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監管機構對印度航空(Air India)進行年度審計時,發現了過去一年間存在51項安全違規行為。
儘管這些違規與上月造成260人死亡的印度航空波音787墜機事件無關,但在這場悲劇之後,外界對該航空公司的審視再次升溫。
審計人員表示,其中有七項與安全相關的疏失,屬於最高級別,但未提供具體細節。
印度航空表示,在印度民航總局(Directorate General of Civil Aviation,簡稱DGCA)於7月進行的審計中,公司「完全透明」。航空公司一名發言人指出,這次審計是例行檢查的一部分,旨在改善系統。所有航空公司都會定期接受此類審計,以評估並改進其流程。
發言人補充道:「我們已收到審計結果,並將在規定時間內向監管機構提交回應,包括已採取的糾正措施詳細資料。」
印度航空監管機構在年度審計中,對八家商業航空公司共提出263項安全問題,其中印度航空有44項第二級(Level 2)和7項第一級(Level 1)違規。
其他被點名的航空公司包括:「聯盟航空」(Alliance Air),57項違規;「戈達瓦特之星航空」(Ghodawat Star),41項;「快捷航空」(Quick Jet),35項;「靛藍航空」(IndiGo),23項;以及「香料航空」(SpiceJet),14項。
根據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簡稱ICAO)的標準,第一級違規指的是「降低安全性或嚴重危及安全」的違規。
這可能觸發即時行動,包括暫停、限制甚至撤銷航空公司的許可。
第二級違規雖然不如第一級嚴重,但仍與安全有關,表示「可能降低或危及安全」。
航空公司最多有三個月時間執行糾正措施,若監管機構批准其行動計劃,則可延長。
目前尚不清楚印度航空在最新審計中的具體疏失,但根據路透社引用的一份政府報告,問題包括飛行員訓練不足、使用未獲批准的模擬器,以及排班管理不善等。
據路透社報導,官員指出部分波音787與777機型的飛行員在必須執行監控任務時「重複出現訓練缺口」。
印度民航總局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機構根據其「年度監督計劃」定期進行審計,以識別安全漏洞並推動改進。
監管機構指出,這些審計依據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和全球最佳實踐,旨在「確保合規性」並提升航空公司整體營運。
「必須強調的是,對於營運規模大、機隊龐大的航空公司而言,出現較多審計發現是完全正常的,」監管機構補充道。
「其活動的數量與規模意味著這些觀察結果反映的是其營運的廣度和深度,而非異常疏失。全球航空監管機構在面對大型航空公司時,常見類似情況,因為其業務多樣且密集。」
本月較早前,路透社報導指出,航空監管機構曾在3月警告印度航空旗下的廉價航空——印度航空快運(Air India Express),因延誤更換空中巴士A320的引擎零件,並偽造紀錄以顯示已合規。
印度航空快運向路透社表示,已向印度民航總局承認錯誤,並採取「補救行動與預防措施」。
在BBC最近的訪問中,印度民航總局局長法伊茲·艾哈邁德·基德瓦伊(Faiz Ahmed Kidwai)表示,這起事件信息是「由航空公司自行通報的」。
「我不會縱容這些疏失。但至少我們開始收到這些報告。這是航空公司主動通報的。我們已採取行動。在我們的審計中,我們已要求人員更加警覺,發現任何疏失都要通報,」他說,「印度的天空一直是安全的。」
基德瓦伊引用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數據指出,印度在每百萬次航班事故率方面,持續優於全球平均水平。
他說:「從2010年到2024年,只有兩年超過全球平均——那兩年都發生了重大事故。」
2020年8月,印度航空快運1344號班機在雨天滑出柯澤科德(Kozhikode)機場的高架跑道,造成21人死亡。
再早十年的2010年5月,812號班機從迪拜飛往曼加羅爾(Mangalore)時衝出跑道,墜入峽谷,造成158人死亡。今年6月的印度航空墜機事件,則是15年來印度第三起重大空難。
根據印度聯邦民航部的數據,自2020年以來,印度國內航空公司共通報了2461起技術故障。
截至2025年1月,「靛藍航空」佔當中超過一半(1288起),其次是「香料航空」(633起),印度航空及其子公司印度航空快運共通報389起。
基德瓦伊表示:「航空公司通報故障的情況增加了。這是好事。」
「我不會說我為此感到高興,但我確實看到報告文化的成長價值。將每一項故障通報給主管機關,遠比隱瞞並繼續操作飛機要好得多。」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1/08/2025 11:00AM
01/08/2025 11:00AM
31/07/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