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樺加沙(Ragasa)吹襲下,香港在週三(9月24日)凌晨懸掛十號風球,是自1964年以來首次、一世紀內第二次一年內兩度發出這個最高級別的颱風警報。
單以香港天文台紀錄計算,2020年代只過了一半,連同樺加沙在內,香港已發出過22次8號颱風訊號——這是觸發全市停班停課的訊號級別——次數幾乎相當於2010年代十年總和。
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日趨頻繁日益受到關注,環保倡議組織以至於聯合國也警告,人類經濟活動以至於性命終將蒙受嚴重損失。
那麼,強烈颱風數目多寡,到底告訴了我們甚麼?
熱帶氣旋從熱帶低氣壓開始,發展成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達至足夠強度後便成為颱風。颱風在北美洲稱為颶風,在印度洋、澳洲則有不同稱呼。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過去50年,熱帶氣旋導致將近78萬人死亡。颱風警報是防止人命傷亡的重要措施。
1930年4月,英國殖民地時期的皇家香港天文台召開「遠東地區氣象局局長會議」,會上制定了一套颱風信號在區內使用。隨著歷史推移,同一套信號的改良版目前仍在香港與澳門使用,俗稱「風球」,分1、3、8、9、10五級,其中8號信號會觸發停工停課,因此有指標意義。
按照香港天文台與澳門氣象局的定義,發出8號信號,意味著熱帶氣旋香港或澳門將普遍受烈風或暴風吹襲,持續風力時速63至117公里,陣風時速更可能超過180公里,且風勢可能持續。這一持續風速相當於蒲福氏風級(Beaufort scale)擴充版的8級至11級。
與中國大陸四級颱風預警相比,最高的紅色級別涵蓋了港澳8號至10號信號。
根據香港天文台統計,2020年至2025年9月為止約五年時間裏,香港已發出29次8號或以上風球,其中22次涉及颱風、強颱風或超強颱風——這幾乎相當於2010年代的十年總和。
然而,這一組數字到底是一個趨勢的開端,還是只屬偶然?居於英國的氣象博主,前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胡宏俊認為,這仍有待研究。
胡宏俊對BBC中文說:「其實有關熱帶氣旋數目和氣候變化的關係,都有科學家不斷在做研究,而暫時看到的數據並未說明是一個很顯著的關係,甚至有些研究稱可能會少了,但是熱帶氣旋會強了。」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21年發表的《第六次評估報告》便曾指出,雖然過去一個世紀的全球熱帶氣旋頻次並未增加,甚至有下跌跡象,但「有可能」有更大比例的氣旋達到美國三級颶風——即陣風時速至少178公里——或以上。這相當於大陸和港澳的強颱風,或15級風。
胡宏俊認為,雖然目前證明不了全球暖化會導致強烈風暴增多,但從氣象學上說,這會發展成趨勢「不無道理」。
「熱帶氣旋需要很多的能量才可以生成,這些能量在哪裡來呢?就是從海水的水溫裏來。」
「當整體的海面溫度升高的時候,理論上會令熱帶氣旋比較容易生成。」
美國民間研究組織「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2024年11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便嘗試說明這一點。
文章指出,熱帶氣旋因海水變暖而吸取到更多能量,會導致風速加快加強:2019至2023年間,人為推動的海洋暖化估計導致美洲颶風的最高風速每小時加快了30公里。
此外,大氣變暖也會增強其儲存水氣的能力,導致更強降雨。
2017年的颶風哈維(Hurricane Harvey)被稱為美國本土13年來遭遇過的最強颶風。以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Royal Netherlands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 KNMI)為首的另一支研究團隊在一篇通訊文章裏警告,氣候變化將導致像颶風哈維一樣的暴雨天氣出現的機率增加約三倍。
2023年9月7日,受颱風海葵(Typhoon Haikui)殘餘所影響,香港天文台總部錄得158.1毫米的一小時降雨量,是天文台自1884年開始記錄以來的最高值。這項紀錄寫進了世界氣象組織《2023年亞洲氣候狀況》報告裏,視為「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重創亞洲」的又一例證。
前香港天文台氣象預報官員胡宏俊認為,氣候變化終將導致極端天氣增加,已是科學界日趨達致共識的觀點。因此,普羅大眾須提升個人防災意識。
「個人的層面,你要認識究竟打風的時候有甚麼需要準備的,例如要在家裏找好一個可以安全躲避的角落,假如玻璃窗破了,起碼能保命;不要打風了才跑去停車場把車子開走,也不要追風。」
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Super Typhoon Hato)在澳門造成十人死亡,其中就包括了溺斃於淹水商店地庫和地下停車場內的民眾。
胡宏俊也提到,政府基建中也有需要多加考慮防災建築條件,例如是否有地方需要加高堤圍,會否有地方適合加設防洪閘。
熱帶氣旋強度增加也引起了關於新增「六級颶風」的討論,但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氣象學家利茲·里奇—張教授(Prof Liz Ritchie-Tyo)提出,應改善對洪災與風暴潮的警報體系,讓訊息得以更簡單有效地傳遞。
環保團體則認為,加大使用新能源等手段阻止全球變暖加劇更為重要。綠色和平香港分會促請特區政府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綠色航運與交通。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4/09/2025 11:00AM
24/09/2025 11:00AM
24/09/2025 11: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