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萊曼·哈穆丹(Suleyman Hammudan)已經習慣在酷熱的城市生活。
他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從事IT銷售工作,6月至9月間氣溫經常飆升至45℃以上。
「如果白天外出,感覺就像置身沙漠。濕熱的天氣真的會把你鎖住一樣令人窒息。」他說。
「我大多在家工作。如果真的要出門,通常是晚上七點太陽下山後——雖然依然很熱,但至少不至於難以忍受。」
他說,夏季期間幾乎沒有人在街上行走,「上下班就是從家裡到車裡再到辦公室。」
「到處都有冷氣,特別是購物中心,人們喜歡整天待在那裡。商場就像你的第二個家!」
和許多人一樣,蘇萊曼正在適應現代的日常生活,承受過去難以想像的高溫天氣。
科學家正研究當長期承受這樣的高溫時,人體內部會發生什麼變化。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分析了數千名美國人情況。他們均生活在不同州份和氣候,但日均氣溫超過32℃。
研究團隊透過血液檢測,測量了3,600名參與者的「流行病學年齡」(生物學年齡)與實際年齡,並將結果與高溫指數進行比對。研究者、博士後研究員崔恩英(音譯,Eunyoung Choi)表示,高溫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令人震驚——經常暴露在高溫中的人,衰老速度更快。
科學界已知高溫會影響認知功能、心血管健康以及腎臟運作。
然而,南加大的數據顯示,長期高溫暴露會化學性地改變DNA,這個過程稱為甲基化(methylation)。
《熱浪會先殺死你》(The Heat Will Kill You First – Life and Death on a Scorched Planet)作者傑夫·古德爾(Jeff Goodell)說:「當我們體溫上升,細胞周圍的脂質(即脂肪)會即時變性,開始解體。」
「細胞結構會分解,這就是煮雞蛋時發生的情況一樣!蛋白膜會變性。」
那麼,我們的細胞衰退速度有多快?
南加州大學的崔博士說,簡而言之,表觀遺傳老化只是醫生衡量一個人生物老化的眾多方法之一。它反映身體在細胞層面上的運作狀態。
「DNA從出生起就是固定的,永遠不會改變,但甲基化就像基因的開關,控制著哪些基因會被啟動或關閉。」她解釋。
血液檢測可以用來檢查DNA甲基化(DNAm)的變化。
「你可以把DNA看作我們自己的藍圖,而甲基化就是開關面板,決定哪些基因會被啟動。」崔博士說。
「理解這個過程的重要意義在於,我們知道環境因素,例如壓力、空氣污染⋯⋯現在高温也可以改變這些開關。 」
她表示,其研究結果表明,長期暴露在高溫下,對我們身體的影響與生活方式的重大差異一樣巨大。「這就像吸菸或酗酒一樣,其影響已經非常明確。」
雖然這種加速衰老的影響看似不大——只是幾個月——但了解它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累積至關重要。即使是生物老化程度的輕微增加,如果年復一年地持續下去,也會導致數年的加速老化。
這可能導致與年老相關的疾病更早發生,例如糖尿病、失智症和心血管疾病。
但崔博士指出,這項研究也提供了醫療上的契機:「我們把這看作是一個前兆,能給醫生『黃金時間』來進行醫學介入。」
那麼,生活在極端高溫地區是否會改變外貌?
蘇萊曼表示,他發現自己在杜拜的衰老速度加快,臉上多了更多皺紋與細紋。「去年夏天我因嚴重曬傷去看醫生。皮膚受損很嚴重,現在仍有疤痕。」他補充,自己開始研究防曬霜——這是他在倫敦生活時從未想過的。
「我能理解為什麼人們白天要打傘。長時間曝曬後,你回家後能感覺到皮膚的後果。」
持續的紫外線曝曬會加速皮膚皺紋,使人看起來更老。
但是否會讓頭髮更快變白,目前仍不清楚。頭髮顏色由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s)決定,而一些皮膚科醫生認為,紫外線可能干擾這一過程。
我們已知高溫和潮濕會加劇多種神經系統疾病:癲癇、中風、腦炎、多發性硬化症和偏頭痛。而這些病症也會讓人更難透過運動來控制體重。
2023年在德國的一項小型研究中,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環境健康研究員倪文麗(音譯,Dr Wenli Ni)也將高氣溫與細胞的加速衰老聯繫起來。
她的研究重點之一是解讀DNA甲基化模式與老年疾病的關聯。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士衰老速度更快。」她說,「我們一直發現,糖尿病患者在極端高溫下更容易受到影響。」
倪博士補充說,血液檢測顯示細胞加速衰老,是死亡率升高及糖尿病、心血管、肺部和神經疾病風險增加的重要生物標誌。
不過,這些研究仍有不足。雖然表觀遺傳學有助理解加速衰老,但無法確定身體哪些系統受高溫影響最嚴重。
崔博士的團隊接下來計劃分析腎臟、大腦或心臟系統中哪一個受影響最大。
傑夫·古德爾回憶,自己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工作時,氣溫飆到46℃——那天就成為他決定寫書的契機。
他本打算走幾個街區去聚會,但途中幾乎因「炙熱之牆」而倒下。
他想知道,是否僅一次極端高溫的經歷就能永久改變新陳代謝。
最近一項實驗在老鼠的動物研究顯示,即使僅一次暴露於極端高溫,也會對其新陳代謝造成永久影響。
隨著氣候變遷加速,美國國家氣候評估報告指出,在本世紀中葉,美國大部分地區每年的極端高溫天數可能增加20至30天。
美國南部各州的炎熱季節已經更長,而且每年更早到來。
「在德州,人們一直在想(炎熱季節的事)。」古德爾說。
「他們從過去兩個夏天就知道,必須改變生活方式,重新思考如何工作與出行。」
因此他指出,隨著人們對極端高溫風險的認識提高,相關措辭也已經出現明顯變化。
人們正在考慮以類似颶風的數字等級來評估熱浪強度,可能還需引入濕度指標。
「電視新聞過去在熱浪時會播放大量車輛湧向海灘的畫面。」他說。
如今,人們開始把熱浪看作「一種危險力量,尤其是對那些需要在戶外工作或住在沒有隔熱建築的人來說」。
對古德爾而言,氣候危機已經劃出巨大的分歧。
「我們正在分裂成兩個世界:一邊是涼爽的,一邊是炎熱的,」他說。
「一邊是水、陰涼和空調。另一邊是汗水、痛苦,甚至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是死亡。」
他認為,現在所有德州人對高溫最重要的認識是,「它是一種掠奪性的力量,會首先攻擊最脆弱的人群。」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3/09/2025 05:00PM
03/09/2025 05:00PM
03/09/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