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特朗普(川普)領導的共和黨能夠與反對黨民主黨就支出法案的推進方式達成一致,否則美國政府的資金將在週二結束前被切斷。
這可能會導致部分(但並非全部)美國政府服務暫時停擺。
儘管預算衝突在美國政壇中屢見不鮮,但考慮到特朗普在過去九個月大幅削減了聯邦政府規模,這場支出之爭顯得格外緊張。
簡單來說,任何美國政府停擺都源於兩黨無法達成共識,導致在10月及以後無法通過一項為政府服務提供資金的法案。
儘管共和黨掌控國會兩院,但在參議院(也就是上議院),他們距離通過支出法案所需的60票仍有差距。
因此,民主黨在這場僵局中擁有一定的籌碼。他們拒絕支持共和黨提出的法案,認為該法案將使美國人更難負擔醫療保健費用,並將這場對峙主要聚焦於推進他們的醫療政策目標。
他們呼籲延長即將到期的稅收抵免政策,該政策旨在降低數百萬美國人的醫療保險費用,並呼籲撤銷特朗普對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所做的削減。他們也反對削減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和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預算。
如果未能達成協議,美國將在週三凌晨00:01(美東時間,即英國夏令時間05:01)迎來近七年來的首次政府停擺。
上一次美國政府關門是在2018年底,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間。雙方目前正在做出最後努力,試圖避免重蹈覆轍。
特朗普將首次會見四位國會領導人,包括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民主黨高層以及共和黨同行,這是他重返白宮以來的首次會面。
特朗普對達成協議的預期並不高,他在接受BBC的美國合作夥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CBS News)採訪時表示:「我真的不知道我們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從目前來看,政府部分關門的可能性相當高。
在共和黨方面,特朗普政府官員至今仍不願做出任何實質性的讓步。
他們似乎認為,民主黨以政府繼續運作作為談判條件,將會像過去某些停擺事件一樣,承受公眾的強烈譴責。
而民主黨則相信,他們推動保留醫療保險補貼的努力受到民眾支持。
此外,民主黨國會領袖在3月的上一次預算對決中退讓,引發左派激進派的不滿。許多民主黨人這次渴望打一場更大的仗——而政府資金就是他們少數擁有籌碼的議題之一。
這次僵局最突出的特點是白宮的立場。
過去,長時間的政府停擺通常被視為政治風險,不僅影響選民的日常生活,也損害立法者和總統的形象。
但這一次,特朗普政府似乎非常樂意長期關閉很大一部分美國政府機構。事實上,官員們已經威脅要利用停擺來識別「非必要」的工作人員,然後可能永久解僱他們。
此外,在過去的停擺事件後,政府運作大多會恢復正常,一旦僵局解決,人員和預算水準也基本回到原來的狀態。
然而,在過去九個月裡,特朗普政府已大幅削減支出並迫使部分員工離職,挑戰總統權力的界限。停擺可能讓政府加速推動其大規模裁減計劃。
如果國會不通過支出法案,並非所有政府部門都會關門。
邊境保護、住院醫療服務、執法機構以及航空交通管制等預計將在停擺期間繼續運作。
雖然社會保障和聯邦醫療保險的支票仍會照常寄出,但福利資格審核和發卡服務可能會暫停。
一般來說,在政府關門期間,必要人員會照常工作——其中一些人暫時無薪——而被認定為「非必要」的政府員工則會被暫時安排無薪休假。在過去的停擺事件中,這些員工事後通常會獲得補發薪資。
這意味著,諸如食品援助計劃、聯邦資助的學前教育、學生貸款發放、食品檢查以及國家公園運營等服務預計將被縮減或關閉。
如果僵局持續,未領薪的員工開始缺勤,還可能出現旅行延誤,長期停工也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次級影響。
過去50年停擺其實相當常見。
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就發生了三次停擺,其中包括歷史上最長的一次,持續了36天,於2019年1月結束。那次停擺是因為美墨邊境牆的資金問題產生分歧所引起。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停擺導致經濟產出減少約110億美元,其中30億美元至今未能恢復。
同為共和黨的羅納德·雷根(Ronald Reagan)在1980年代擔任總統期間也曾經歷八次政府停擺——但時間都相對較短。
美國因預算問題導致政府關門的情況幾乎是政治上的獨特現象。
在美國的制度下,政府的不同部門必須就支出計劃達成一致,才能使其成為法律。
在大多數國家,預算投票是對政府本身的信任表決。由於美國政府部門之間平等且經常存在分歧,情況並非如此。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30/09/2025 05:00PM
30/09/2025 05:00PM
30/09/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