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名身穿粉紅色衣服、手持掃帚的婦女星期三(9月3日)在印尼首都遊行至國會,抗議警方濫權及政府揮霍開支。
雅加達及其他主要城市的抗議活動已進入第二週,民眾因生活成本上升及國會議員享有奢華福利而感到憤怒。
抗議活動在一名年輕摩托車司機阿凡·庫爾尼亞萬遭警車撞死後演變成暴力事件。
隨着抗議升級,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表示將取消前往北京出席中國大型閱兵儀式的行程,但他星期三仍被拍到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一同合照。
在週末啟程前往中國之前,普拉博沃表示將削減國會議員的福利待遇——這是抗議者的核心訴求之一。
星期三的集會中,來自印尼婦女聯盟(IWA)的粉衣女示威者表示,掃帚象徵她們希望「清除國家、軍國主義和警察鎮壓的污垢」。
抗議者亦揮舞寫有「改革警察」字樣的標語牌。
一名抗議者穆蒂亞拉(Mutiara Ika)對BBC印尼語(BBC News Indonesia)說:「抗議不是犯罪,而是每位公民固有的民主權利。」
「印尼婦女聯盟」是一個政治團體,由印尼90個婦女組織與社會運動所組成,並包括多個公民社會團體,如工會、人權組織及原住民社群。
印尼的婦女運動歷來在對抗政權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過去多次抗議浪潮中發揮關鍵作用。與目前的示威活動相似,婦女曾在1998年改革運動前夕挺身反對蘇哈托(Suharto)的威權統治。
「印尼婦女聯盟」表示,她們選擇粉紅色作為象徵,是因為這代表勇氣。
其他抗議者則選擇綠色——這是逝世網約摩托車司機阿凡(Affan Kurniawan)所屬共乘公司制服的顏色——以表達團結。
網上有人將這些顏色稱為「英雄綠」與「勇敢粉」,不少人也在社交媒體個人頭像上加上這些色調的濾鏡。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UN OHCHR)呼籲對雅加達處理抗議活動中涉嫌侵犯人權的指控進行「迅速、全面且透明的調查」。
國際特赦組織印尼分會(Amnesty International Indonesia)主任烏斯曼(Usman Hamid)說:「國家必須立即回應民眾在示威中的所有訴求,以防止更多傷亡發生。」
https://www.facebook.com/BBCNewsIndonesia/posts/1236637061834405
https://twitter.com/bbcchinese/status/1962453081846923368
https://www.instagram.com/p/DODZ9VaDsFc/
根據印尼法律援助基金會的數據,8月底的示威浪潮中至少有10人死亡,其中部分據稱是因警方暴力所致;全國各地至少有1042人被緊急送醫。
印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席阿尼斯(Anis Hidayah)表示,目前的局勢令人擔憂,尤其是當局在示威期間持續施加暴力。
阿尼斯星期二(2日)在雅加達的記者會上表示:「這些行動反映出對話空間極為有限。當人們想要表達自身的問題與困境時,表面上似乎有空間,但實際上卻難以接觸。」
為了平息全國性的抗議,總統普拉博沃此前在星期天(8月31日)宣布將削減部分由國家資助的政治人物福利,包括某些津貼的金額。
儘管此舉獲得部分抗議者的歡迎,但也有人認為改革力度仍不足。
印尼全國學生聯盟前中央協調員赫里安托(Herianto)對BBC說:「這不只是單一議題,而是長期以來對不平等、治理及問責制度的關切。」
「象徵性的改變固然重要,但民眾期望的是更深層次的改革,特別是在影響普通公民的領域,例如農業政策、教育及公平的經濟機會。」
「這樣做的最終目標是推動一個更具問責性、透明度及以民為本的治理體系。」
BBC印尼語網(BBC News Indonesia)
週末抗議浪潮過後接連發生的搶掠事件,已對少數族群,尤其是女性,造成創傷。近期的一連串事件讓她們回想起1998年的騷亂。
許多民眾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這種創傷,希望這些事件不會重演——根據1998年5月騷亂「事實調查聯合小組」(TGPF)的資料,當時造成1190人死亡。
居住在雅加達的華裔民眾塔西雅(Tasya Anindita)表示,在目睹財政部長英卓華(Sri Mulyani Indrawati)及多位國會議員住所遭搶掠後,她感到不安。
塔西雅說:「這喚起了我對1998年騷亂的創傷。如果連由軍方守衛的住所都能被搶,那普通民眾怎麼辦?」
「我又想起當年人們推著裝滿物品的手推車離開便利商店的畫面。」
塔西雅現年37歲,1998年排華暴亂發生時,她還是小學四年級學生。
「爸爸為國家祈禱,希望一切平安。」
「畢竟那一代的家長是不輕易流淚的,不是嗎?」
塔西雅對BBC印尼語表示,英卓華寓所遭搶掠後,她的家人曾多次轉發有關華人社群可能成為搶掠目標的訊息。
儘管這些消息尚未獲得證實,但塔西雅坦言:「真的很害怕。」
https://www.facebook.com/BBCNewsIndonesia/posts/1233367608828017
1998年5月騷亂發生時,爪哇人阿斯莉(Asri)住在雅加達西部的珍加朗地區(Cengkareng, Jakarta Barat)。她家附近有多棟房屋遭焚毀。
其中一位鄰居甚至在一群身份不明人士闖入社區並攻擊居民後喪命。至今她仍不清楚這些人的來歷。
事件發生後,附近居民開始守夜,手持各種武器,包括武士刀與彎刀。但阿斯莉表示,這些武裝守衛反而讓她更加恐懼,而非感到安心。
尤其是,由於附近多個變電站遭焚毀,她的社區停電了一週。
「那時我甚至開始想:『我們家人能平安嗎?』」
由於過去的創傷經歷,她在目睹8月底示威期間的搶掠與焚燒事件後感到害怕。她希望類似事件永遠不會重演,因為大規模騷亂的創傷難以抹去。
阿斯莉說:「直到現在,只要看到有人拿著刀,我就會下意識地退後。」
「只要看到騷亂,心裏就會感到極度恐懼。」
1998年騷亂事實調查聯合小組前成員認為,這種創傷是政府未能全面處理過去人權侵害的「邏輯後果」,包括1998年的騷亂。
國際特赦組織印尼分會主任烏斯曼表示,種族情緒仍會被用來散播恐懼,而恐懼已開始在社會中蔓延。
烏斯曼透露,近期一連串搶掠事件發生後,一些華裔民眾曾向他尋求建議。
「他們問我:『我們是否應該出國?還是可以再撐一段時間?』」
「這種擔憂已經存在。儘管我解釋這次的憤怒是垂直性的,是人民與官員之間的對立。」
那麼,該如何防止1998年騷亂的創傷擴大,甚至在社會中重演?
烏斯曼認為,短期內政府應該透過回應示威者訴求來平息動盪。
他也強調,政府與相關機構必須對8月底示威期間的死亡事件「進行公開透明的司法程序」。
至於長期對策,烏斯曼認為政府必須認真處理過去的人權侵害,包括揭露幕後主使與涉案人士。
「過去的(人權)侵害必須獲得解決。而這應從取消重寫歷史的計劃開始。」
「如果連曾經發生過的事都不願承認,那就代表政府根本無意防止歷史重演。」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4/09/2025 05:00PM
04/09/2025 05:00PM
04/09/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