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BBC記者分析中國閱兵:「給予特朗普的明確訊息」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週三首度在公開場合並肩站在一起,出席在北京市中心舉行的大型閱兵式。

此次閱兵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北京展示多項新型軍事裝備,包括新型核洲際彈道導彈、可搭載高超音速武器的新型陸基導彈、新型激光武器,以及「機器狼」和無人機。

此時正值習近平試圖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北京實力——不僅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作為美國的制衡力量,尤其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動搖全球經濟與政治秩序之際。

BBC四名記者分析週三閱兵的意義——它代表什麼、為何重要,以及這場盛典如何反映「新世界秩序」。

為中國乃至世界建立持久的形象

BBC駐中國記者碧嘉蘭(Laura Bicker)

在第一門禮炮尚未鳴放前,這場閱兵式最具象徵意義的一幕已經上演。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握手致意,隨後轉向迎接俄羅斯總統普京,三人並肩走向觀禮台,共同觀看閱兵儀式。這是一場政治表演。

這是三位領導人首次公開同台亮相,他們挑選了這個時機。

吸引美國總統特朗普注意的,並非所展示的武器與部隊,正是這場領袖會晤。

特朗普稍早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發文,抨擊習近平與金正恩、普京「共謀對抗美國」。習近平在致詞中則強調,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

一排排身著禮儀服裝的士兵,身穿綠色制服,戴著綠色帽子和白色手套,正張開嘴齊步走,每個人都拿著步槍

Getty Images
這次閱兵是為了紀念二戰結​​束、日本正式投降80週年

週三的閱兵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視覺盛宴,展現出精準、力量與愛國情懷。

合唱團整齊排列,齊聲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部隊齊步走過,每一次踏地聲都在天安門廣場五萬名賓客的看台間迴響。

隨後登場的是重型武器,引發觀眾紛紛舉起手機拍攝:新型洲際導彈、激光武器,甚至還有「機器狼」無人作戰裝備。

閱兵最後以深受歡迎的空中分列式作結,成千上萬的白鴿與氣球升空,飄向首都上空。

這場為紀念二戰結束80週年而舉行的閲兵式,不僅回顧中國的歷程與成就,更展現中國的未來走向——習近平以全球領袖姿態現身,與世界上最受制裁的兩位領導人並肩而立。

而在他腳下,是一支正迅速壯大的軍隊,目標直指與西方抗衡。

中國填補美國留下來的真空——這對西方意味著什麼

BBC外交事務記者詹姆士·蘭德爾(James Landale)

中國本週展現的地緣政治與軍事實力,對西方領袖而言並不令人意外。

習近平早已致力於將自己置於新世界秩序的核心——一個取代二戰後建立、如今逐漸崩解的全球體系的新架構。

但有兩件事可能令西方外交界感到不安。

其一,是中國迅速填補美國退出國際規範與機構所留下的空缺。

由中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對領土完整與人權方面的重視程度,可能遠不如對原始實力與經濟發展的追求,這對許多西方國家而言,恐怕並不舒適。

其二,是美國對印度實施的高額關稅,竟促使這個全球最大民主國家迅速靠攏中國——全球最大威權政體,這一趨勢同樣令人憂慮。

西方唯一的一絲安慰,或許是北京展示的「動盪軸心」並不團結一致。尤其是印度,並未出席週三的閱兵式,且在領土與其他議題上仍與中國存在分歧。

關鍵在於,美國在特朗普任內推行的經濟民族主義與破壞性外交,正為中國創造巨大外交機會——而習近平正透過峰會與閱兵式正張開雙臂迎接,積極把握。

一個給予特朗普的明確訊息

BBC俄羅斯編輯史蒂夫·羅森伯格(Steve Rosenberg)

本週在中國展開的所有外交活動與視覺安排,目的都在向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釋出明確訊息:

你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你主張「美國優先」?那麼我們將提供一個與美國主導秩序的另一個相對選擇。

這也是為何在週日與週一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中國、俄羅斯與印度三國領導人笑容滿面地同框合影。

也是為何俄羅斯總統普京稱習近平為「親愛的朋友」,而中國領導人則以「老朋友」回應。

更是為何習近平、普京與金正恩三人會在週三的閱兵式上共同現身。

簡而言之,在當前的地緣政治格局中,各方勢力正逐步結盟,以牽制美國的主導地位。

這並不代表這些國家與領導人立場一致——分歧依然存在。

但整體走向已十分明確。

正如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Komsomolskaya Pravda)本週以中、俄、印三國為題所刊登的頭條所言:「我們將共建新世界」。

令西方擔憂的武器

BBC安全事務特派記者法蘭克·加德納(Frank Gardner)

從巨型水下魚雷到能擊落無人機的尖端激光武器,中國最新閱兵式所呈現的武器,現正被美國國防部與全球防務專家進行拆解與分析。

中國人民解放軍正推動大規模軍事現代化計劃,在多個領域迅速追趕甚至超越美國——其中一項領先技術是高超音速導彈,飛行速度超過音速五倍。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導彈專家卡烏沙爾博士(Dr Sidharth Kaushal)指出,中國的鷹擊-17(YJ-17)高超音速滑翔器與鷹擊-19(YJ-19)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是值得關注的代表。

中國亦在人工智慧與自主武器領域投入大量資源。其中一例是超大型無人水下載具AJX002,這是一款長達60英尺(約18米)、具核能力的水下無人機。

儘管中國的核武庫仍遠不及擁有數千枚彈頭的美國與俄羅斯,目前僅有數百枚,但其規模正迅速擴張,並積極探索創新投送方式。

一輛平板卡車上放著一枚巨大的黑色導彈,側面用白漆寫著「AJX002」。前景中,身著禮服的士兵們立正站立。

Getty Images
北京在閱兵式上展示了一系列新型軍事裝備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