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我們對蛋白質的關注是否太過分了?

一隻手捧著一匙蛋白粉,放在一杯牛奶上。背景是一片粉紅色,散落著草莓。

Getty Images
蛋白粉已成為許多人飲食中的主要成分。

它出現在奶昔、能量棒、蛋白粉,甚至某些茶和咖啡中。

蛋白質目前備受關注。超市貨架上陳列著各種「高蛋白」版本的日常食品,而TikTok網紅也分享了他們提升蛋白質攝取的秘訣。

這種宏量營養素(macronutrient)對健康至關重要,有助於增肌,也能透過延長飽足感來促進減重。

但我們對蛋白質的關注是否已過頭?而這種執著是否犧牲了另一種同樣重要的營養素——膳食纖維?

什麼是蛋白質?

一大堆富含健康蛋白質的食物俯視圖,其中包括鮭魚、牛肉片、雞胸肉、雞蛋、優格、青口、鷹嘴豆、開心果、起司、棕色扁豆、豆類、蝦子、罐頭鮪魚、南瓜籽、大豆等。

Getty Images
瘦肉、魚、堅果和雞蛋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蛋白質是一種宏量營養素,對人體至關重要,其作用主要是建構模組,」英國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營養學講師艾瑪·貝克特博士(Dr Emma Beckett)表示。

當我們攝取含有蛋白質的食物時,消化系統中的酶會將蛋白質分解為胺基酸。這些胺基酸隨後可重新排列,形成身體所需的特殊蛋白質,以協助建構與修復。

人體內有超過20,000種蛋白質,執行各種功能:形成血紅素(存在於紅血球中,負責運送氧氣)、酶(加速體內化學反應的蛋白質)、建構與修復肌肉,以及生成皮膚與頭髮中的角蛋白。

「蛋白質很有趣,因為我們將其存放在正在使用的結構中,所以如果攝取不足,就必須分解像肌肉這類具有實際功能的組織,」貝克特博士說。

蛋白質可從瘦肉、雞蛋、豆類、扁豆、堅果、豌豆,以及牛奶和優格等乳製品中攝取。

根據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 0.75克(一般女性約45克,男性約55克)。

但若過度關注蛋白質,可能會妨礙其他重要營養素的攝取,造成不良影響。

不要忘記纖維!

特寫照片:一個人的手捧著一個白色的碗,碗裡盛著草莓、香蕉和麥片。

Getty Images
專家表示纖維常被忽略。

纖維對維持身體運作至關重要,有助排便順暢。

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外科醫生卡蘭·拉詹(Dr Karan Rajan)在社交群體分享健康及飲食建議。他指出,「它的其中一個功能是,具有瀉藥般的效果,可以掃過腸道,基本上可以刮擦腸道內壁,就像一把掃帚。」

這一作用有助促進規律排便,預防便秘。

腸道細菌亦會以不同方式分解纖維,產生有助減少全身性發炎的化合物。

高纖飲食與降低心臟病、中風及第二型糖尿病風險有關。

儘管益處明確,專家指出,民眾對纖維攝取的重視仍不足。

「從過去到現在,民眾要達到理想的纖維攝取量,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拉詹說。

英國政府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30克纖維,作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

營養學者貝克特表示:「我們在營養界常談『均衡』這個概念,但對一般人來說,均衡不夠具體,難以付諸行動。相較之下,專注於某一營養素更容易執行。」

蛋白質為何變得如此受歡迎?

一名女子站在健身房裡,用黃色蛋白粉搖搖杯喝著飲料。她穿著灰色運動內衣,目光望向遠方。

Getty Images
我們需要多少蛋白質,取決於你的活動量以及其他因素。

部分專家認為,蛋白質攝取受到關注,可能是因為其效果較容易被看見。

美國《男性健康》副主編保羅·基塔(Paul Kita)表示,「蛋白質在外觀方面的作用,能幫助男性打造理想的肌肉。」

他指出,纖維的效果則不易被察覺,「男性無法在鏡子裡看到自己的心臟,也無法與其他人的心臟大小比較。海灘上沒有人在乎你的心臟長什麼樣子。因此,許多(蛋白質)產品背後可能存在虛榮因素。」

女性也可能因年齡增長導致肌肉流失而增加蛋白質攝取。

這一過程稱為肌少症(sarcopenia),男女皆會發生,但女性在更年期時雌激素驟降,可能加劇肌肉流失。

更年期後的女性亦因荷爾蒙變化而面臨骨質疏鬆風險上升。

蛋白質有助提升骨骼健康,但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2019年一項分析127篇相關研究的報告指出,攝取超過建議量的蛋白質,效益甚微甚至無效。

超市冷藏區,一位女士正在查看手上的商品。她身穿棕色連身裙,一手提著籃子。

Getty Images
超市貨架上販售高蛋白產品。

消費市場研究公司Spins高級總監史考特·迪克(Scott Dicker)指出,一些高蛋白產品可能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這是一種有趣的認知,因為某些傳統高碳水或被視為垃圾食品的品類,只要加入一匙蛋白粉,就會被認為是健康食品。」

金錢亦是推動因素之一。

全球蛋白粉市場在2021年估值達44億美元(36億英鎊),預計至2030年將增長至193億美元(156億英鎊),成為一項高利潤業務。

社群媒體上的「蛋白質最大化」趨勢——即用戶的目標是試圖最大限度地提高膳食中的蛋白質含​​量——亦進一步擴大了相關討論。

蛋白質攝取過多了嗎?

一位身穿綠色T恤的男子正用塑膠瓶喝著飲料。

Getty Images
專家警告,過度關注蛋白質攝取可能帶來健康風險。

市面上蛋白質產品的流行,可能促使人們攝取超過實際所需的蛋白質。

所需蛋白質量取決於年齡、性別、體型及運動量。

基塔留意到高蛋白產品在商店中愈來愈常見,遂進行為期三週的高蛋白飲食實驗——每日攝取高蛋白燕麥、高蛋白優格、高蛋白起司通心粉,甚至高蛋白水等包裝食品。

「一開始我的味蕾感到震驚」,基塔形容這些食品帶有強烈的甜味。部分高蛋白食品為平衡蛋白質中胺基酸的苦味,會額外添加糖分。

他表示,攝取大量蛋白質後感覺「應該做點什麼」,因此比平時進行更多運動。

基塔在實驗前後進行身體測量,發現體重未變,但胸圍略有增加。

「這可能是因為攝取更多蛋白質並進行重量訓練,這在科學上已有證實。」

至於這些肌肉是否值得?

他坦言:「不值得,整個過程幾乎都讓我感到痛苦。」

水果、蔬菜、種子、豆類、牛肉、意大利麵、雞蛋和食用油擺放在木桌上。

Getty Images
專家建議,人們應該吃健康、均衡的飲食,以確保攝取足夠的營養。

除了基塔的個人不適,專家警告,過量蛋白質亦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

動物性蛋白攝取過多與腎結石有關,對已有腎臟疾病者而言,更可能加劇病情。

蛋白質過量亦可能影響骨骼健康。英國營養師協會指出,攝取過高蛋白質可能引發噁心等副作用。

人們也應思考蛋白質的來源。

貝克特博士表示:「我們對三大營養素的攝取建議,不僅是基於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的含量,更是基於這些食物所含的其他營養成分。市面上的高加工蛋白質食品未必符合營養均衡原則。」

她警告,過度關注蛋白質可能對健康觀念構成「重大風險」,呼籲民眾應從整體營養角度思考,包括纖維在內。

「我們不是燃燒引擎,不是靠單一燃料運作。我們的健康與生存需要多種營養素。」她說。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