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普京和內塔尼亞胡對特朗普外交提出雙重挑戰

特朗普

EPA
特朗普表示,以色列對卡塔爾哈馬斯目標的襲擊「無助於實現以色列或美國的目標」

在耗費特朗普政府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兩大外交政策領域,不到24小時就面臨兩大挑戰。

以色列空襲哈馬斯在多哈的辦公室,俄羅斯無人機深入波蘭領空,這兩件事讓白宮頭痛不已。

可以說,這也是對總統權威的兩大侮辱。

畢竟,烏克蘭和加沙地帶都是衝突地區,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他將迅速果斷地處理這些衝突。

在這兩個地區,他眼中看似天然的盟友,儘管存在問題——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都為白宮的和平進程帶來了巨大的阻礙。

多哈空襲發生在特朗普政府提出結束加沙戰爭的最新提議兩天後。

特朗普在社群媒體上告訴哈馬斯,這是最後一次機會。

「我已經警告哈馬斯不接受提議的後果,」他週日在「真相社交」網站上寫道。「這是我的最後一次警告,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在多哈,哈馬斯高層領導齊聚一堂,討論應對措施,但以色列沒有等待。這次攻擊不僅破壞了美國最新的提議,還可能摧毀了特朗普政府高度依賴的整個加沙外交體系。

關於美國如何以及何時得知以色列空襲,以及它是否可以採取更多措施阻止襲擊,爭論仍在繼續。卡塔爾擁有世界上最重要的美國空軍基地之一,這讓許多人得出結論,華盛頓竟然沒有看到以色列戰機逼近,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但如果華盛頓沒有放行——而許多人認為華盛頓開了綠燈——這又如何說明特朗普先生影響內塔尼亞胡行動的能力呢?

自2023年10月7日遭受哈馬斯槍手的羞辱以來,過去兩年裡,以色列一直在中東地區炫耀其軍事實力,而這大多得到了美國的默許或明示。

以色列已成為該地區無可爭議的霸主,能夠隨心所欲地攻擊遠至也門和伊朗等國。

但在這兩起事件中,美國也參與其中並共享目標——阻止胡塞武裝對以色列和紅海航運的攻擊,並挫敗伊朗的核野心。

對美國在該地區的重要盟友卡塔爾的攻擊則是另一回事。

特朗普表示,他對此感到「非常難過」。根據白宮對事件的描述,以色列空襲的消息來得太晚,無法向卡塔爾發出任何有意義的警告。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告訴記者:「卡塔爾是一個主權國家,也是美國的親密盟友,正與我們一起努力並勇敢地承擔風險,以促成和平。單方面轟炸卡塔爾境內,無助於以色列或美國的目標。」

這不足以平息人們對美國同謀的懷疑,但這聽起來像是真心實意的憤怒。

內塔尼亞胡先生則急於強調,這是「完全獨立」的行動。

大衛·伊格納修斯(David Ignatius)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稱,儘管美國和以色列保證不會在卡塔爾針對哈馬斯領導人,以色列還是發動了所謂的「烈焰峰會行動」(Operation Summit of Fire)。

如果美國和以色列如此公然地拋棄這樣的保證,海灣地區必然會將其視為美國軟弱的表現。

荷槍實彈士兵在街上

EPA
俄羅斯無人機損壞一棟住宅屋頂後,波蘭軍隊成員視察現場

然後是波蘭。

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峰會上熱情歡迎普京,鋪上紅地毯,熱情地擁抱這位烏克蘭戰爭的始作俑者。幾天后,在一次被捕捉到的「熱麥克風時刻」,特朗普告訴法國總統馬克龍,普京「想為我達成協議……聽起來很瘋狂」。

但此後幾週,事態非但沒有取得進展,反而不斷升級。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了更多破紀錄的無人機和飛彈攻擊,現在,俄羅斯還首次公然入侵了北約領空。

這並非俄羅斯飛彈首次落入波蘭,但先前的幾次攻擊都發生在邊境附近,而且似乎是意外。

但周三凌晨的入侵絕非偶然。

波蘭官員報告稱,有19架俄羅斯無人機,其中一些飛入了波蘭腹地。

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在議會表示,這是「二戰以來我們最接近爆發衝突的一次」。

儘管俄羅斯否認,但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為,這是莫斯科為試探北約決心而採取的蓄意行動。

鑑於美國仍然是北約最強大的成員國,這也意味著在試探特朗普的決心。

與他對多哈襲擊事件的評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總統明顯不願回應,這一點並沒有被忽視。

《基輔郵報》寫道:「當北約盟友首次與俄羅斯軍事裝備交戰並擊落俄羅斯軍事裝備的消息傳出後,白宮卻保持著令人震驚的沉默。」

「真實社交」(Truth Social)上最終——也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篇貼文。

「俄羅斯用無人機侵犯波蘭領空是怎麼回事?」總統寫道,並略帶含糊地補充道:「我們開始吧!」

但他最初的沉默,加上他似乎不願兌現自己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的威脅,讓烏克蘭的西方盟友陷入了他們一直以來的困惑:懷疑特朗普的心思在哪裡。

這種情況可能即將改變,歐洲官員將與美國同行合作,制定一項協調一致的製裁方案,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的首個制裁方案。

但鑑於總統先前對北約的矛盾態度,北約成員國希望得到保證:當盟友的主權受到威脅時,華盛頓能夠做出回應。

最近達成的一項協議允許北約成員國為烏克蘭購買美國軍事裝備,同時成員國承諾增加國防支出,這大大改善了北約內部關係,特朗普也放棄了第一任期內對北約的敵對言論。

北約的歐洲成員國普遍承認,他們必須加強自身安全保障。對波蘭領空的監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但美國的軍事和政治實力仍是北約賴以建立的基石,而總統是否願意運用這種實力,仍有疑慮。

兩天,兩場衝突,兩個難題。對於特朗普這位不喜歡或不期望受到挑戰的領導人來說,這是一場考驗。每個人都觀望他能否勝任。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