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美國影后黛安·基頓辭世 伍迪·艾倫長文悼念

伍迪·艾倫與黛安·基頓(Diane Keaton,戴安·基頓,左)

Bettmann / Getty
艾倫將基頓(左)形容為「地球上前所未見、亦難再現的獨特存在」

美國演員暨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活地·亞倫)為已於上週六去世、享壽69歲的演員黛安·基頓(Diane Keaton,戴安·基頓)撰寫了一篇長而熱情的悼念文,向她表達深切的敬意。

艾倫是在美國媒體《自由報》(The Free Press)上發表的此文,他將基頓形容為「地球上前所未見、亦難再現的獨特存在」,並補充道:「她的容顏與笑聲,能照亮她所踏足的每一處空間。」

在這篇充滿個人回憶的長文裡,艾倫憶述1969年首次邂逅基頓的情景,那時正值其劇作《呆頭鵝》(Play It Again, Sam,又翻譯《北非幻影》)的排練期;隨後,他們攜手打造八部電影,包括讓她在第1977年奧斯卡金像獎榮獲最佳女主角的《安妮霍爾》(Annie Hall)。

「隨著時光流轉,我拍電影彷彿只為一人而作——黛安·基頓,」艾倫寫道。

他又說:「我從不閱讀任何影評,只在乎她的看法。」

在《安妮霍爾》中,基頓飾演片中古靈精怪、缺乏自信卻自由奔放的女主角,正是艾倫飾演的艾維·辛格(Alvy Singer)傾心愛慕的對象。

兩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曾一度相戀。

伍迪·艾倫與黛安·基頓(Diane Keaton,戴安·基頓,右)

Silver Screen Collection / Contributor
1973兩人合作期間。之後,兩人也曾經一度相戀

回想初見之時,艾倫心想:「若馬克·吐溫筆下的《頑童歷險記》主角——那個流浪漢——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便該是基頓了。」

他接著敘述沒有戴安的世界如今更顯黯淡寂寥:「即便如此,仍有她的電影留存。她的歡笑,依舊在我腦海中迴盪。」

基頓亦主演艾倫的其他作品,如《曼哈頓》、《睡美人》與《廣播時代》。

此外,基頓始終是艾倫的支持者——這位備受爭議的影壇人物,曾被指控性侵其女兒迪倫(Dylan),但他始終否認指控。艾倫也從未被正式起訴。基頓在2023年接受英國媒體《衛報》訪談時說:「艾倫給了我一切。真的。他讓一切變得輕鬆無拘。那對我幫助極大。」

伍迪·艾倫與黛安·基頓(Diane Keaton,戴安·基頓,右)

Silver Screen Collection / Contributor
基頓憑著《安妮霍爾》獲得奧斯卡影后

生於加州洛杉磯的基頓,在1970年代初憑藉《教父》系列中凱伊·亞當斯-柯里昂(Kay Adams-Corleone)的角色竄紅,之後接連出演《岳父大人》(Father of the Bride)等片。

《教父》名導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與同為美國影人的艾倫相似,亦在週末為這位「非凡」的女演員致上追思。

柯波拉在社群媒體分享的貼文中寫道:「言語難以盡述黛安·基頓的奇蹟與才華。她無盡的智慧,如此美麗。」

他說:「從她在《毛髮》(Hair)中的早期演出,到她輝煌的職業生涯,她一直是位非凡的演員。」

他又說,當年自己觀賞她在電影《閨房百態》(Lovers and Other Strangers)的表現,便「知道」必須邀她飾演《教父》中的凱伊;後來,基頓告訴他,她將角色塑造以柯波拉的妻子——紀錄片製作人埃莉諾·柯波拉(Eleanor Coppola)為藍本,而埃莉諾也在去年辭世。

柯波拉提及她在《安妮霍爾》的「精彩演出」,同時「開創了新的時尚潮流」。

「黛安的一切,皆是創意的化身。」他說。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