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計劃於本週五(8月15日)與俄羅斯領導人普京舉行會晤。
這是特朗普終止俄烏戰爭的最新舉措,於他對俄羅斯設定的停火最後期限當天宣布。若俄羅斯未同意在烏克蘭停火,將面臨更全面的制裁。
應特朗普要求舉行的三輪俄烏談判,至今仍未讓雙方在和平方面取得任何進展。
以下是我們目前掌握的有關兩位領導人會晤的相關資訊。
今年一月特朗普就任總統之前就承諾要終結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並多次表示將在就任後24小時內結束這場戰爭。
自那之後,他的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動停戰,然而成效有限。
最初的談判曾帶來一絲樂觀的氣氛,但這種氛圍似乎逐漸消退。
上個月,特朗普向BBC坦言,在美國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多次訪問後,普京令他感到失望。
隨著挫折感加劇,特朗普設定了上週五的最後期限,要求普京同意立即停火,否則將面臨更嚴厲的美國制裁。
當期限到來時,特朗普宣布他與普京將於8月15日親自會面。
根據特朗普所述,此次會面是在威特科夫上週三於莫斯科與普京進行「極具成效」的會談之後安排的。
儘管羅馬、匈牙利,甚至阿聯酋等地曾被傳出可能成為會晤地點,但最終的選擇對美國總統而言則是離家更近的地方。
上週五晚上,特朗普在他的社交媒體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一場「備受期待的會晤」將於8月15日,在「偉大的阿拉斯加州」舉行,他與普京將親自會面。
他表示:「更多細節將陸續公布。」
目前尚未公布他們在阿拉斯加具體的會晤地點。
目前看來並非如此,不過美國媒體報導指出,如果這次會談成功,未來可能會舉行另一場包含特朗普、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會議。
目前尚不清楚除了普京與特朗普之外,還有誰會參加這場峰會。
數月來,澤連斯基一直呼籲美國讓歐洲參與這場談判,希望歐洲能對莫斯科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澤連斯基表示:「戰爭發生在歐洲,而烏克蘭是歐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也正在進行加入歐盟的談判。因此,歐洲必須參與相關進程。」
本週,特朗普與澤連斯基都與彼此及歐洲領導人保持聯繫。
在其特使於俄羅斯與普京會面後,特朗普與歐洲領導人通話,並告知他們自己計劃與普京會面,商討可能的和平協議。
澤連斯基表示,他與特朗普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對話」,指出俄羅斯正在加強其「攻擊的殘暴程度」。
澤連斯基也曾表示,若協議是在未經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與克里姆林宮達成,他將無法接受。
烏克蘭尚未對即將舉行的會議公開回應。
歐洲盟友堅持,任何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都必須包括基輔的參與。
這項聲明由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波蘭、芬蘭以及歐盟執委會的領導人共同發表。
白宮一名官員表示,特朗普願意舉行一場三方會議,納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但目前仍維持由俄羅斯領導人最初提出的雙邊峰會安排。
澤連斯基表示,任何未經基輔參與的協議都將是「無效的決定」。
特朗普先前曾表示,他可能會先與普京單獨會面,並告訴記者他打算「先從俄羅斯開始」。
但美國總統也表示,相信「有機會」安排一場三方會議,讓普京與澤連斯基同時參與。
至於普京是否會同意,目前仍不明朗——他已多次拒絕舉行直接會談,自三年前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兩位領導人尚未面對面會晤。
特朗普對自己的目標表達得很清楚:終止戰爭,這也是他競選承諾之一。
「我會盡我所能來阻止殺戮。」他表示。
美國總統還宣稱美俄之間距離達成協議「非常接近」。
儘管兩國都表示希望結束戰爭,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訴求彼此強烈對立。
烏克蘭堅決不接受俄羅斯對其所佔領地區的控制,尤其是克里米亞。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直接否定了這個想法。他說:「這沒有什麼好談的,這違反我們的憲法。」
至今,普京仍堅持其最大化的領土要求、烏克蘭的中立地位,以及對未來烏克蘭軍隊規模的限制。
他入侵烏克蘭,部分原因是他認為烏克蘭正在西方化,並指控西方防禦聯盟北約利用烏克蘭作為跳板,將軍隊推進至俄羅斯邊境。
白宮目前正試圖以一項可能的計劃來安撫雙方。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報導,特朗普政府一直在試圖說服歐洲領導人接受一項停火協議,該協議將把烏克蘭大片領土交給俄羅斯。
據熟悉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該協議將允許俄羅斯保留對克里米亞半島的控制權,並接管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包括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
俄羅斯於2014年非法吞併克里米亞,目前控制了頓巴斯地區的大部分地區。
根據這項協議,俄羅斯將必須放棄對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的控制,儘管目前俄軍在這些地區仍有部分軍事存在。
特朗普對記者表示:「我們會交換一些領土,對雙方都有好處,但我們會在稍後或明天再談這件事。」
原因有很多。
首先,阿拉斯加是美國領土,這大大簡化了安全方面的考量。
此外,這也讓特朗普在美國土地上以東道主身份接待俄羅斯領導人,而這片土地是在150多年前由美國從俄羅斯購得的。
俄羅斯總統助理尤里·烏沙科夫(Yuri Ushakov)指出,選擇這個地點「非常合理」,並重申兩國是鄰國,中間僅隔著白令海峽。
他表示:「俄羅斯與美國是近鄰,彼此接壤。對我們代表團而言,直接飛越白令海峽,在阿拉斯加舉行這場重要且備受期待的領袖峰會,似乎非常合理。」
阿拉斯加上一次在美國外交事件中成為焦點是在2021年3月,當時美國總統喬·拜登剛上任的外交與國安團隊在安克雷奇與中國官員會面。
那場會談最終演變成激烈交鋒,中方指責美方「居高臨下與虛偽」。
觀察人士指出,選擇阿拉斯加還有其他重要意涵。
美國並非《國際刑事法院》(ICC)成員國,也不承認其司法管轄權,而ICC已對普京發出逮捕令。
由於阿拉斯加是美國領土,普京若前往當地參加會談,便不會面臨被逮捕的風險。
特朗普與普京於二月通過電話交談,這是自俄羅斯於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兩位領導人首次直接交流。
通話後不久,特朗普宣布美俄將展開談判,但此舉引發爭議,因為烏克蘭被排除在外。
兩位領導人同意互相訪問對方的國家。
美國總統上一次與普京面對面會晤是在2021年——也就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當時拜登在瑞士日內瓦的一場峰會上與俄羅斯總統會面。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2/08/2025 05:00PM
12/08/2025 05:00PM
12/08/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