的IT服務公司,已宣布將裁減超過1.2萬個中高層管理職位,約佔公司總人力的2%。

這家總部位於孟買的軟體巨頭,僱用了超過50萬名IT員工,被視為印度2830億美元軟體產業的商業信心風向標。它構成了該國白領正式就業的支柱。

TCS表示,這項決定是為了讓公司「為未來做好準備」,因為它正在投資新領域,並將在傳統商業模式遭遇劇烈顛覆的情況下大規模部署人工智能(AI)。

像TCS這樣的公司,數十年來一直依賴廉價的技術勞動力,為全球客戶以較低成本開發軟體,但這一模式已被AI所顛覆——AI令許多任務自動化,客戶也不再僅僅追求人力成本節省,而是要求更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TCS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已經展開了多項再培訓和重新部署的計畫,將會『釋出那些無法有效部署的員工』。」

人力資源公司「團隊租賃數字公司」(TeamLease Digital)執行長妮蒂·夏爾瑪(Neeti Sharma)向BBC表示:「在IT公司中,管理人員正在被裁撤,而實際執行工作的員工則被保留,以優化人力結構並提升效率。」

她補充說,在AI、雲端運算、數據安全等新興科技領域的招聘「出現了大幅上升」,但這種增長的速度仍遠不及裁員的速度。

專家指出,TCS的公告也凸顯了印度軟體產業中嚴重的「技能錯配」問題。

隨著生成式AI快速提升生產力,「這場技術轉變正迫使企業重新評估人力結構,並分析是否應將資源轉向能與AI能力互補的職位,」格蘭富通印度(Grant Thornton Bharat)經濟學家里希·沙阿(Rishi Shah)這樣向BBC表示。

據產業組織印度國家軟體與服務公司協會(Nasscom)資訊,印度到2026年需要100萬名AI專業人才,但目前具備AI技能的IT專業人員甚至不到20%。

儘管科技公司在提升技能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急於為未來培養一批AI人才,但那些缺乏必要技能的員工正被迫離開。

這張圖片是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CS)位於孟買的總部。這是一棟裝飾華麗的殖民時期建築,採用褐色石材建造,主入口兩側掛有金色銘牌,分別寫著『TATA』與「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塔塔諮詢服務公司)

Getty Images
據一項評估稱,印度到2026年將需要100萬名AI專業人士

據全球投資銀行傑富瑞(Jeffries)看來,除了AI帶來的結構性轉變外,TCS的聲明也「反映出印度IT產業面臨更廣泛的成長挑戰」。

傑富瑞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自2022財年以來,整體淨招聘表現疲弱,主要是因為需求前景長期放緩。」

美國是印度軟體巨頭收入的一半來源,但對IT服務的需求已受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影響。

雖然關稅主要針對實體商品,但分析師指出,企業在重新評估關稅不確定性及其全球採購策略時,正暫停非必要的IT支出。

傑富瑞指出,AI採用率上升也促使美國企業要求降低成本,迫使人力密集型IT公司以更少員工運作。

這些影響已開始波及班加羅爾、海得拉巴與浦那等城市——這些都曾是印度IT繁榮的中心。根據一項評估,去年該產業約有5萬人失業。印度前六大IT服務公司在員工人數凈增加方面也下滑了72%。

班加羅爾市的空拍圖中,高樓大廈矗立在一片綠意盎然的地毯般植被後方,天空呈現琥珀色調

Getty Images
印度的軟體革命催生了像班加羅爾這樣的新興繁榮城市

這一切可能對印度整體經濟產生連鎖效應,該國一直難以為每年進入勞動市場的數百萬年輕畢業生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

在缺乏強大製造業的情況下,這些軟體公司——曾在1990年代讓印度成為「世界後台辦公室」——成為數十萬新IT工作者的首選雇主。它們孕育出一個新的富裕中產階級,推動多個城市的成長,並刺激汽車和住房的需求。

但隨著穩定且高薪的工作機會減少,印度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成長模式正面臨質疑。

直到幾年前,印度的IT巨頭每年可吸納60萬名應屆畢業生。根據「團隊租賃數字公司」的數據,這一數字在過去兩年已驟降至約15萬人。

其他新興領域如金融科技新創公司與全球能力中心(GCCs)——這些是跨國企業的離岸單位,負責IT、財務或研發等支援任務——正在吸納剩餘人力,但妮蒂·夏爾瑪表示,仍有「20%至25%的應屆畢業生將找不到工作」。

她補充說:「GCC的招聘規模永遠無法與IT公司相比。」

印度多位頂尖企業領袖已開始對這些趨勢的經濟後果發出警告。

南印度最大共同基金分銷商之一 D·穆圖克里希南(D Muthukrishnan)在X上對塔塔諮詢服務公司的聲明回應稱,印度縮編的IT產業可能「對許多相關服務與產業造成負面影響,導致房地產崩盤,並重創高端消費」。

幾個月前,創業家、發動機科技公司「阿托姆貝格」(Atomberg)的創辦人阿林丹·保羅(Arindam Paul)在領客(LinkedIn)上警告,AI對印度中產階級的潛在打擊可能是毀滅性的。

保羅寫道:「目前存在的白領工作中,幾乎有40%至50%可能會消失。這將意味著中產階級與消費故事的終結。」

印度科技巨頭能夠多快地適應AI革命帶來的各種顛覆,將決定該國能否保住其作為全球科技強國的地位——以及能否擴大其消費型中產階級,從而維持GDP成長的動能。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