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受腦霧困擾?四個簡單方法助你緩解症狀

一位女性雙手抱頭,神情緊張。

BBC

當生活變得繁忙、壓力增加時,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走進一個房間卻忘記自己為何而來、話說到一半突然思路中斷,或者連簡單的任務也難以集中精神完成。

尤其在週末過後,重拾工作或學習模式會變得更加困難。

這種精神上的迷霧通常被稱為「腦霧」。它本身並不是一種醫學病症,而是指一系列認知症狀,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思維遲緩等。

常見成因包括更年期或圍絕經期(停經前後的一段日子)、長新冠、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等,但當你腦中同時有太多事情要處理時,也可能出現腦霧。

BBC醫學節目《Morning Live》的醫生專家薩拉卡(Dr. Tharaka)提出了四個方法,以及一個名為「SWANS」的心法,幫助你驅散腦霧。

1. 善待自己

腦霧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這並不是個人失敗,也不是你不堪重負的證明。

它往往只是大腦在告訴你——它累了、壓力大了或負擔過重。

提醒自己,腦霧通常只是暫時的,容許自己慢下來,把工作交給別人或在需要時尋求幫助。

如果你真的擔心,應該諮詢你的家庭醫生。

2. 有規律工作生活

為減少「決策疲勞」,你可建立固定的日常節奏——規律的安排能減輕工作記憶的負擔。

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就不用大腦不停地自問:「今天要幹什麼?」

值得建立早上和晚上的例行程序,哪怕是簡單的事情,例如提前準備好衣服或早餐,也能讓大腦免於不斷做小決定。

3. 適當休息

一個人在家中用記事本、便利貼和彩色標記筆安排一週的工作與生活日程,桌上放著信封和筆記本。

Getty Images
在工作之間留些時間,能幫助大腦重置並集中注意力。

人們很容易把日程排滿——一個接一個的會議、社交活動、差事與日常任務——卻沒留出空隙。

然而,若總是從一件事匆忙跳到下一件事,大腦便沒有時間重置,更容易出現腦霧。

嘗試特意在活動之間安排短暫休息,哪怕只有5至10分鐘,伸展一下、喝水、到戶外走走或安靜地坐著。

把這些「防火帶式休息」想像成心理緩衝,它能幫助大腦處理剛完成的事情、釋放殘餘壓力,並準備好迎接下一個任務。

4. 善用日曆與提醒功能

若試圖把所有的約會、任務和備忘事項都記在腦中,很快就會造成精神負擔與健忘。

讓科技幫你記憶——使用日曆與提醒功能,釋放腦力空間。

把重複性的任務設定為固定安排,例如每天在行事曆中劃出午餐時間,或每週設定繳費與家務的提醒。

這樣,你就不用老是想:「接下來我需要記住什麼?」

「SWANS」心法

一名身穿白色上衣的女性在廚房喝水,周圍擺放著新鮮蔬菜和一台筆電。

Getty Images
保持水分充足、攝取完整食物,有助於改善腦霧。

除了上述日常策略,薩拉卡醫生還推薦使用「SWANS」心法。「SWANS」的每個字母都代表一個關鍵習慣,能幫助你驅散腦霧,讓大腦保持最佳狀態。

  • Sleep(睡眠):睡眠是不能忽略的,它讓大腦休息並鞏固記憶。每晚應保持7至9小時睡眠。
  • Water(水分):人體約有六成是水分,即使輕度脫水也會讓人難以集中。隨身帶水,經常小口喝。
  • Activity(活動):身體活動能增加腦部血流與氧氣,讓思考更清晰。試著散個短步、輕跑或伸展。
  • Nutrition(營養):以天然食物滋養大腦,少吃加工食品。膽鹼(Choline)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重要營養素,雞蛋、魚類與堅果都富含膽鹼,有助專注。
  • Stress(壓力):長期壓力會讓體內充斥皮質醇——這是一種調節身體壓力反應的荷爾蒙,但過量會讓思緒變得混亂。透過呼吸練習、正念或培養興趣來減輕壓力。

欲了解更多關於腦霧及其應對方法,可參閱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網站。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