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彩條蝸牛:太美麗導致走向滅絕,科學家探索人工飼養之道

這是一張特寫照片,畫面中一隻蝸牛停在森林中的樹枝上。牠的殼色彩鮮明,呈鮮紅色,並帶有黑白螺旋條紋與黃色中心,外觀極為搶眼。

Bernardo Reyes-Tur
一隻多彩樹蝸牛(Polymita)棲息在古巴東部的原生森林中。

研究人員已展開一項任務,旨在拯救被認為是世界上其中一種最美麗的蝸牛,並揭示其生物奧秘。

瀕危的彩條蝸牛(Polymita)正逐漸從古巴東部的原生森林棲息地消失。牠們擁有鮮豔、色彩斑斕且圖案華麗的殼。

不幸的是,這種蝸牛殼深受收藏家喜愛,保育專家指出,蝸牛殼的貿易正使牠們面臨滅絕危機。

古巴的生物學家與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專家現已聯手,目標是拯救已知的六個彩條蝸牛物種。

一隻人的手臂伸出,身體其他部分未入鏡,手臂上掛著約十條色彩繽紛的串珠項鍊。仔細一看,其中一些「珠子」其實是色彩鮮豔的蝸牛殼,其中包括部分瀕危的彩條蝸牛(Polymita)殼。

Angus Davison
彩條蝸牛殼被用來製作色彩斑斕的飾品。

其中最瀕危的是硫彩樹蝸牛(Polymita sulphurosa),其殼呈萊姆綠色,螺旋處有藍色火焰狀圖案,並帶有鮮橙色與黃色條紋。

但所有彩條蝸牛物種都擁有引人注目的鮮豔色彩,這本身就是一個演化上的謎團。

「我之所以對這些蝸牛感興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牠們太美了。」諾丁漢大學的演化遺傳學家暨軟體動物專家安格斯·戴維森教授(Prof Angus Davison)解釋道。

他指出,諷刺的是,正是這份美麗使牠們面臨威脅。

「牠們的美吸引了那些收集和交易蝸牛殼的人。所以,對我這樣的科學家而言,牠們之所以特別和有趣的原因,不幸地也是牠們瀕危的原因。」

與戴維森教授一同在網路搜尋時,我們發現有多個平台上,英國的賣家正在販售彩條蝸牛的殼。其中一個網站上,一組七個蝸牛殼的收藏品標價為160英鎊。

「對某些物種而言,我們知道牠們真的非常瀕危。所以只要有人在古巴收集並販售牠們,就可能導致某些物種滅絕。」

蝸牛殼被當作裝飾品買賣,但每一個空殼曾都是活生生的動物。

八隻色彩鮮豔、帶有條紋的彩條蝸牛停留在一片長長的綠葉上。科學家正在野外收集牠們,以進行人工繁殖與研究。葉子下方放著一個塑膠保鮮盒,這是用來運送蝸牛的容器

Bernardo Reyes-Tur
研究團隊已將部分蝸牛帶入人工飼養環境,以進行繁殖與研究。

儘管國際間有保護彩條蝸牛的規定,但執行起來困難重重。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未經許可將蝸牛或其殼從古巴帶出是違法的。但在其他地方販售這些殼卻是合法的。

戴維森教授表示,隨著氣候變遷和森林消失等壓力影響古巴的自然棲息地,「你很容易想像,只要有人收集蝸牛殼,就可能讓某個族群走向局部滅絕。」

一名身穿深藍色 T 恤的男子面帶微笑,將一隻色彩鮮豔的蝸牛伸向鏡頭

Angus Davison
安格斯·戴維森教授手指上停著一隻彩條蝸牛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戴維森教授正與古巴聖地牙哥東方大學(Universidad de Oriente, Santiago de Cuba)的保育生物學家伯納多·雷耶斯-圖爾教授(Prof Bernardo Reyes-Tur)密切合作。

這項國際合作計劃的目標是更深入了解蝸牛的演化過程,並提供有助於保育的資訊。

雷耶斯-圖爾教授的工作或許是最具挑戰性的:在電力不穩、氣候炎熱的環境下,他將彩條蝸牛帶入自家進行人工繁殖。

「牠們目前還沒繁殖,但狀況不錯,」他在視訊通話中告訴我們。

「不過真的很困難——我們經常停電。」

一名戴眼鏡的男子面帶微笑,將一個大型保鮮盒的蓋子朝鏡頭展示。蓋子上停著六隻色彩繽紛的多彩樹蝸牛

Bernardo Reyes-Tur
保育科學家伯納多·雷耶斯-圖爾教授(Prof Bernardo Reyes-Tur)在古巴東部的家中,與他正在人工飼養的彩條蝸牛一同入鏡。

與此同時,在設備完善的諾丁漢大學實驗室中,基因研究正在進行。

在這裡,戴維森教授和他的團隊能將蝸牛組織樣本儲存在低溫冷凍庫中保存。他們利用這些材料解讀蝸牛的基因組——這是一套生物密碼,決定每隻蝸牛的獨特特徵。

研究團隊希望透過這些資訊確認蝸牛的物種數量、彼此間的關係,以及哪些基因密碼賦予牠們獨特且絢麗的色彩圖案。

這是一張特寫照片,畫面中一隻鮮綠色的蝸牛停在褐色木質材料上。牠是硫彩樹蝸牛(Polymita sulphurosa),是目前六種已知多彩樹蝸牛中最瀕危的一種。牠的螺旋處帶有淡藍灰色火焰狀圖案,靠近頭部的殼上則有一道鮮紅色條紋

Angus Davison
硫彩樹蝸牛(Polymita sulphurosa)目前屬於極度瀕危物種

他們希望在這些色彩斑斕的生物因買賣而走向滅絕之前,揭示出牠們的生物奧秘。

「東古巴是這些蝸牛唯一的棲息地,」戴維森教授告訴BBC記者。

「那裡有真正的專家——那些了解、熱愛並研究這些蝸牛的人就生活和工作在那裡。」

「我們希望能利用我們掌握的基因資訊,為牠們的保育工作做出貢獻。」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