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戰事持續近兩年之際,以色列回應一項已被哈馬斯同意的部分停火提案時顯示強硬立場,使和平進程再度陷入不確定。
由卡塔爾和埃及提出的為期60天的停火提案提出將釋放約一半人質並展開永久停火談判,試圖打破僵局。
以色列尚未明確拒絕該提案,但以色列政府發言人大衛·曼瑟(David Mencer)告訴BBC,以色列不願接受「部分協議」,而要求釋放所有在加沙被扣押的50名人質。
「情況已經改變。總理已經提出了加沙未來的計劃,」曼瑟說。
另一方面,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指責澳洲總理「背叛以色列」並「拋棄」澳洲猶太社群,兩國關係在數日內急劇緊張。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表示,該提案將在雙方談判永久停火及其他人質的歸還期間,釋放10名在世人質和交還18具遺體。
以色列認為,在22個月的戰爭後,50名人質中只有20人仍然在世。
本週稍晚,以色列內閣預計將批准軍方佔領加沙市的計劃,目前加沙市的以色列空襲已導致數千人逃離。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宣佈,以色列打算征服整個加沙——包括大多數210萬巴勒斯坦居民避難的地區——此前與哈馬斯就停火協議的間接談判在上月破裂。
週一晚間,哈馬斯發表聲明稱,該武裝組織及其他巴勒斯坦派系已批准由埃及和卡塔爾調解人向其駐開羅代表團提出的停火提案。
哈馬斯官員塔赫爾·努努(Taher al-Nunu)告訴阿拉伯電視台,他們未要求對提案進行任何修改,並形容該提案為「通往全面協議的部分協議」。
他還強調,該提案實施的第一天將開始談判,目標是達成永久停火。
卡塔爾外交部發言人馬傑德·安薩里(Majed al-Ansari)週二(8月19日)在多哈告訴記者,該提案與美國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在6月提出的方案「相似度達98%」。
「它在維特科夫計劃的框架內……是該進程的延續。顯然,細節才是關鍵。」安薩里說。
維特科夫提出的60天停火協議規定,哈馬斯在第一天和第七天釋放10名在世人質及18具遺體,以換取以色列釋放125名被判終身監禁的巴勒斯坦囚犯、1111名加沙被拘留者及180具加沙人遺體。
以色列接受了維特科夫的計劃,但哈馬斯拒絕了,部分原因是該計劃未保證臨時停火將導致永久停火。
一名巴勒斯坦官員告訴BBC,埃及和卡塔爾的提案規定哈馬斯在第一天釋放8名在世人質,第50天再釋放2人。第七天交出5具遺體,第30天再交出5具,第60天再交出8具。
作為交換,以色列將釋放1500名加沙被拘留者,以及150名被判終身監禁的巴勒斯坦囚犯和50名服刑超過15年的囚犯。
該官員補充說,在停火期間,以色列部隊將撤至距離以色列邊界800米至1.2公里(0.5至0.75英里)之間的加沙地區,但仍將駐守在加沙南部的莫拉格(Morag)和費城走廊(Philadelphi)軍事區。
週二下午,一名熟悉談判的埃及消息人士告訴BBC,調解人尚未收到以色列對新提案的正式回應。
然而,總理內塔尼亞胡辦公室的一名官員告訴以色列記者:「以色列的政策仍然一致且未改變。以色列要求根據內閣制定的原則釋放所有50名人質,以結束戰爭。」
「我們正處於擊敗哈馬斯的最後階段,不會將任何人質遺落。」
儘管這份聲明並未明確拒絕提案,但暗示以色列可能希望進一步談判。
週六晚間,內塔尼亞胡辦公室發表類似聲明,稱以色列只會「在所有人質一次性獲釋的條件下同意協議」,並且結束戰爭的條件包括解除哈馬斯武裝、加沙非軍事化、以色列控制加沙邊界,以及建立非哈馬斯、非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治理。
總理本人也面臨來自極右翼聯盟夥伴的壓力,他們希望戰爭持續至哈馬斯被擊敗,然後吞併加沙。
財政部長貝扎萊爾·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表示,以色列絕不能接受「拋棄一半人質、可能導致戰爭以失敗告終的部分協議」。
人質家屬和大多數以色列民眾則希望內塔尼亞胡與哈馬斯達成協議,立即結束戰爭並讓所有人質回家。
「大約一個月前,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簽署協議。『維特科夫的方案』本可讓以色列進入密集談判階段。」伊納夫·贊高克(Einav Zangauker)告訴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KAN),她的25歲兒子馬坦(Matan)被認為仍在被囚禁者之列。
「內塔尼亞胡……故意設置無法實現的條件作為障礙。」她警告說。
以色列軍方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領導的對以色列南部的襲擊造成約1200人死亡、251人被劫持後,對加沙發起軍事行動。
根據加沙地區哈馬斯控制的衛生部的數據,自那時以來,加沙已有至少62064人死亡。
加沙大多數人口也多次被迫流離失所;估計超過90%的住宅受損或被毀;醫療、供水、衛生和清潔系統已崩潰;聯合國支持的全球糧食安全專家警告,由於糧食短缺,「最糟糕的飢荒情景正在發生」。
另一方面,在多國表態承認巴勒斯坦國之際,內塔尼亞胡指責澳洲總理「背叛以色列」並「拋棄」猶太社群,導致兩國關係迅速惡化。
澳洲取消以色列極右翼政客辛姆哈·羅斯曼(Simcha Rothman)的簽證,以色列則撤銷澳洲駐巴勒斯坦代表的簽證。
內塔尼亞胡批評阿爾巴尼斯是「軟弱的政治人物」,澳洲移民部長東尼·伯克(Tony Burke)則回應,這是對澳洲承認巴勒斯坦國的「發洩」,並強調「力量不是炸死或餓死多少人」。
阿爾巴尼斯表示不會將批評放在心上,並重申外交互動應保持尊重。
以色列反對派領袖拉皮德批評內塔尼亞胡的言論是送給澳洲總理的「政治禮物」,稱他是「西方最具毒性的領袖」。
羅斯曼原定參加澳洲猶太協會活動,簽證遭取消後改以虛擬方式出席。以色列外交部長吉迪昂·薩爾(Gideon Sa’ar)表示將審查澳洲簽證申請,並指控澳洲政府助長反猶主義。
澳洲政府則表示,對散播仇恨與分裂者採取強硬立場。此前伯克也曾拒絕以色列前司法部長沙凱德(Ayelet Shaked)的簽證。
澳洲在8月初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阿爾巴尼斯批評內塔尼亞胡「對戰爭造成的平民傷亡視而不見」。
目前已有147個聯合國成員國承認巴勒斯坦國,澳洲的決定與英國、法國、加拿大一致。作為回應,內塔尼亞胡猛烈抨擊三國領導人,指責他們支持「殺人犯與綁架者」。
大衛·格里頓(David Gritten)、瑪雅·戴維斯(Maia Davies)、蒂芬妮·湯布爾(Tiffanie Turnbull)綜合報導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1/08/2025 05:00PM
21/08/2025 11:00AM
21/08/2025 08: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