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華裔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楊振寧逝世,享年103歲

楊振寧被列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

Getty Images
楊振寧被列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

諾貝爾獎得主、理論物理學家楊振寧週六(10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楊振寧被視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1956年,他與同是華裔物理學家的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之一。

他還與羅伯特·米爾斯(Robert Mills)提出了知名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成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科學家》(The Scientist)稱該研究「重塑了現代物理學和數學」。

他所在的清華大學在一份訃告中稱讚他「畢生心系家國,為祖國的科教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

「楊振寧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傳奇,是心懷家國的永恆回響。」訃告寫道。

2023年3月6日,楊振寧肖像畫在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四股巷文化牆上展出。

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楊振寧於1922年出生於中國合肥,父親楊武之是一名知名的數學教授。

楊在少年時曾跟父母說,「有一天,我會取得諾貝爾獎。」

二戰爆發後,他跟隨父親前往昆明並就讀於西南聯合大學,這是日本入侵中國期間,中國知識分子在避難時建立的臨時學府。李政道當時亦在該校讀書。

二戰結束後,楊振寧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來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並開始同李政道合作。

在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獎時,楊振寧年僅35歲。

在美國長期定居後,楊振寧於1964年加入了美國國籍。

楊振寧在1971年中美關係解凍後首次訪問中國大陸,此後致力於幫助中國物理學界重建遭到文化大革命破壞的研究氛圍。1986年,他推動在南開大學成立了理論物理研究室。

2015年,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並加入中國國籍。

他曾稱,他的父親「到臨終時都沒原諒」他放棄中國國籍的行為。

楊振寧在1950年與國民黨名將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結婚,育有兩子一女。杜致禮在2003年病逝。

2005年1月,時年82歲的楊振寧與28歲的研究生翁帆結婚。兩人的年齡差距曾引發熱議。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