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朝鮮脫北者:「我被政府送到國外從事網絡詐騙」

北韓駭客

Getty Images
金先生告訴BBC,當時自己收入的85%被送回平壤,用於資助金家政權。

金洙(Jin-su,化名,以保護其身份)透露,他多年來使用數百個假身份證件申請西方公司的遠端資訊科技(IT)工作,這是朝鮮(北韓)為籌集資金而進行的一項龐大秘密計劃的一部分。

他罕見的接受採訪,並告訴BBC說,他同時在美國和歐洲承接多份工作,每月至少能為他帶來5,000美元(約3,750英鎊)的收入。他又提到,有些同事的收入遠高於此。

事實上,在脫北之前,金洙是數千名被朝鮮派往中國、俄羅斯、非洲或其他地區參與這項秘密行動的網絡工程師中的一員,這些行動由神秘的朝鮮政權操控。

朝鮮IT工作者受到嚴密監控,鮮少與媒體交談,但金洙向BBC提供了詳盡的證詞,揭示了這些參與詐騙行動的日常運作以及他們的生活。他的敘述證實了聯合國及網路安全報告中的許多推測。

他告訴BBC,當時自己收入的85%被送回朝鮮,用於資助該政權。長期受到國際制裁的朝鮮資金短缺。

金洙說:「我們知道這像是搶劫,但我們只能接受,這是我們的命運。即便如此,這仍比在朝鮮生活的好得多。」

根據2024年3月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報告,這些北韓網路工程師每年為朝鮮創造2.5億至6億美元的收入。網路防禦專家警告,這項計劃在疫情期間因遠端工作普及而迅速擴張,此後持續增長。

大多數工作者追求穩定的薪資以回饋政權,但有些情況下,他們竊取數據或入侵雇主系統並勒索贖金。

去年,一家美國法院起訴14名朝鮮人,稱他們六年來向美國公司勒索,賺取了8,800萬美元的收入。上個月,另有四名據稱使用虛假身份為美國一家加密貨幣公司從事遠端IT工作的朝鮮人也遭到起訴。

詐騙工作

金洙在脫北前於中國為朝鮮政權從事IT工作數年。他告訴BBC,他和同事通常以10人為一組工作。

在朝鮮,網路存取受到嚴格限制,但這些IT工作者在國外能更輕鬆地操作。他們必須掩飾國籍,不僅因為偽裝成西方人能獲得更高薪資,還因為朝鮮因其核武及彈道飛彈計畫而受到廣泛的國際制裁。

這項計劃與朝鮮的駭客行動分開,後者同樣為政權籌資。今年早些時候,據信為朝鮮效力的惡名昭彰的駭客組織「拉撒路集團」(Lazarus Group,雖未公開承認)從加密貨幣公司Bybit竊取了15億美元(約11億英鎊)。

金洙大部分時間都在設法取得可用於求職的虛假身份。他告訴BBC,他首先會假冒中國人,聯繫匈牙利、土耳其等國的人,請求以一定比例的收入交換使用他們的身份。他又說:「如果你在檔案上放一張『亞洲面孔』,你就永遠找不到工作。」

他隨後會利用這些借來的身份,聯繫西歐的人以獲取他們的身份,再用這些身份申請美國和歐洲的工作。金洙發現,針對英國公民特別容易成功。

他表示:「只要稍微聊幾句,英國人就很容易把身份交出來。」

英語較好的IT工作者有時負責處理申請流程。但自由工作者平台上的工作通常不需要面對面採訪,日常互動多在Slack等平台上進行,這讓偽裝身份變得更容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wLECxTczi8

金洙告訴BBC,他主要針對美國市場,「因為美國公司的薪資更高」。他聲稱,有許多IT工作者找到工作,以致於公司常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僱用了多名朝鮮人。他說:「這種情況很常見。」

這些網路工程師通過位於西方和中國的仲介網絡收取收入。上週,一名美國女性因協助朝鮮IT工作者找到工作並轉移資金而被判處超八年監禁。

BBC無法獨立驗證金洙證詞的具體細節,但透過朝鮮人權倡導組織PSCORE,我們閱讀了另一名脫北IT工作者的證詞,印證了金洙的說法。

BBC還採訪了另一名脫北者李賢承(Hyun-Seung Lee,音譯),他在為平壤政府在中國經商時遇見了從事IT工作的朝鮮人。他確認他們有類似的經歷。

問題日益嚴重

BBC採訪了多位網路安全和軟體開發行業的招聘經理,他們表示在招聘過程中發現了數十名疑似朝鮮IT工作者的候選人。

美國公司Ally Security的聯合創始人羅布·亨利(Rob Henley)最近為公司一系列遠端職缺進行招聘,他估計在過程中面試了多達30名朝鮮IT工作者。他說:「一開始這有點像遊戲,試著分辨誰是真的誰是假的,但很快就變得很煩人。」

最終,他要求候選人在視訊通話中展示當地是白天。

他說:「這些職位只招聘美國候選人,外面至少應該是亮的,但我從沒見過白天。」

今年3月,波蘭Vidoc Security Lab的聯合創始人達維德·莫恰德沃(Dawid Moczadło)分享了一段遠端工作面試影片,顯示候選人似乎使用人工智能軟體偽裝面孔。他表示,在與專家交談後,他認為該候選人可能是朝鮮IT工作者。

我們聯繫了朝鮮駐倫敦大使館,針對本報導中的指控尋求回應,但未獲回覆。

BBC 記者

BBC

罕見的逃脫路徑

數十年來,朝鮮一直派遣工人到國外為國家賺取外匯。據估計,多達10萬人在海外從事工廠或餐廳工作,主要在中國和俄羅斯。

金洙在中國生活數年。他說,壓迫性工作環境帶來的「禁錮感」逐漸累積。他告訴BBC:「我們不被允許外出,必須一直待在室內。你不能運動,也不能做想做的事。」

然而,金洙表示,朝鮮IT工作者在國外時能更自由地接觸西方媒體。他說:「你會看到真實的世界。在國外時,我們意識到朝鮮內部出了問題。」

儘管如此,金洙聲稱很少有朝鮮IT工作者像他一樣考慮逃脫。

他說:「他們只是拿錢然後回家,很少有人會想到脫北。」

雖然他們只能保留一小部分收入,但這筆錢在朝鮮價值不菲。脫北行動風險極高且困難重重。

在中國受到監控意味著大多數人會被抓回。少數成功脫北的人可能永遠無法再見到家人,而他們的親屬可能因其離開而面臨懲罰。

脫北後的金洙目前仍在IT行業工作。他說,為朝鮮政權工作時磨練的技能幫助他適應了新生活。

由於不再能使用假身份同時承接多份工作,他的收入低於為朝鮮政權工作時的低。但因為能保留更多收入,總體而言,他口袋裡的錢更多了。

他說:「我曾經習慣透過非法手段賺錢。現在我努力工作,賺我應得的錢。」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