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特朗普對俄羅斯能源購買國徵收次級關稅將如何衝擊全球經濟?

特朗普總統表情嚴肅的頭像

Getty Images
「我過去常用貿易來做很多事,但它非常適合用來結束戰爭,」特朗普說。

儘管是全球遭受最多制裁的國家,俄羅斯依然持續利用其龐大的能源財富來資助其對烏克蘭的戰爭。

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改變這一現狀。他宣布,若在8月8日(週五)前,俄羅斯仍未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將對任何仍與俄羅斯開展能源貿易的國家實施全面性的新次級關稅。

週三,印度成為首個因購買俄羅斯石油而遭美國懲罰的國家。

進一步的次級關稅可能影響所有與俄羅斯進行能源貿易的國家,其商品在進口到美國時面臨100%的徵稅。

石油和天然氣是俄羅斯最大的出口物,主要客戶包括中國、印度和土耳其。

「我用貿易來做很多事,但它非常適合用來結束戰爭。」特朗普上個月說。

這不會是特朗普政府首次實施次級關稅,先前他也曾以此懲罰委內瑞拉石油的買家。

然而,針對俄羅斯實施這類關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重大。

俄羅斯依然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但根據彭博社對船運追蹤數據的分析,其出貨量今年已開始下滑。

能源價格上漲

「對俄羅斯能源買家實施次級關稅,可能會影響能源價格水平,進而影響全球經濟。」諮詢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基蘭·湯普金斯(Kieran Tompkins)說。

如果關稅發揮作用,將會減少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流入全球市場的數量。

供應減少,價格可能上升,就如同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那樣,令當時全球通膨飆升。特朗普表示他並不擔心,因為美國石油產量創下歷史新高。

湯普金斯指出,這一次也有其他理由,顯示價格可能不會受到那麼大的衝擊。

他解釋道:「目前的背景是OPEC+(主要產油國及其盟友組成的組織)擁有可動用的大量閒置產能。」

俄羅斯已建立一整套規避現行制裁的系統,這對其貿易夥伴迴避特朗普所威脅的次級關稅可能有所幫助。

例如,其所謂的「影子船隊」——由數百艘所有權模糊的油輪組成——可用來掩飾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的來源。

「維持制裁本身跟最初實施制裁一樣困難,」哥倫比亞大學的美國制裁專家理查德·內夫(Richard Nephew)說,「因為遭到制裁的一方會設法逃避。」

來自印度的iPhone可能更貴

自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來,根據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資料,印度一直是俄羅斯石油的第二大買家。

「他們正在為戰爭機器提供燃料。如果他們這麼做,我不會開心。」特朗普週二在接受美國媒體CNBC採訪時說。

一天後,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印度加徵25%的關稅,使印度商品進口美國的總稅率提升至50%,成為美國所施加的最高稅率之一。

若次級制裁依照特朗普行政命令於21天後生效,美國企業從印度購買的商品在抵達美國時將面臨100%的關稅。

其目的在於使這些商品變貴,讓美國企業選擇從其他地方購買較便宜的貨物,進而造成印度收入損失。

如此一來,便可嚇阻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而如果其他國家也面臨相同處境,導致俄羅斯無法向其他市場銷售其石油,莫斯科將更難獲得資金來為戰爭提供資金。

美國民眾可能會在購買來自印度的手機時,感受到新次級關稅所導致的價格上漲。

美國公司蘋果正將iPhone的大量產能特別是銷往美國的產能移至印度。

若這些產品受到新關稅的影響,美國消費者支付的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因為關稅是由進口商品的公司支付——而這些公司通常會將大部分甚至全部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作為特朗普總統更廣泛貿易改革的一部分,來自印度的商品原本就已面臨25%的關稅。

印度政府指責美國持雙重標準,指出華盛頓自己仍與俄羅斯持續進行貿易。

絕大多數這些貿易來自美國從俄羅斯的進口,總值略高於30億美元(22億英鎊),儘管這只相當於2021年水準的10%,主要包括美國進口用於核能與肥料的原材料。俄羅斯是這兩類產品的全球主要供應國。

破壞與中國的貿易談判

中國是俄羅斯石油的最大買家,而特朗普若決定對中國商品施加次級關稅,其實施會更加困難。

因為美國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價值是印度商品的五倍,而且大多為玩具、衣服與電子產品等消費品。

針對北京的次級關稅,也可能破壞美中兩大經濟體間更廣泛的貿易重新談判。這是特朗普自其第一任期以來一直尋求達成的目標。

「這種過度升級不太可能讓中國人留下深刻印象,」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商學院的貿易專家西蒙·埃文內特(Simon Evenett)教授表示。

他說,尤其考慮到近年來習近平與普京的密切合作,要在沒有強力理由的情況下將中國從俄羅斯拉開「會非常困難」。

此外,上次特朗普對中國祭出三位數關稅時,幾乎切斷了兩國間的所有貿易,但效果並不明顯。

再次採取此類措施可能加劇美國的通膨壓力,而特朗普期以來一直承諾要解決這個問題。

在中國經濟已陷入多方面困境之際,此舉也可能導致中國大量製造業崗位流失。

對美歐貿易進一步造成損害

芬蘭「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分析顯示,歐盟與土耳其目前仍是俄羅斯能源的最大買家之一。

儘管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這項貿易大幅減少,但2022年前,歐盟是俄羅斯能源產品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布魯塞爾最近同意向美國購買更多能源,但仍有部分從俄羅斯進口。

今年6月,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承認了這個問題,她表示「俄羅斯一再試圖利用能源供應對我們進行勒索」,同時提出計劃於2027年底前終止所有俄羅斯能源進口。

美歐是全球最大的雙邊貿易體,雙方最近剛簽訂新貿易條款,其中規定大多數歐盟出口商品將被徵收15%關稅。

歐盟內部對此條款多有批評,稱此舉將傷害歐洲出口商。

現在他們也擔心對歐盟的次級制裁將造成更大損害。若因購買俄羅斯能源而面臨100%關稅,將大幅削弱歐盟對美出口。

不過,因為主要出口品項包括藥品與機械設備,可能難以從其他地區獲得替代品——這意味著美國人別無選擇,只能多付錢。

俄羅斯可能出現經濟衰退

自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經濟至今表現出驚人的韌性,去年還增長了4.3%。

然而,經濟部長馬克西姆·列舍特尼科夫(Maxim Reshetnikov)近期警告,該國在一段「過熱」期後「已瀕臨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俄羅斯經濟僅成長0.9%。

若次級制裁成功抑制出口,將進一步將俄羅斯推向經濟衰退。

莫斯科自全面入侵以來,已停止發佈大量經濟數據——包括石油與天然氣產量,戰爭對俄羅斯經濟的實際衝擊難以得知。

約三分之一的俄羅斯政府支出依賴石油與天然氣收入,但其出口量已在下滑。

同時,普京正將更多支出投入國防,其規模為冷戰以來最大。據信國防支出已達GDP的6.3%。

相比之下,作為一個小得多的經濟體,烏克蘭將GDP的26%投入戰爭。這差異也解釋了為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一再請求盟國提供外部援助。

特朗普的關稅意在協助澤連斯基,透過切斷流入俄羅斯的資金來結束烏克蘭的人員死亡、苦難與破壞。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