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恆大爆雷近五年後被香港股市摘牌 中國樓市跌到底了嗎

一名女子戴著口罩,身穿粉紅色T恤(右袖上有米奇老鼠圖案)和黑色長褲,騎著滑板車經過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省駐馬店市的恆大住宅建案施工現場。

AFP via Getty Images
恆大曾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發展商。

中國房地產巨頭恆大集團(Evergrande)的股票於週一(8月25日)在香港股市被摘牌,結束了逾15年的股票交易歷史。

這標誌著中國前最大房地產企業的一個黯淡里程碑,其市值一度超過500億美元(約合371億英鎊)。在爆雷之前,恆大依靠龐大的債務推動了迅猛的擴張。

專家表示,摘牌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逆轉。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區總監王丹表示:「一旦被摘牌,就不會再回來了。」

如今,恆大最為人知的是其如何在持續數年的危機中拖累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恆大的死亡

幾年前,恆大集團曾是中國經濟奇蹟的耀眼代表。

其創始人兼董事長許家印出身中國農村,憑藉自身努力在2017年登上福布斯(Forbes)亞洲富豪榜首。

他的財富從2017年估計的450億美元暴跌至不到10億美元,其身敗名裂的過程和他的公司一樣富有戲劇性。

2024年3月,許家印因公司誇大收入達780億美元被罰款650萬美元,並終身禁止參與中國資本市場。

清算人也在研究是否能從許家印的個人財產中為債權人追回資金。

在崩盤時,恆大在中國280個城市有約1300個項目正在開發。

其龐大的業務版圖還包括一家電動車製造商,以及中國最成功的足球隊——廣州足球俱樂部(Guangzhou FC),該隊因未能償還足夠債務而於今年早些時候被撤銷足球聯賽准入資格。

金色與粉紅色的紙花紛飛,廣州恆大主教練法比奧·卡納瓦羅與球員們慶祝於2019年12月1日在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奪得2019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冠軍

AFP via Getty Images
恆大集團曾擁有中國最成功的足球俱樂部。

恆大依靠3000億美元(約合2220億英鎊)的借款建立帝國,因此被稱為「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開發商」。

2020年,北京出台新規限制大型開發商的借貸能力,恆大的問題由此開始。

新措施迫使恆大以大幅折扣出售房產,以確保資金流入維持運營。

由於難以支付利息,公司很快就對部分海外債務違約。

經過多年法律糾紛,香港高等法院於2024年1月下令對該公司進行清算。

自法院下令後,恆大股票即被暫停交易,面臨摘牌威脅。

至那個時候,公司危機已使其市值蒸發逾99%。

清算令的頒布,是因為公司無法提出可行方案來削減數十億美元的海外負債。

本月早些時候,清算人披露恆大目前的債務為450億美元,而迄今僅出售了價值2.55億美元的資產。他們還表示,全面重組業務「可能無法實現」。

王丹表示:「現在的摘牌雖然具有象徵意義,但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杜克大學的喬仕彤教授表示,接下來只剩下債權人能拿回多少錢的問題。

下一場清算聽證會預計將於9月進行。

中國經濟受到的影響

中國面臨多項重大挑戰,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地方政府高額債務、消費疲弱、失業問題以及人口老齡化。

但專家表示,恆大的崩盤以及其他開發商面臨的嚴重問題對中國打擊最大。

王丹指出:「房地產低迷是經濟最大的拖累,也是消費受抑的根本原因。」

中國恆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於2019年3月26日(星期二)在中國香港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

Getty Images
恆大集團主席許家印曾是亞洲首富。

這尤其令人擔憂,因為房地產行業曾占中國經濟的三分之一,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

「我認為中國尚未找到能以類似規模支撐經濟的替代方案。」喬仕彤說。

金融市場研究平台Bondsupermart的陳家朗(Jackson Chan)表示,房地產危機導致負債累累的開發商「大規模裁員」。

他說,很多仍在職的房地產從業者也遭遇大幅減薪。

危機也對很多家庭造成重大影響,因為他們往往將儲蓄投入房地產。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赫雷羅(Alicia Garcia-Herrero)指出,房價下跌至少30%,導致許多中國家庭的儲蓄貶值。

她說,這使得他們更不願意消費和投資。

作為回應,北京此後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振興樓市、刺激消費和推動整體經濟。

這些措施包括幫助首次購房者、支持股市、鼓勵購買電動車和家電等。

儘管北京已向經濟注入數千億美元資金,中國曾經火熱的經濟增速目標已放緩至「5%左右」。

雖然對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這已是令人滿意的增速,但對於曾在2010年實現年增長超過10%的中國而言,這顯得相當緩慢。

房地產危機到頭了嗎?

簡而言之,可能還沒有。

就在恆大仍佔據頭條的時候,另外幾家中國房地產企業也仍然面臨著重大挑戰。

本月較早前,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清算,成為繼恆大之後最大一家被強制清算的開發商。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仍在努力與債權人達成協議,試圖免除逾140億美元的海外債務。

在多次延期後,其下一場香港高等法院清算聽證會預計將於2026年1月舉行。

喬仕彤表示:「整個房地產行業都陷入困境,更多中國房企將會倒下。」

2024年1月30日,在一個陰霾的多雲天氣裡,人們穿著外套和帽子,走過位於北京的恆大集團住宅項目「恆大華府」

AFP via Getty Images
專家表示,恆大股票被香港股市摘牌是不可避免的。

儘管中國政府已採取多項措施穩定樓市和支持整體經濟,但並未直接出手救助開發商。

陳家朗表示,這些舉措似乎對樓市產生了積極影響:「我們認為底部已經出現,並將緩慢復甦。但是,我們不認為復甦會非常強勁。」

華爾街投資巨頭高盛(Goldman Sachs)在6月曾警告,中國樓價將持續下跌至2027年。

王丹也表示認同,並估計中國受創的樓市將在約兩年後「觸底」,屆時需求終將趕上供應。

但是,加西亞-赫雷羅以更嚴峻的語氣表示:「目前看不到真正的曙光。」

王丹補充說,北京已明確表示「不會救助房地產行業」。

中國政府一直謹慎避免採取可能鼓勵高負債行業進一步冒險的措施。

在樓市繁榮時期,房地產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如今中國共產黨的重心已轉向其他領域。

習近平主席如今更專注於高科技產業,如可再生能源、電動車和機器人技術。

如王丹所總結的:「中國正處於向新發展時代深度轉型的過程中。」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