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週四通話後取得「重大進展」,雙方同意在匈牙利進行面對面會談。
他說,這是自8月中旬以來與普京的首次通話,形容這通電話「非常有建設性」。他又補充說,華盛頓與莫斯科的代表團將於下週會晤。
特朗普並未確認他與普京在布達佩斯會面的具體日期。克里姆林宮則表示,這次「極為坦誠且互信」的通話結束後,雙方將「立即」著手籌備峰會。
這次通話發生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訪問白宮的前一天,而特朗普正考慮是否向烏克蘭提供可深入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戰斧」(Tomahawk)導彈。
澤連斯基抵達美國時表示,莫斯科在得知美方可能提供戰斧導彈後「急於重啟對話」。
特朗普在通話結束後於其社交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寫道,他與普京「花了大量時間討論烏克蘭戰爭結束後俄美的貿易關係」。
他表示,兩國的「高級顧問」將於下週在未指定的地點會面,美方代表團將由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率領。
特朗普還說,他將在週五向澤連斯基簡要介紹與普京的談話內容,補充說:「我相信今天的電話交談已取得重大進展。」
他隨後告訴記者,預計會在「兩週內」與普京見面。
當被問到在與普京通話後,是否仍會向烏克蘭提供導彈時,特朗普說:「我們不能把戰斧導彈的庫存都耗光,」又補充說:「我們自己也需要它們……所以我不確定這方面能怎麼辦。」
烏克蘭駐美大使奧爾加·斯特法尼什娜(Olga Stefanishyna)表示,俄羅斯在普京與特朗普通話「數小時前」便對烏克蘭發動夜間空襲,這「揭示了莫斯科對和平的真實態度」。
她在給BBC合作夥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聲明中補充說:「這些攻擊表明,莫斯科的戰略是恐嚇與消耗。唯一有效的回應方式就是施壓——透過更嚴厲的制裁、更強的防空系統,以及提供遠程打擊能力。」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án)在X上表示,預定在布達佩斯舉行的會面「對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而言是好消息」。
他早前也曾表示:「和平需要耐心、力量與謙遜。歐洲必須改變立場。與其傲慢地助長無休止的戰火,我們需要與俄羅斯展開談判。唯有對話才能為我們的大陸帶來和平。」
自8月在阿拉斯加舉行的峰會未能在促成和平協議上取得突破後,特朗普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對普京的態度已明顯轉趨強硬。
雙方曾於8月15日在美國會晤,特朗普當時希望說服普京啟動全面和平談判,以結束烏克蘭戰爭。俄羅斯於2022年2月發動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
幾天後,特朗普又在與澤連斯基及歐洲領袖的會議中途離席並致電普京。
此後,白宮與克里姆林宮均未公開證實雙方之間還有任何聯繫。
在總統競選期間,特朗普曾聲稱自己能在數天內結束烏克蘭戰爭,但他後來承認,自重掌政權以來,解決這場衝突比他過去處理的任何問題都更具挑戰性。
特朗普過去被認為對俄羅斯比前任拜登更為友好。他與澤連斯基的緊張關係在2月28日達到高峰——當時他與副總統萬斯(JD Vance)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公開斥責澤連斯基。
但近幾個月來,特朗普與澤連斯基之間的關係已大幅改善。
今年9月,特朗普在公開場合明確改變立場,表示他相信基輔能「完全收復整個烏克蘭領土」,這與他過去呼籲基輔割讓被俄羅斯佔領地區的言論形成鮮明對比。
澤連斯基即將於週五訪問華盛頓,這將是他自1月以來的第三次訪美,屆時「戰斧」導彈議題預料將成為討論焦點之一。
澤連斯基已多次呼籲美國向烏克蘭提供這種射程達2,500公里的先進導彈。當被問及是否考慮提供這些導彈時,特朗普本週稍早回應說:「再看看吧……也許會。」
今年7月底,特朗普曾給普京設下不到兩週的期限,要求其同意停火,否則將面臨嚴厲制裁,包括對仍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的國家採取措施。
但在普京同意於阿拉斯加與他會面後,特朗普並未兌現制裁威脅。儘管最終並未取得具體成果,當時他把這次會面稱為「重大的外交成功」。
週四稍早,印度外交部對特朗普前一天的說法提出質疑。當時特朗普曾聲稱,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已同意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一名印度政府發言人表示,他「不知道前一天兩位領導人之間有任何對話」,而特朗普則曾說,莫迪已向他保證印度將在「短時間內」停止購買俄油。
美國一直敦促各國——尤其是印度、中國以及北約成員國——停止購買俄羅斯能源,以加大對克里姆林宮的經濟壓力。澤連斯基也多次呼籲採取相同立場。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7/10/2025 05:00PM
17/10/2025 05:00PM
17/10/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