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颶風、颱風和氣旋:有什麼區別?

2025年9月22日,受超強颱風「樺加沙」影響,菲律賓卡加延省拉爾鎮(Lal-lo town)出現暴雨,一名男子在路上行走

AFP via Getty Images
超強颱風「樺加沙」登陸菲律賓

菲律賓北部地區遭超強颱風侵襲,地方當局形容此颱風可能造成「災難性」影響,數千人緊急撤離。

據菲律賓氣象局表示,超强颱風「樺加沙」於週一下午3時(格林尼治標準時間上午8時)在卡加延省(Cagayan province)的帕努伊坦島登陸,風速高達每小時230公里(143英里)。

「樺加沙」預計將向西移動,直撲中國南部。

圖表顯示超強颱風「樺加沙」的預計路徑

BBC

當局警告可能出現廣泛水浸、山泥傾瀉,以及住宅與基礎設施受損。

那麼,什麼是颱風或超强颱風?它與颶風有何不同?至於氣旋,又是什麼?

什麼是超強颱風?

它們本質上都是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s),但因形成地區不同而有不同名稱:

  • 颶風(Hurricane):形成於北大西洋與東北太平洋。
  • 氣旋(Cyclone):形成於南太平洋與印度洋。
  • 颱風(Typhoon):形成於西北太平洋。

根據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GASA),超强颱風(Super Typhoon)是指最大風速超過每小時185公里(約115英里)的熱帶氣旋。

圖表顯示熱帶氣旋在哪產生。

BBC

風暴有多嚴重?

熱帶氣旋是氣象學家使用的通用術語。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定義,它是指在熱帶或亞熱帶海域形成的旋轉、有組織的雲系與雷暴系統。

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網站指出,「當熱帶氣旋的最大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74英里(119公里)或以上時,將依其形成地區被分類為颶風、颱風或熱帶氣旋。」

此外,颶風依據風速強度,使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Saffir-Simpson Hurricane Wind Scale)分為1至5級。

圖表解釋薩菲爾-章普森颶風等級。

BBC

它們什麼時候發生?

在不同地區,熱帶氣旋的活躍季節各有不同:

  • 大西洋地區:颶風季節為每年6月1日至11月30日,該區域超過95%的熱帶氣旋活動都發生在此期間。
  • 南太平洋地區:氣旋季節為每年11月至翌年4月。
  • 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最常見於每年5月至10月,但全年皆可能形成。
9月22日,從國際太空站俯瞰超強颱風「樺加沙」風眼。

NASA via Reuters
從國際太空站俯瞰超強颱風「樺加沙」風眼

它們如何命名?

聯合國轄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負責維持一份全球熱帶氣旋名稱名單。

名稱每六年循環使用,但若某次風暴造成重大傷亡,如颱風「海燕」或颶風「卡崔娜」,則會永久除名,以避免對受災者造成情感困擾。

各地區國家會向世界氣象組織提交命名建議。

印度氣象局一名高級科學家向BBC表示:「涵蓋孟加拉灣與阿拉伯海之間的地區,共有八個國家在2000年代初期向世界氣象組織提交了氣旋名稱名單。」

他補充,「約50%的名稱已被使用完畢,在地區內各國達成共識,確保所選名稱不冒犯宗教情感。」

圖表顯示颶風和颱風怎麼形成

BBC

風暴是如何形成的?

當暖海水加熱空氣時,空氣會迅速上升。

隨著上升空氣冷卻,來自下方的暖空氣持續推升,形成循環,產生強風。

在海上,熱帶風暴可掀起巨浪。

當巨浪抵達陸地,可能淹沒大片區域,包括城鎮與城市。

在陸地上,強風可能造成嚴重破壞——夷平房屋、吹倒樹木,甚至掀翻車輛。

氣候變遷如何影響熱帶風暴?

評估氣候變遷對單一熱帶氣旋的具體影響具有挑戰性,因為風暴系統本身極為複雜。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氣候變遷不會增加全球颶風、颱風或氣旋的數量,但升高的氣溫確實以多種可測方式影響這些風暴:

  • 海水溫度上升:風暴可吸收更多能量,導致風速更強。
  • 大氣含水量增加:降雨更為劇烈。
  • 海平面上升:主要因冰川與冰蓋融化,以及暖水體積膨脹所致,加上地區性因素,使得風暴潮疊加在原已升高的海平面上,加劇沿海洪災。

聯合國旗下氣象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總結指出,對於人類活動導致熱帶氣旋降雨量增加的說法具有「高度信心」,而對於人類活動提高熱帶氣旋強度可能性的說法則有「中度信心」。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