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活中有吸血鬼在吞噬你的能量嗎?
這並不是渴望鮮血的超自然生物,而是指那些在你與他們相處時,似乎會吸走你精力的朋友。
這類人可能經常抱怨、只談論自己,對你或你的生活毫無真正興趣。
那麼,該如何辨識他們呢?
根據心理學家暨作家蘇茜・雷丁(Suzy Reading)的說法,這種朋友常見的特徵包括過度需要關注與安慰。
他們也可能透過反諷式讚美或強迫你保持積極,慢慢侵蝕你的情緒,讓你無法真正表達自己的感受。
作家兼記者拉迪卡・桑加尼(Radhika Sanghani)表示,與這類人見面後的感受往往是最明顯的線索。
「我離開後心想:這樣不行,我真的很疲憊,而我能夠看清楚,是他們有問題,不是我。」
如果你正在面對這樣的困擾,以下是三種應對方式。
許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正在對別人造成影響。
這可能會是一場尷尬的對話,但坦率表達你的感受,直接告訴對方,往往非常有效。
「有很多例子顯示,當人們收到這樣的回饋時,他們會感到震驚。他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了什麼影響。」蘇茜說。
這種坦誠有助於維持一段友誼。
拉迪卡建議可以這樣開口:「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沒有太多空間。我覺得自己沒有被聽見,也沒有人真正問我任何問題。」
如果對方是真正的朋友,他們會聆聽你的話,而不是忽略它。
「如果他們立刻否認或表現出防衛態度,對我來說,那就表示他們不是我想要留在生命中的人。」她說。
如果你的朋友對改變自己的行為毫無意願,而你又無法完全與對方斷絕來往,那麼設立清晰的界線來保護自己就非常重要。
這可以透過減少與他們相處的時間,或是在相處時訂立一些規則來實現。
「要清楚表達什麼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可以的。例如,你可以說『我們不要一直傳訊息』或『我們不要談論彼此的情緒生活』。」蘇茜表示。
改變你們相處時的活動方式也可能有所幫助。如果你們平常習慣一起吃飯聊天或喝咖啡,不妨嘗試其他活動。
「為什麼不一起去散步?為什麼不一起運動?這樣你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同時也能降低對方主導一切的傾向。」蘇茜建議。
在與朋友見面後,請密切留意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剛經歷了一次社交互動,試著思考:這是加分嗎?你是否感到被提升了?還是是0分?又或者是減分,讓你感到精疲力竭?」
你對某些人的容忍度可能與他人不同,因此需要信任自己的判斷,決定是否開始減少與他們相處的時間。
拉迪卡表示,如果你覺得這段關係已無法修復,你不應害怕結束這段關係。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夠容易,我會選擇退出,尤其是對那些我剛認識的人。」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1/10/2025 11:00AM
01/10/2025 11:00AM
01/10/2025 08: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