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軍情五處(MI5)處長肯·麥卡勒姆爵士(Sir Ken McCallum)表示,中國政府特工每天都對英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他在一場演說中指出,軍情五處在過去一週已採取行動,干預並破壞了與國家安全有關的中國活動。
在談及最近一起涉及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但最終告吹的案件時,麥卡勒姆說,這些活動其實被軍情五處阻止,「當檢控案無法成立時,確實令人沮喪」。
目前,英國政府和皇家檢控署(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簡稱CPS)正面臨外界質疑,要求解釋案件為何無法成立。
皇家檢控署於上月撤銷此案,理由是證據未能顯示中國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但在週三晚間公布的文件中,英國副國家安全顧問馬修·柯林斯(Matthew Collins)的證人證詞明確指出,中國正在對英國進行間諜活動,這使政府與皇家檢控署面對為何不繼續起訴的質疑。
在文件中,柯林斯表示中國正對英國展開「大規模間諜行動」,是「對本國經濟安全最大的國家級威脅」。
麥卡勒姆形容柯林斯是「一位極具正直與專業素養的人」。
他在演說中說:「中國的國家行動者」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但也補充英中關係的「整體平衡」是「政府的職責」。
他說:「在涉及中國的問題上,英國需要堅決捍衛自身安全,抵禦威脅,並把握那些明顯有利於我們國家的機會。」
保守黨批評政府撤控間諜案,是為了避免損害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唐寧街方面回應稱,首相若在上月得知案件將撤控後若介入,將是「荒謬」之舉,強調這是皇家檢控署應獨立處理的「刑事案件」。
保守黨領袖卡米·巴登諾赫(Kemi Badenoch)在寫給首相的信中表示,這一事件「給人強烈印象:你的政府破壞了英國的國家安全,因為你太軟弱,只會討好中國」。
首相施紀賢(Sir Keir)回覆指出,檢方的指控依據的是當時保守黨政府在涉嫌犯罪發生時(2021年至2023年)對華採取的政策。
他說:「換句話說,檢方必須證明當時的保守黨政府立場是中國是英國的敵人。」而他補充說,暗示這就是當時的情況,「顯然是錯的」。
皇家檢控署署長史蒂芬·帕金森(Stephen Parkinson)同樣受到議員壓力,有議員認為已有足夠證據交由陪審團審理。
據報導,帕金森週三告訴多位資深議員,證據「還差5%」才有機會達到起訴要求。
保守黨已致函皇家檢控署,詢問檢方到底希望政府提供哪些證據。
四個議會委員會的主席也寫信給帕金森,要求對「撤銷指控」作出「更全面的說明」。
工黨議員、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艾蜜莉·桑貝瑞(Emily Thornberry)告訴BBC:「我不認為陪審團認定中國是一種威脅會有任何困難。」
她補充:「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他們(皇家檢控署)會如此膽怯。」
另一位署名者、工黨議員麥特·韋斯特恩(Matt Western)表示,國家安全戰略聯合委員會已啟動對此案的正式調查。
在2023年12月提交的第一份證人證詞中,柯林斯概述了對30歲的前議會研究員克里斯托弗·卡什(Christopher Cash)和33歲學者克里斯托弗·貝里(Christopher Berry)的指控。
兩人被指控與中共領導人勾結,該人曾任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任,而該委員會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
據稱,卡什曾在一則訊息中對貝里說:「你現在已經進入間諜領域了。」
兩人均否認任何不當行為。
在2025年2月工黨上台後撰寫的第二份證人證詞中,柯林斯表示,中國的間諜行為威脅著「英國的經濟繁榮與韌性」。
今年8月公布的第三份證詞中再次重申了英國對中國所構成挑戰的看法。
但在工黨政府執政下提交的兩份證詞中明確指出,政府「致力於推動與中國的正面經濟關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方立場很明確,堅決反對借炒作間諜活動、渲染中國威脅,對中國進行污衊抹黑。」
在下議院辯論中,前安全事務大臣湯姆·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卡什曾是他的議會研究員——指責政府過於執著於程序正確,而不是竭盡所能「確保檢控能夠成功」。
他質問政府:「你們到底站在哪一邊?」
卡什於週三晚間發表聲明稱,因為他「沒有機會透過公開審判來證明清白」,被置於「無法脫身的困境」,。
他補充:「目前公開的那些證詞,完全缺乏審判中會呈現的背景信息。」
貝里則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對指控不認罪,且已被宣告無罪。」
他說:「我的報告是提供給一家中國公司,我相信那家公司有客戶希望與英國建立貿易關係。」
「那些報告沒有包含任何機密資訊……內容取自公開來源及政治推測,其中許多事後證明並不準確。」
「我不接受自己因此向中國情報機構提供資訊的說法。」
第三份證人證詞中包含一句話:「我們會在能合作時合作,在需要競爭時競爭,在必須挑戰時挑戰。」
卡什的前上司、保守黨議員艾莉西亞·基恩斯(Alicia Kearns)指出,這句話是「直接引用自工黨的競選政綱」。
她補充說:「很難相信這裡面沒有政治干預。」
「在我看來,皇家檢控署應該繼續推進此案。」
「過往的案例顯示,中國是否對我國構成威脅,應由陪審團來判斷。」
BBC了解到,柯林斯在2025年8月提交第三份證人證詞時,以為自己已提供足夠證據讓檢方繼續起訴。
一名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柯林斯曾提到「中國對英國構成的間諜威脅日益增加」,這是他認為已達皇家檢控署起訴標準的理由之一。
據悉,皇家檢控署在收到他的第一份證詞後,曾聯絡柯林斯要求進一步說明中國的威脅,但並未明確告訴他,後續證詞中需如何表述才能符合皇家檢控署的起訴標準。
檢控署署長表示,案件最初提出指控時確實有足夠證據,但今年稍早另一宗間諜案的判例確立,除非能證明中國在涉嫌犯罪期間,被正式界定為「國家安全威脅」,否則難以成立。
自由民主黨外交事務發言人卡勒姆·米勒(Calum Miller)表示,這些證人證詞引發「更多未解的問題」,並補充說:「我們顯然需要一場依法進行的公開調查,徹底查清這整場鬧劇的真相。」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7/10/2025 05:00PM
17/10/2025 05:00PM
17/10/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