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科學家稱百萬年前的頭骨或改寫人類演化史

灰色頭骨,腦殼較大,放在一塊黑布上。一些牙齒還在。它有大眼窩和鼻孔。

BBC News
頭骨複製品顯示,已有100萬年歷史的頭骨具有一些現代特徵。

研究人員指出,中國發現的一具百萬年前人類頭骨,顯示智人(Homo sapiens)可能比原先認知早至少50萬年開始出現。

這項發現也顯示智人與其他姊妹物種——包括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共存的時間遠比過去所認為的更長。

科學家表示,他們的分析「徹底改變」人類演化的理解;若研究結果正確,將重寫人類歷史的早期篇章。

但人類起源研究領域仍充滿分歧,其他專家認為,該研究的結論雖具可能性,但仍然未能確定。

刊登於《科學》期刊的發現令研究團隊震驚,其成員包括來自中國一所大學與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

「從一開始得出結果時,我們就覺得難以置信。怎麼可能這麼早?」負責分析工作的中國復旦大學教授倪喜軍說。

「但我們反覆測試所有模型、使用各種方法,如今對結果充滿信心,也感到非常興奮。」

三名中國科學家圍坐在一張桌子旁,桌上擺放著多個頭骨。其中兩名科學家手裡拿著頭骨複製品。

Fudan University
這些頭骨是由中國中部湖北省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的,他們將其與其他人類物種進行了比較。

科學家最初發現這具名為「鄖縣人二號」的頭骨時,認為它屬於早期人類祖先——直立人(Homo erectus),即首批擁有大型腦部的人類。因為其年代約為一百萬年前,遠早於一般認為較進化人類出現的時間。

直立人約在60萬年前開始演化並分化為尼安德塔人與智人。

但對「鄖縣人二號」的最新分析——已由研究團隊以外的專家審查——顯示它並非直立人。

目前認為它屬於「龍人」(Homo longi)早期版本,這是一種與尼安德塔人和智人處於相似發展階段的姊妹物種。

基因證據顯示龍人曾與上述物種共存,因此若「鄖縣人二號」在百萬年前就已存在,科學家認為,尼安德塔人與智人的早期版本也可能同時出現。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教授、研究共同主持人克里斯·斯特林格(Chris Stringer)表示,這項驚人分析已將大型腦人類的演化時間表大幅提前至少50萬年。

他指出,地球上很可能存在百萬年前的智人化石——只是我們尚未發現。

辨識早期人類物種及其出現時間,主要有兩種方法——分析頭骨形狀與基因資料。「鄖縣人二號」的研究同時採用這兩種方法,且結果一致。

但劍橋大學演化遺傳學者艾爾文·斯卡利(Aylwyn Scally)指出,這兩種方法都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對時間的推測必須特別謹慎,因為無論是基因或化石證據,這都非常困難。」他說。

「即使擁有大量基因資料,也很難將這些族群可能共存的時間精確到10萬年內,甚至更長。」

他補充說,儘管倪喜軍教授與斯特林格教授的結論具有可能性,但仍遠未確定,需更多證據支持。

「目前的圖像仍不清晰,因此若這項研究的結論能獲得其他分析支持,特別是來自基因資料,那我們對結果的信心將會提高。」他對BBC新聞表示。

目前在非洲發現的最早智人證據可追溯至30萬年前,因此有些人傾向認為智人可能最早在亞洲演化。

但斯特林格指出,目前證據仍不足以確認,因為非洲與歐洲也有百萬年前的人類化石,需納入分析。

「有部分基因證據顯示,我們物種可能更早出現,並與我們的譜系重新結合,但這尚未被證實。」他說。

若時間表提前,代表三種人類物種在地球上共存約80萬年,遠比先前認為的時間更長,期間可能曾互動並雜交繁殖。

桌上有四個頭骨。兩個白色頭骨變形了,旁邊是兩個未變形的灰色頭骨。

Fudan University
白色頭骨是原始的、扭曲的化石,灰色頭骨是經過電腦修正的複製品。

智人較早出現的時間,也有助於解釋科學家長期難以分類、難以定位於人類演化譜系的數十具人類化石,其年代介於80萬年前至10萬年前之間,學界稱之為「中期混亂」(muddle in the middle)。

但智人、龍人與尼安德塔人更早出現的理論,則可清楚解決這一問題。

復旦大學教授倪喜軍表示,這些難以分類的化石如今可歸為「三大物種」之一的亞群,或其更原始的祖先——亞洲直立人(Asian Homo erectus)與海德堡人(heidelbergensis)。

「人類演化就像一棵樹,」他說,「這棵樹有多個分支,其中三個主要分支彼此關係密切,可能曾發生雜交,並共存近百萬年。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

「鄖縣人二號」與另外兩具頭骨一同在湖北省出土,但因受損與變形,曾被誤判為直立人。

為還原其原始形態,倪教授團隊掃描頭骨,利用電腦建模技術進行修復,並以3D列印製作複製品。

透過看清他們的真實面目,科學家得以將其重新分類為一個獨立的、更進化的人類群體。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