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烏克蘭總統 (Volodymyr Zelensky,澤倫斯基) 周五與美國總統特朗普 (Donald Trump,川普) 會面時,戰斧巡航導彈 (Tomahawk) 很可能成為議程上的焦點。
特朗普最近暗示,他可能同意澤連斯基先前提出的請求,讓基輔獲得這種先進武器。
事實上,澤連斯基經常請求盟友更強大的軍事支援,以發動對俄羅斯的反擊。他希望在這次與特朗普的會晤中獲得好消息。
這將是這位烏克蘭總統自今年一月以來第三次造訪華盛頓特區。
據報導,烏克蘭最近部署了自製的遠程巡航導彈「火烈鳥」 (Flamingo),但仍相信需要戰斧導彈,才能徹底扭轉對俄羅斯戰爭的局勢。
那麼,為什麼美國導彈如此重要?為什麼華盛頓之前沒有提供給烏克蘭?
自俄羅斯於2022年發動全面入侵以來,烏克蘭多次請求遠程導彈,因為它正在權衡是否攻擊遠離前線的俄羅斯城市和目標,以打破這場消耗戰的僵局。
莫斯科先前警告華盛頓,不要向基輔提供遠程導彈,稱這將導致衝突大幅升級,並損害美俄關係。
美國先前部署的某些戰斧導彈版本,射程達 2,500公里,若從烏克蘭領土發射,就能輕易打擊到莫斯科。
此外,戰斧導彈以亞音速飛行,但它們僅在離地面數十公尺的低空飛行,這讓它們極難攔截。
BBC記者帕維爾·阿克塞諾夫 (Pavel Aksenov) 表示,它們憑藉先進導航系統,能以極高精度擊中目標。
然而,向烏克蘭交付戰斧導彈的一大障礙,是找到合適的發射平台。
因為這主要是海軍武器,通常由艦艇和潛艇攜帶並發射。烏克蘭目前沒有相容的船隻可發射戰斧導彈。不過,美軍最近開發了新型地面發射器,但基輔部隊在使用前需接受密集訓練。
有效運用這些精準遠程導彈,需要來自美國的準確情報。烏克蘭對華盛頓的情報依賴在三月美國暫停情報分享時變得顯而易見。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 》報導,三月後後美國對基輔的情報分享已大幅增加,提供數據讓烏克蘭能打擊俄羅斯深處的重要能源設施,包括煉油廠。
熟悉情況的官員表示,美國情報幫助基輔決定行動路線、高度、時機和戰術。
這讓烏克蘭攻擊無人機能規避俄羅斯防空系統。專家表示,如果烏克蘭獲得戰斧導彈,美國的專家們將深度參與導彈準備和飛行路線規劃。
美國目前的戰斧導彈庫存尚有數千枚,但烏克蘭戰爭顯示,與擁有龐大軍隊的國家衝突,需要消耗大量武器。
鑑於美國擔憂未來可能與中國爆發衝突,華盛頓不太可能提供足夠數量的導彈,讓烏克蘭單靠摧毀軍事目標就能改變戰局。
但專家指出,即使僅提供數十枚導彈,並結合其他手段使用,也能在這場戰爭發揮極大作用,改變戰爭走向。因為,俄羅斯本身已透過結合無人機和各種巡航導彈,對烏克蘭發動有效攻擊來證明這一點。而基輔最近對敵方煉油設施的精準打擊,已讓俄羅斯經濟局勢複雜化,而戰斧導彈能強化基輔這方面的能力。
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態度在最近幾個月趨於強硬,因為他對普京 (Vladimir Putin,普丁) 在達成基輔停火協議上缺乏合作而日益不耐煩。
「我可能會告訴他們(莫斯科),如果戰爭沒有解決,我們很可能(向基輔提供戰斧),也可能不,但我們可能這麼做。」他在周日放話。
「俄羅斯想要戰斧飛往他們的方向嗎?我可不這麼認為。」這位美國總統補充道。
俄羅斯對特朗普的言論做出強烈回應。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 (Dmitry Peskov) 談及戰斧導彈時稱其令人「極度擔憂」。
他說:「現在確實是個非常戲劇性的時刻,因為各方緊張局勢都在升級。」
九月時,佩斯科夫對戰斧導彈的威脅表示輕視,稱它們無法「改變戰爭情勢」。但在他最近的評論中,他指出如果這些導彈發射向俄羅斯,莫斯科無法分辨它們是否攜帶核彈頭。
他說:「俄羅斯聯邦該怎麼想?俄羅斯該如何反應?」
前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 (Dmitry Medvedev) 也加倍呼應強化佩斯科夫的言論。
「俄羅斯該如何回應?正是這樣!」梅德韋傑夫在社群媒體上表示。
他又說:「交付這些導彈可能會對所有人帶來壞結果。首先——對特朗普本人。」
梅德韋傑夫在過去幾年逐漸轉變為鷹派人物,經常在社群媒體上發表比俄羅斯官方立場更極端的觀點。他先前曾與特朗普發生衝突。梅德韋傑夫八月的線上評論,讓美國總統表示已下令兩艘核潛艇靠近俄羅斯。
在最近的電話通話中,澤連斯基和特朗普討論了烏克蘭強化軍事能力的努力,包括提升防空系統和遠程武器。
包括基輔在內的烏克蘭城市反覆遭受俄羅斯無人機和導彈的重型轟炸。俄羅斯特別針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隨著冬季逼近,造成大範圍停電。
上個月,特朗普的特使凱洛格 (Keith Kellogg) 向基輔暗示,特朗普已授權打擊俄羅斯領土腹地。他在福克斯新聞中(Fox News)說:「在俄烏戰爭中,沒有所謂的聖地可以免於攻擊。」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0/10/2025 05:00PM
20/10/2025 05:00PM
20/10/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