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動漫真人版電影常令粉絲討厭,為何仍繼續推出

《我獨自升級》的主角成振宇在雪地中持劍

Courtesy of Netflix
《我獨自升級》最初在韓國平台Kakao Page上以網路小說形式發表

當Netflix宣布將製作《我獨自升級》(Solo Leveling)的真人版改編時,粉絲們反應不一。

這是一部深受喜愛的動畫系列,講述一位卑微的獵魔人逐步崛起的故事,改編自2016年的韓國網路小說。故事設定在一個人類的生存仰賴擁有特殊能力的「獵人」的世界,他們負責對抗並擊敗透過神秘「門」出現的魔法怪物。

獵人的能力是先天決定、無法改變的——而主角成振宇初登場時,被稱為「人類最弱的武器」。但在一次瀕死經歷後,成振宇突然成為唯一能透過神秘的類似電玩系統「升級」能力的人類。

《我獨自升級》在2024年由日本動畫公司A-1 Pictures製作成動畫後,全球人氣進一步飆升。

根據擁有該平台的索尼(Sony),《我獨自升級》甚至超越了《鬼滅之刃》和《海賊王》等人氣作品,成為亞洲以外地區極受歡迎的動畫串流平台Crunchyroll史上觀看次數最多的系列。

《我獨自升級》的主角成振宇揮拳出擊

Courtesy of Netflix
《我獨自升級》講述主角成振宇成長為強大的獵人

當真人版改編翻車時

Netflix希望能利用這股熱潮變現。然而,很多《我獨自升級》以及動畫的粉絲仍持懷疑態度。

來自西班牙的動畫迷安德·格雷羅(Ander Guerrero)認為真人版改編是「好壞參半」,並擔心《我獨自升級》的特效無法忠實呈現原作。

「動畫之所以精彩,主要是因為打鬥場面,而這些在真人版中可能難以重現,」他說。

其他粉絲如來自瑞典的安德烈·丹尼森(Andre Denisson)則持更強烈的反對意見。

「我從未有過良好的真人版改編體驗,我也不認為它們有存在的必要,也沒有前景,」他告訴BBC說。

「觀眾無法獲得相同的體驗,可能只會看到一個半吊子的故事,還可能遺漏了關鍵情節,」他補充道。

將動畫改編成真人版,對影視公司來說是一項艱鉅的創意挑戰,既要服務忠實粉絲,又要吸引從未接觸過原作的新觀眾。

除了選角與製作設計外,掌握正確的氛圍也至關重要。擁有近140萬粉絲的YouTube頻道「Mother’s Basement」(即MB頻道)動畫評論者傑夫·圖奧(Geoff Thew)表示:

「在動畫的誇張現實中有效的戲劇性和美學元素,不一定能在真人版中奏效,」他告訴 BBC,「原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場景可能無法在真人版中重現,但無論如何改編,這些場景仍需讓粉絲感到熟悉。」

2017年2月28日,在紐約市AMC林肯廣場戲院舉行的派拉蒙影業《攻殼機動隊》特別粉絲活動現場氛圍

Getty Images
好萊塢改編的《攻殼機動隊》受到粉絲強烈批評

好萊塢早在1990年代就開始改編動畫成真人版,但結果並不理想。2009年改編自經典動畫的《七龍珠:全新進化》(Dragonball Evolution)遭到粉絲猛烈批評,編劇甚至多年後公開道歉。2017年改編自日本漫畫和1995年動畫電影的《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由斯嘉麗·約翰遜(Scarlett Johansson)主演,則因「洗白」爭議遭到抨擊,據報導虧損超過6000萬美元(約4650萬英鎊)。

儘管遭遇多次挫敗,好萊塢仍堅持,多部大片項目仍在製作中。

美國電影製作公司傳奇(Legendary,代表作包括《沙丘》和《侏羅紀世界》)將製作《機動戰士鋼彈》(Gundam)的電影——這是一部始於1979年的軍事科幻機器人動畫系列。據媒體報導,席德妮·史威尼(Sydney Sweeney)正在進行主演的最終談判。全球內容巨頭獅門影業(Lionsgate)則據稱正在開發《火影忍者》(Naruto)的電影——這是一部講述年輕忍者努力成為村莊守護者的動畫。

「現在幾乎有一種渴望,想要製作出完美的真人版,找到那個公式,」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的日本文化專家艾瑪若·金(Emerald King)表示。

而市場規模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根據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大視野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信息,包含周邊商品與音樂的整體動畫市場在2024年估值達343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成長至超過603億美元。

Netflix通常不會公佈詳細的觀看數據,但其最新資料似乎進一步證實了動畫需求的增長。該平台7月的一份聲明指出,其3億用戶中有超過50%觀看動畫。2024年動畫觀看次數超過10億次,較五年前成長三倍。

行銷公司電通(Dentsu)的全球娛樂部主管凱茜·博克索爾(Cathy Boxall)表示,影視公司將動畫視為「觸達新觀眾」的機會。

動畫如何成為主流?

「我小時候看動畫會被認為是『怪咖』,」來自英國、現年34歲的粉絲帕麗莎·哈格希哈特(Parisa Haghighat)說。她小時候的暑假都在泰國度過,因此接觸到《哆啦A夢》和《美少女戰士》等動畫。她現在仍在看動畫。「現在動畫變得更普遍、更酷了,甚至有些曾嘲笑我的人現在自己也在看!」

圖奧認為疫情在動畫態度的「劇烈轉變」中起了重要作用:「人們被困在家,有很多空閒時間,除了狂看電視沒什麼事可做。」

對好萊塢公式化作品的疲乏可能也是原因之一。根據電通公司的研究,十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看動畫是因為厭倦了好萊塢的老套路。在美國,甚至有三成的人看動畫是為了逃離好萊塢。

對某些人來說,動畫是一種「清新的選擇」,博克索爾說,「觀眾認為動畫提供了更多層次的情感,更多元的類型和更具象的文化。」

韓國男演員邊佑錫

Courtesy of Netflix
Netflix真人版《我獨自升級》由邊佑錫飾演主角成振宇

那麼,為什麼還要製作真人版改編?

在眾多平台都提供動畫的情況下,Netflix可能將真人版視為一種差異化策略。根據鸚鵡分析公司(Parrot Analytics)的亞歷克斯·卡梅倫(Alex Cameron)表示,常看動畫的觀眾可能會在看完真人版後回頭看原作——這意味更長的留存時間和參與度。

Netflix似乎也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在《死亡筆記本》(Death Note)的真人版改編遭到一致批評六年後,其2023年推出的《海賊王》真人版系列,採用國際化演員陣容,獲得廣泛讚譽。

關於真人版的「真實性」討論越來越多,但金博士認為應該更深入思考。「過度尊重反而可能導致異化。」

她認為演員和製作團隊應該「了解自己正在製作的作品」。例如,《海賊王》本質上是一部海盜故事。「這讓他們能以原作精神詮釋文本。不必拘泥於改編,可以自由發揮。」

那麼,《我獨自升級》的真人版能否複製《海賊王》的成功?

部分粉絲抱持希望,因為《我獨自升級》將由韓國演員和製作團隊主導。

「這是保留故事核心的好方法,」來自津巴布韋的粉絲阿契·莫約(Archie Moyo)說,「好萊塢的選角有時會導致文化或情節細節的流失,而這些往往是故事的骨幹。」

「整體氛圍類似於較黑暗的超級英雄電影。如果打鬥場面夠酷,成振宇每集都有機會帥氣登場,粉絲應該不會太多抱怨,」圖奧說。

「真人版最令我期待的是,它能將更多人帶進《我獨自升級》的世界,」莫約說。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