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自本週二(10月14日)起,對彼此船隻開徵全新港口費用,隨著全球兩大經濟體間貿易摩擦日趨白熱化,此舉更如火上澆油。
中國強調,此次徵稅旨在捍衛本土航運產業,免受「歧視性」措施侵擾,適用範圍涵蓋美國擁有、營運、建造或懸掛美國旗幟的船隻,唯中國建造之船隻可豁免。
分析稱,北京此舉是對美國向中國船隻徵稅的報復。華盛頓則宣稱其措施旨在扶植本土航運企業。
北京上週甫宣布此項徵稅,同步宣布強化稀土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隨即回以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
本周二,美國針對進口木材、廚櫃及軟體家具等品項的關稅生效,其中多數源自中國供應鏈。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於週一表示,特朗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仍預計於10月底於韓國會晤,雙方致力化解貿易風波:「100%關稅並非必然……儘管上週有此宣布,雙邊關係仍維持良好。溝通渠道已重啟,我們拭目以待後續發展。」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於週二回應:「中國立場一貫堅定——若開戰,則戰到最後一刻;若談,大門永遠敞開。」
「美國豈能一邊要求對話,一邊以威脅與恐嚇施加新限制措施?此非與中國交往之道。」該部聲明中如此譴責。
中國官媒還批評美國對加重中國船隻負擔,已違背兩國間海運運輸協議。
據央視報導,作為報復,停靠中國港口之美國相關船隻,即日起每淨噸須繳400元人民幣(約56美元)。此稅率與華盛頓施加之港口費用高度對等,亦適用於美國企業營運之船隻,或美國公司持股達25%以上的船隻。
央視還指出,此費用將逐年遞增,至2028年4月,每噸將攀升至1,120元人民幣。
新加坡航運分析師莊惠如(Claire Chong)估計,運載煤炭等乾散貨之船隻,自今日起可能需支付高達300萬美元的港口費用。
她預計。至2028年,載重近20萬噸之巨型散貨船,或許得負擔逾1,000萬美元之巨額費用。
船務經紀公司Thurlestone Shipping的莊女士向BBC表示,此類費用對產業而言,構成「重大」負荷。
不過,中國建造的船隻能獲得豁免,或可稍緩衝新稅之衝擊——畢竟,此類船隻已佔全球乾散貨船隊近半壁江山。
同一天,北京更將韓國船廠韓華海洋(Hanwha Ocean)旗下五家美國子公司列入制裁黑名單,進一步激化與華盛頓之對峙。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5/10/2025 05:00PM
15/10/2025 05:00PM
15/10/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