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上任不到一年便宣布辭職,此前他在中期選舉中接連遭遇兩次重大敗選。
他的辭職發生在自由民主黨(自民黨)內部預計將於隔日投票罷免他之前。
他的離任為這個東京執政黨再度展開黨魁選舉鋪路,這是五年內第三次更替黨內的領導人。除兩次全國大選外,獲勝者均未完成任期。
然而,日本的下一任領導人將面臨艱鉅挑戰——包括處理緊張的美日關係、應對通貨膨脹與生活成本危機,以及在國會兩院皆失去多數議席的政府。
2020年,時任內閣官房長官的菅義偉在前首相安倍晉三因健康問題突然辭職後接任首相一職。
然而,菅義偉在位僅一年,便因民調暴跌而辭職,隨後由岸田文雄接任,岸田文雄在2021年底贏得大選。
但岸田的任期也未能持久——在自民黨爆出暪報政治獻金與統一教會相關的醜聞後,加上日益上升的生活成本與日圓疲弱,他的支持率急劇下滑。
2024年,石破茂接任首相一職。石破茂上任後僅數日便宣布提前舉行大選,表示「讓新政府儘快接受人民的評判是非常重要的」。
而人民確實做出了評判。
選民對自民黨高層涉入的貪腐醜聞仍感憤怒,同時也在通膨與生活成本危機中苦苦掙扎。他們給了自民黨十多年來最慘烈的選舉結果,使其失去了在眾議院的單一多數地位。
今年稍早,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再度失利,也失去了多數議席。
石破起初拒絕辭職的呼聲,表示他必須為自民黨的敗選負責,並處理與美國的貿易協議。
但在週日(9月7日)——即黨內可能投票罷免他的前一天——他宣布辭職。
「黨內要求首相負責的聲音越來越強烈……情勢已經非常明朗」,前首相安倍晉三的特別顧問、現任筑波大學特聘教授谷口智彥表示。
「與其等候要忍受公開的羞辱,石破選擇主動退位」,谷口博士補充道。
自民黨預計將於10月初舉行黨魁選舉,勝出者幾乎肯定將成為日本首相。
目前尚未有人正式宣布參選,但已有三位可能的競爭者浮出水面:
他們分別是: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也是一位深受歡迎的前首相之子;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以及高市早苗——若她當選,將會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三人皆曾在2024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挑戰石破茂,其中高市草苗在首輪投票中一度成為最具優勢的候選人。
然而,高市——安倍晉三的親密盟友——最終被石破茂超越。
現年64歲的高市是強硬保守派,同時亦反對同性婚姻。她在女性議題上的立場與自民黨主張女性應擔任傳統角色的政策一致。
另一位是44歲的小泉進次郎,他的父親小泉純一郎在2001至2006年擔任首相期間極受歡迎。
年輕的小泉形象清新,擅長媒體操作,在網路上也頗受歡迎,常以分享貓咪照片吸引關注。
還有64歲的林芳正,他在作為內閣官房長官的關鍵角色中,擔任政府首席發言人。
「這是一組極端的候選人:一位非常保守,一位尚未經過真正考驗的政治人物,」谷口智彥博士表示。「然後是林芳正,一位不那麼張揚但更有經驗、經得起考驗的人。」
其他被點名的潛在候選人還包括前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以及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小林鷹之。
新任領袖將面臨整合一個疲弱政黨的挑戰——他必須是能夠重新吸引選民支持自民黨的人。
目前日本政治正逐漸向極右傾斜,民族主義政黨「參政黨」(Sanseito)在最近的參議院選舉中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參政黨的選民基礎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原本支持自民黨的保守派選民。
「許多安倍支持者認為首相石破茂不夠保守,」神田外語大學日本研究所講師傑佛瑞·霍爾博士(Dr Jeffrey Hall)早前對 BBC 表示。
「他們認為石破茂在歷史問題上缺乏民族主義立場,也不像安倍那樣對中國抱持強硬態度。」
因此,許多選民轉向像參政黨這樣的新興政黨。
「參政黨能夠獲得更多選票,顯示出那些原本支持自民黨的選民感到失望,選擇離開並支持一個尚未經過考驗的新政黨,」谷口智彥博士說。
「下一任自民黨領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這些選民找回來。」
目前,日本正面臨日圓疲弱所引發的生活成本危機。
「日本人不習慣通貨膨脹,所以即使是小幅度的物價上漲也會感到震驚。對許多普通選民來說,日本正逐漸變成一個貧窮的國家——物價上漲但薪資卻沒有跟著提高,而日圓這麼疲弱,出國的人會發現一切都變得非常昂貴,」天普大學日本分校政治教授布朗(James Brown)表示。
下一任首相也必須處理東京與鄰國之間複雜的外交關係。
上週,中國舉行「勝利日」閱兵,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皆出席活動。
「你會看到三個具有威脅性的鄰國,包括一個擁核國家,而且中國最近還在慶祝戰勝日本,」布朗教授說。
「無論新領袖是像高市早苗那樣的民族主義者,還是像小泉進次郎那樣代表新世代……在習近平、普京與金正恩於北京展現團結之後,東京、華盛頓與首爾之間的三邊合作能否持續,將備受關注,」首爾的梨花女子大學國際研究副教授李雷夫(Leif Eric-Easley)表示。
即使是與長期盟友美國的關係,也可能出現緊張。
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稍早曾要求東京支付更多費用以維持美軍駐日。
「(在這一切發生之際),公眾感到有些絕望。他們不認為換一個領袖會帶來重大改變。對許多人來說,這只是同樣的故事,只是換了一個自民黨領袖而已,」布朗教授說。
過去二十年來,日本已經歷超過十位首相。
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日本是一個「一黨民主國家」,布郎教授表示。
「就政府而言,基本上一直都是自民黨執政——這意味著主要的政治競爭來自黨內,而不是外部政黨。」
「因此,自民黨內部各派系之間存在激烈的鬥爭——每個派系都希望由自己的人擔任首相。」
「所以即使你被選為領袖,一旦上任,就會有數十人開始運作,試圖把你拉下來。」
布朗教授補充說,無論誰接任黨魁職位,都像是在喝下「毒酒」。
隨著外界將目光轉向石破茂的繼任者,許多人也在關注下一任領袖是否能打破日本首相短命的循環。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9/09/2025 05:00PM
09/09/2025 05:00PM
09/09/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