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一文看清習近平特朗普三次通話:中美元首電話外交奏效嗎?

2017年6月27日,特朗普總統在華盛頓特區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愛爾蘭總理利奧·瓦拉德卡通話。

Getty Images

北京時間9月19日晚上9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

據彭博社引述美國官員,預料二人敲定有關TikTok的交易框架,並商討延長暫緩加徵關稅協議等。

周二,特朗普在白宮外向記者表示,「我將在週五與習近平主席通話,把一切都確認好。」

這是特朗普第二次當選美國總統以來與習近平進行的第三次直接通話。BBC中文梳理這三次通話發生的時機、背景和兩人在電話上已商定事項的進展,從中窺探中美關係走勢。

特朗普和習近平均對通過電話等方式直接接觸態度積極。中國外交部強調「元首外交」對中美關係有著「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特朗普則不斷在各個場合發佈期盼與習近平通話或者會面的信息。

但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上次訪美已經是2023年美國舊金山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這一多邊場合上,再早一次的訪美要追溯到2017年在海湖莊園和特朗普會面,最近一次他以國事訪問到訪美國更要追溯到2015年奧巴馬執政時期。兩國領導人正式互訪已成遙遠往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近期合照。

Getty Images
9月19日晚上9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將再次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

1月17日:習近平「應約」通電祝賀

上任前三日,第二次當選的特朗普於1月17日與習近平通第一次電話。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當時習近平祝賀特朗普再次當選,並希望「中美關係總統新任期有一個好的開始」。

習近平形容,中美兩國間「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可以成為夥伴和朋友」。

但他也有劃下界線——台灣問題。習近平說,作為兩個國情不同的大國,中美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分歧,關鍵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他強調,台灣問題「事關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希望美方「務必慎重處理」。

「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對抗衝突不應是我們的選擇。」

新華社報導,兩人還討論了俄烏戰爭及巴以衝突,同意建立「戰略溝通渠道」,又指特朗普希望繼續保持對話溝通,期待盡快與習近平見面。

特朗普則在通話後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寫道,期待兩國立即開始共同解決各種問題。他稱二人討論了「貿易平衡、芬太尼、TikTok和許多其他問題」,「習主席和我將盡一切努力讓世界更加和平和安全!」

值得留意的是,新華社指習近平是「應約」通話,意指通話由美方發起。而在2016年特朗普上一次當選時,向他電話祝賀的是台灣總統蔡英文。

為表示對中美關係的重視和尊敬,中國後來也派出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特朗普就職典禮。有分析認為,此舉旨在傳遞友善態度,緩解特朗普重返白宮後中美關係可能面臨的挑戰。

2017 年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商務會晤時發表演說。

Getty Images
在特朗普上任前三日與習近平通第一次電話。習近平祝賀特朗普,希望「中美關係總統新任期有一個好的開始」。

6月5日:為貿易戰破冰

不過,兩人通話釋放的友好氣氛僅維持了不到一個月。

2月初,特朗普已就芬太尼走私問題,對中國商品徵收全面關稅。4月,美國對中國實施高額「對等關稅」,雙方互不讓步,中國一路反制。5月,兩國團隊雖在瑞士日內瓦達成協議,但隨後又互相指責違反協議:中國限制稀土礦物出口,美國審查和取消中國留學生的簽證、禁止他國使用華為芯片。

特朗普期間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我一直很喜歡習近平,但他相當強硬,要與他達成協議非常困難。」

在此背景下,6月5日,特朗普邀約習近平通話。這是相隔五個月、140天後,兩國元首再通電話——目的很明確,就是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緊張局勢破冰。

二人通話時長約一個半小時,討論圍繞中美貿易關係及全球議題。

通話後,特朗普發文,形容和習近平進行了​​「非常愉快」的通話,達成對兩國非常正面的協議。「關於稀土產品的複雜性,應該不會再有任何疑問。」

他表示,美國財政部長、商務部長、貿易代表等很快會跟中方會面,推進相關工作,但沒有多談對話具體內容。

中國深圳,一男一女坐在鹽田國際貨櫃碼頭對面的長椅上。

Getty Images
6月5日,特朗普邀約習近平通話,時長約一個半小時。但除了開啟談判並暫停加徵部分高額關稅外,雙方此後並未在實質性問題上有任何進展。

但關於中方的態度,可以一窺中方500字的新聞稿。

據外交部對通話的通報,習近平指出,「校正中美關係這艘大船的航向,需要我們把好舵、定好向,尤其是排除各種干擾甚至破壞。」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崔凡曾分析指出,這裡的「干擾、破壞」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美方對華實施關稅等錯誤舉措,二是是美方把中國視作「惡意競爭者」等的「錯誤認知」。

在通話中,習近平又提到兩國經貿牽頭人在日內瓦會談,受國際社會歡迎,「證明對話和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他強調,雙方要用已經建立的經貿磋商機制,「秉持平等態度,爭取雙贏」。

「中方是有誠意的,同時也是有原則的;中國人一向言必行、行必果,既然達成了共識,雙方都應遵守。」「美方應實事求是看待取得的進展,撤銷對中國實施的消極措施。」

中國官媒評論認為,中方是這裡引用《論語》名句是在「表達不滿」——日內瓦會談之後,中方嚴肅認真執行協議,但美方卻出台各種限制措施,破壞共識,習近平呼籲美國「實事求是」。

台灣問題也一如既往再被強調。習近平指美國「應慎重處理」,避免極少數「台獨」分離主義者把中美兩國拖入衝突對抗的危險境地。

新華社又引述特朗普表示,十分尊重習近平,形容美中關係十分重要,「合作可以做成很多好事」。最後特朗普歡迎中國留學生來美學習。此外,雙方互相邀請到訪該國。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孫成昊表示,這次通話為中美關係提供了「戰術性的緩和」,但補充如果美國不做出實質性調整,共識或無法轉化為長期穩定。

對於習近平應約通話,策略諮詢公司美商亞洲集團(The Asia Group)中國區主管林漢昇認為,「北京希望緩和局勢,只要習近平還有一條保全面子的路可以走,現在行動總比不行動好。」

9月19日:有望對單個議題拍板

9月19日,特朗普預計將與習近平將再次進行通話,就TikTok交易一事確認框架。

美方似乎在為這次通話作出積極鋪墊,包括有報道指特朗普近期拒絕批准對台軍事援助,將對華懲罰性關稅暫停時間再次延長等。

因收集用戶數據及影響國家安全的擔憂,2024年美國國會通過聯邦法案,要求TikTok從中國公司字節跳動的資產剝離,由美國投資者持有營運,否則面臨下架。特朗普已經第四次延長最後期限。

9月14日,中美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經貿會談。中方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和貿易代表李成鋼參與,美方則派出財政部長貝森特以及貿易代表格里爾出席。

根據新華社報導,李成鋼表示中方決定與美方就TikTok達成協議,因為「這種共識符合雙方的利益」。至於協議的具體安排,目前還未明確。

18日,特朗普在總結對英國的訪問時表示,期望能在與習近平的通話中達成TikTok最終協議。他說:「因為TikTok有巨大的價值,我不喜歡放棄價值,我喜歡TikTok因它協助我當選。」

2017 年,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在北京故宮牽手。

Getty Images
特朗普第二次上任後的「百日訪華」計劃沒有實現。

進擊的中美「元首外交」?

回顧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他無處不表現出與中方互動的渴望。

比如上任後,特朗普迅速表達自己有訪華計劃。中美元首上一次互訪已是在2017年11月,當時中方超規格接待,將其稱為「國事訪問+」。但此後中美貿易戰爆發、拜登四年任期內中美關係一路急差,兩國元首再沒有互訪。不過,特朗普再次當選後,他口中的「百日訪華」計劃也沒有實現。

特朗普又多次表示與習近平通電話。2月3日,特朗普在接受霍士新聞採訪,聲稱自己和習近平將在「未來24小時內」通話,但最後通話並沒有進行,特朗普改口說「不急於」通話。

上海太德維服咨詢高級合伙人江凱明(Cameron Johnson)曾在接受BBC中文採訪時表示,特朗普的風格是偏好面對面磋商並當面達成協議。

在談判「對等關稅」期間,《政客》引述一名熟悉貿易談判的人士表示,特朗普「非常想與習近平通話」。他堅信自己能與習近平「面對面」,解決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根深蒂固的分歧。

一位接近白宮的特朗普前官員也指出,「特朗普認為,原則之間的對話可以消除很多噪音,直擊問題的核心。」

但中國似乎不太受這一套。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有知情人士指出,特朗普上任前曾想繞過外交渠道,直接和中方高層直接溝通,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不過,北京當時對這種做法有所保留。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C) looks at opera performers beside China's President Xi Jinping (R) at the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on November 8, 2017.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toured the Forbidden City with Chinese leader Xi Jinping on November 8 as he began the crucial leg of an Asian tour intended to build a global front against North Korea's nuclear threats.

Getty Images
特朗普唯一一次訪華受到了超高規格的接待。

關於兩國磋商,北京越來越傾向於派信任官員領導的團隊,元首之間的通話和會面也通常要經過精心策劃。有報導形容,中國官員喜歡遵循既有的禮儀,最大程度地降低領導層的政治風險。

而且在面對如關稅磋商等問題上,特朗普顯得更焦急一些。

奧巴馬政府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Daniel Russel)曾表示,「儘管特普表現得非常虛張聲勢,但他卻表現出渴望——甚至是不顧一切——與習近平達成直接協議的渴望,」他形容,「這只會堅定北京的決心。」

中國資深媒體人長平曾評論,習近平不急着回應特朗普,是因為受關稅打擊的不只中國,還有美國進口商也要支付巨大的代價。而美國是民主制度,「還沒有習近平和普京那樣有足夠的『代價』可以揮灑」。

長平還指出,當習近平和普京成為「好朋友」後,他也就可以「泰然處之」了。

今年9月3日,北京舉行「抗戰勝利日」閱兵,習近平和俄羅斯領導人普京、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罕見同台,被視為排除西方的新聯盟象徵。當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度在社交平台發文,指控中俄朝「共謀反美」。普京之後回應稱特朗普「有幽默感」。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