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什麼是正念?它如何幫助改善我們的心理健康?

一位留著黑色長髮並紮成低馬尾的亞洲女性閉著眼睛仰望天空。她穿著一件綠色襯衫,背景是綠色的樹木。

Getty Images
正念練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的冥想修行。

某天我在瀏覽Instagram時,一段影片讓我停止了滑動。

畫面上的文字寫道:「十年後的你,正在懇求現在的你,多享受一點這一刻。」

這句話讓我想起許多人都面對的困難——活在當下。

這種練習,也被稱為「正念」,鼓勵人們專注於當下的思緒、感受與周遭環境。

儘管現代生活愈加忙碌,專家指出,正念不應被視為奢侈,而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必要之舉。

「那時不知道正處於人生最美好的時期」

「我浪費了好幾年試圖變得更好,卻忘了自己其實已經很好了。」來自約旦安曼(Amman)、37歲的健身教練澤伊娜(Zeina) 說。

她表示,自己在20多歲時非常在意外貌與體重,總覺得自己不夠完美。

但如今回頭看過去的照片,她才意識到自己曾對自己過於苛刻。

雷德(Raed)曾是一名電腦工程師,他說失業讓他看清了一切。

「我以前總抱怨工作壓力大,希望能換份工作。現在真的失業了,我卻懷念那些日子,連早上的塞車都想念,」他告訴 BBC。

每月的薪水為雷德帶來心理與經濟上的穩定,也讓他能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我當時沒意識到,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一名男子坐在桌前,正盯著電腦螢幕。他留著黑色捲髮,戴著眼鏡,穿著一件深綠色上衣。

Getty Images
繁忙的日常安排,常常讓我們難以停下來專注當下。

艾哈邁德(Ahmed)是一名40多歲、育有兩個孩子的父親。他曾希望孩子快點長大,好讓自己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

但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後,他的想法徹底改變。

「我以前常常受不了他們的尖叫聲、重複的問題,以及他們在家裡製造的混亂。」他說。

「現在我懷念他們年幼時的聲音、對話的隨性與那些混亂。我太晚才明白,那些混亂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風景。」

為什麼我們總是忽視當下?

一位女性站在人行道中央,周圍行人匆匆而過。

Getty Images
科學家認為,人類傾向於思考過去和未來的事件。

澤伊娜、雷德和艾哈邁德的故事顯示,許多人往往要等到某個時刻過後,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

「從心理學與神經科學角度來看,人類天生傾向於進行所謂的『心智旅行』,也就是在清醒狀態下,大量時間都在回顧過去或思考未來。」約旦伊爾比德醫療諮詢中心(Irbid Medical Consulting Centre)心理學家納瓦夫·阿爾里法伊(Nawaf Al-Rifai)表示。

這一過程與大腦中的「預設網絡」(default network)有關,該區域負責思考與規劃。

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種心智活動可能成為持續的分心來源。

阿爾里法伊指出,那些難以活在當下的人並非注意力不集中,而是「過度陷入認知思考」,他們相信深度思考能帶來解決方案。

但他說,事實上,這種狀態反而使他們遠離滿足感與生產力。

正念是從何而來的?

正念的練習源自佛教傳統中的冥想,是通往覺悟之路的核心部分。

自1960年代起,科學家開始研究此技巧在治療疼痛與心理疾病方面的醫療效益。

美國教授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是此領域的先驅之一,並於1979年在馬薩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另譯麻薩諸塞)醫學中心創立「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在為期八週的課程中,卡巴金要求慢性疼痛患者練習正念的基本技巧。

他發現,在不加評價或過度思考的情況下專注於當下,有助於人們有效應對日常壓力,並對心理健康產生正面影響。

他隨後將研究成果發表於醫學期刊與一系列著作中,進一步於醫療界推廣正念。

如今,正念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包括英國國民保健署(NHS)也採用此技巧。

看不見的攀比競賽

照片是一名身穿藍色襯衫、佩戴銀飾的女性上半身,她手中拿著一部黃色手機。

Getty Images
專家警告稱,社群媒體可能會讓我們忽略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在社群媒體日益滲入日常生活的時代,「比較」變得容易——只需滑動手指即可。

調查記者兼媒體技能培訓師薩法·阿勒-拉馬希(Safaa Al-Ramahi)表示,使用者可能會陷入演算法所推送的扭曲現實之中——從不切實際的身材,到奢華的假期。

「這一切會逐漸重塑我們的意識,讓我們覺得別人都過著完美人生,而只有我們是普通、落後、不完美的,」她說。

根據心理學家阿爾里法伊,這種現象助長了所謂的「向上社會比較」,人們將自己的現實與他人經過挑選與美化的生活片段進行比較。

這會激活大腦中與社會痛苦與自卑感相關的區域。

「在(治療)課程中,我們訓練人們停止查看手機通知,並學習監控、而非消除比較的慾望。」他說。

「這不是與心智對抗,而是訓練它被引導。審視你的數位生態:你在追蹤誰?誰真正對你有正面影響?」

我們能做什麼?

一個男人坐在床邊,一隻手放在胸口,另一隻手放在腹部,窗外的陽光灑在他的臉上。

Getty Images
花點時間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可以有效提升我們的心理健康。

阿爾里法伊表示,有一些簡單的練習可以幫助人們回到當下。

「從最小的任務開始,」他說。

他建議患者嘗試專注於一件事五分鐘,例如喝一杯咖啡。

「感受它在手中的溫度、品味它的味道與香氣。走路,不要思考,而是觀察腳步的移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單一任務』。」

另一項練習稱為「五感遊戲」,步驟如下:

  • 描述你現在看到的五樣事物
  • 專注於你聽到的四種聲音
  • 感受你觸碰到的三樣物品
  • 聞兩種氣味
  • 品嚐口中的味道

「這項科學技巧的關鍵在於,將注意力從焦慮的大腦轉移到感官的大腦,真正的當下就存在於此,」阿爾里法伊說。

「記住,你的神經系統並非為了持續高效而設計,而是為了工作與休息。永遠記得,你是人類。」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