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遊客人數、拒絕郵輪帶來的金錢,甚至禁止使用有輪的行李箱:克羅地亞的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市長馬托·弗蘭科維奇(Mato Franković)正採取激進措施,試圖將這座歐洲「最過度旅遊」的城市之一,轉變回一個當地居民能夠生活、旅客也能真正享受的地方。
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在2018年對杜布羅夫尼克的評價毫不留情:「旅遊業已摧毀杜布羅夫尼克」,記者格雷格·迪金森(Greg Dickinson)如此寫道。這個評語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6年的警告之後作出的——若城市無法妥善管理觀光人潮,其中世紀石牆可能會被除名。
杜布羅夫尼克被譽為「亞得里亞海的明珠」,它那如明信片般完美的舊城區,長期以來都是郵輪航線、套票旅遊和廉價航空的熱門停靠點,同時也吸引了大量電影製作人。
對數千萬名觀看《權力遊戲》( Game of Thrones)的觀眾而言,這裡是君臨城,也是瑟曦.蘭尼斯特(Cersei Lannister)遭到羞辱的舞台。但這份人氣也付出了代價——遊客與當地居民的比例高達27:1,使杜布羅夫尼克成為歐洲最過度觀光的城市之一。
近年來,過度觀光迫使歐洲許多熱門景點採取措施以限制造成的損害。威尼斯開始向一日遊的旅客收費,巴塞羅那(Barcelona,巴塞隆納)限制旅館床位數目,阿姆斯特丹則在管控民宿網站平台「愛彼迎」(Airbnb)。然而,沒有一個城市像杜布羅夫尼克這樣激進——如今它已設定了城牆內能夠容納人數的硬性上限。
「大量觀光並非杜布羅夫尼克的雙贏局面,」市長馬托·弗蘭科維奇說道。「一開始你會覺得自己勝利,但最終你失去了服務品質與生活品質。這只是一場輸家的遊戲。所以我們要推翻一切。」
自2017年上任以來,馬托·弗蘭科維奇(Mato Franković)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控制湧入城市的觀光人潮。他將每日郵輪停靠數量限制為最多兩艘(過去高峰時期曾達八艘),並規定郵輪必須停靠至少八小時,讓乘客有充裕時間悠閒探索、在地消費,而非匆忙地瀏覽景點。疫情期間安裝的閉路電視也被用來管理人流。另一項重要工具是「杜布羅夫尼克通行證」,不僅讓遊客能輕鬆進入博物館和城牆,也為城市提供數據以作決策參考。
更為激進的是與杜布羅夫尼克大學合作制定的管理計劃,將城牆內的最大容納人數固定為11,200人。2019年旺季期間,每天有9,000至9,500名郵輪旅客湧入,還不包括經由空路或陸路抵達的遊客。如今這套系統已見成效。根據弗蘭科維奇的說法,今年的人數從未超過10,500人,主要歸功於郵輪減少。
明年,遊客需透過通行證預約參觀城牆和博物館的時段,系統將以紅綠燈方式顯示擁擠與清閒時段。其他即將實施的措施包括:以低價行李運送服務取代在鵝卵石街道上拖行李箱的噪音;而針對短期租賃的新規定與稅制,將使當地居民不再熱衷出租公寓,可能導致旅館價格上漲。
或許最不尋常的是,市府正在購買舊城區的建築,租給年輕家庭居住,並在一座前宮殿處設立學校。配合新的住宅租賃法規,目標是讓居民回流,重振因觀光而變得空洞化的城市生活,扭轉外界稱為「迪士尼化」的現象。
「這在長遠而言非常重要,」弗蘭科維奇(Franković)表示。「我們會一步一步地策略性地在城牆內取得更多的房屋。這是我們能夠讓人們回到舊城區的主要方法。」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這些改變感到樂觀。學校工友馬克·范·布魯門(Marc van Bloemen)把自己家公寓出租給遊客,他認為市府的措施仍不夠。他今年稍早參加了一場本地反觀光的集會,抗議市民的聲音未被聽見。
「舊城就像一台提款機,」他說。「這座城市正在變成一個主題樂園——而真正想住在這裡的人覺得自己妨礙了他們。」他認為預約時段的制度是為了讓更多人能進入城區,而不是為了管理人流,而長期問題並未有被真正思考。「我們1972年搬來這裡,」他說,「但現在我們不會再這麼做了。」
旅遊公司「杜布羅夫尼克在地導覽」(Dubrovnik Local Guides)老闆、舊城區居民馬爾科·米洛斯(Marko Milos)則持不同看法。「坦白說,我覺得現在比以前好多了,」他說。「有時候還是會很混亂、很擁擠,但跟2017、2018年相比,作為在地的導遊,我們覺得情況已經改善了。」
用公共資金購買建築並出租給當地居民是一項昂貴的策略,但目前看來似乎正在發揮作用。
「我和另外一千人住在城牆內,」米洛斯說。「我在這裡出生、長大。我認為他們真的在努力!去年開辦的學校讓在地生活開始回流。作為旅遊業的一份子以及當地人,我希望這座城市能讓大家都過得愉快,讓觀光真正造福所有人。」
位於布里斯托的旅行社瑞景旅游(Regent Holidays)自1970年代起便在該地區營運旅遊業,其行銷經理安德莉亞·戈弗瑞(Andrea Godfrey)對這些改變持謹慎且歡迎的態度。
「目前還不清楚預約入場的具體實施情況——也許會限制靈活性,也可能導致更長的等待時間,現在還很難說,」她表示。「不過我們的銷售團隊認為,對城牆實施預約入場整體來說是個好主意。可持續且受控制的觀光絕對是一個賣點。但考慮到該地區整體過度觀光的現象,相比起杜布羅夫尼克,我們現在將更多旅客安排到伊斯特拉(Istria)和其他克羅地亞的島嶼,這些地點更為清靜。」
由於杜布羅夫尼克的高人氣——加上即將在此拍攝的新影集《外灘群島》(Outer Banks)——遊客不應期待街道會變得空蕩。然而,弗蘭科維奇的舉措標誌著大眾觀光一個罕見的轉捩點:一座城市為了市民的福祉而拒絕觀光資金。在多數地方不惜一切代價追求成長的時代,杜布羅夫尼克選擇了相反的賭注:未來的關鍵不在於數量,而在於品質。
儘管如此,觀光干預的措施,往往需要多年才能重新平衡當地人所渴望的生活。杜布羅夫尼克或許已樹立全球基準,但仍然擁擠——而弗蘭科維奇也坦言,這場賭局需要耐心。
「我想像三年後的杜布羅夫尼克,是一座市民感到快樂、觀光人數適中、充滿生活氣息的城市,」弗蘭科維奇說。「大家都會感到快樂——但這需要一些艱難的決定。」
「我正在努力說服市民,我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大家的利益。一開始他們確實失去了部分收入。但現在他們看到自己獲得的利潤比以前更多,因為餐廳客滿、咖啡館客滿,人們在這裡享受生活。所以更多不一定代表更好。有時候,多反而是少——而少才是多。」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9/09/2025 05:00PM
29/09/2025 05:00PM
29/09/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