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韓國人來說,辣炒年糕不僅僅是一種點心,而是一種撫慰心靈的食物。
這道甜辣交織、以富有嚼勁的年糕製成的料理,是韓國街頭小吃文化的代表,深受各年齡層喜愛。
對學生來說,它是放學後的慰藉;對成年人而言,則是辛苦一天後的療癒之選。
因此,當讀者在2018年看到一本名為《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的書時,立刻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個誠實又帶點俏皮的書名激起了人們的好奇心,有些人甚至想知道,究竟要有多愛辣炒年糕,才會以它為題寫一本書?但很快,更多人被書中赤裸真誠的內容所打動。
這本書迅速成為暢銷書,在韓國引發熱烈討論,並深深觸動了無數人。本週,該書作者、南韓作家白世熙(Baek Se-hee)辭世,享年35歲。她的死因尚未公布。不過,韓國器官捐贈機構表示,白世熙捐出器官,挽救了五條生命,強調她幫助他人的心願。
她離世的時候如此年輕,讓許多曾在她文字中獲得慰藉與理解的讀者深感哀痛。社交媒體與部落格上湧現大量悼念、個人如何被她的作品所拯救的故事,全球多家媒體也大篇幅報導了她辭世的消息。
這本書的核心,是白世熙與心理醫師的對話紀錄,內容圍繞她遭受輕鬱症與焦慮障礙的困擾。透過這些對話,她坦率地分享了日常生活中的困擾——例如過度在意他人眼光、對外貌的焦慮,以及與自我懷疑的拉鋸。她並未深入探討臨床憂鬱症,而是反映出許多人都能共鳴的那種溫和的憂鬱。
她的故事之所以動人,在於那份坦誠。她捕捉到人類內心那種微妙的矛盾——一邊疲憊地與日常的悲傷共處,一邊又渴望繼續前行。就像在艱難的一天裡,一碗溫暖的辣炒年糕能帶來慰藉,她的文字也同樣給人溫暖與理解,提醒讀者:即使脆弱,也是一種力量。
這本書打動了許多年輕人,其中之一是25歲的韓國高麗大學學生趙恩彌(音譯,Jo Eun Bit)。她表示,這本書幫助她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時找到方向。
「在韓國,各個世代的人都習慣拿自己與他人比較,衡量彼此的成就,這只會加劇競爭,」她說。「但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傳遞出一個訊息:不按照社會設定的標準生活,其實也沒關係。」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光這一點就已經非常特別,而且還是需要照顧一輩子的存在…越深入探究自己,一定會越幸福。」
「對我來說,這本書給了我一種安慰:不完美也沒關係,同時也提醒我,我也是一個需要被呵護與關愛的人。」
從學校到職場的激烈競爭,加上來自家庭與社會的期待壓力,讓許多韓國年輕人感到沮喪。在這個仍深受儒家價值觀——如正義與服從——影響的社會中,心理健康議題依然受到嚴重污名化,許多人因此感到羞愧或擔心遭受社會評價。
白世熙的書顛覆了「社會成功就是美好人生的終極標準」這一觀念,坦率地談論許多人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並藉此向讀者傳達:正視自己的情緒,是邁向療癒的第一步。
韓國一位小學教師李尚恩(音譯,Sangeun Lee)告訴BBC,正因為這個原因,這本書對她有著特別的意義。
「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我們過度暴露在他人的生活面前,這讓我們對自己越來越苛刻,」這位35歲的老師說。
「不完美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自然的,但當你看到這麼多這類資訊時,會覺得像是在攻擊自己,甚至會懷疑自己這樣生活是否可以。這本書讓我學會接受真實的自己。」
這本書的受歡迎程度,也在現實生活中產生了一些實際的影響,幫助許多正掙扎於憂鬱症的人尋求專業協助,也讓心理健康議題進入了公共討論的視野。全球知名、以提倡自愛為主題的韓國「防彈少年團」(BTS)成員金南俊(RM)也曾在網路上分享這本書。
白世熙的文字早已超越韓國,觸動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自2018年首次出版以來,該書在全球銷量突破百萬冊,並被翻譯成25種語言。在英國,該書在發行後六個月內即售出10萬本。
這本書深深打動了許多年輕女性,也在推廣韓國文學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倫敦一位中學教師瑪麗安娜·蘇茨(Marianna Szucs)告訴 BBC,她對這本書產生了共鳴,並對白世熙的離世感到深深的哀傷。
「她的書告訴你,如果你感到憂鬱,或覺得自己有問題,那你並不孤單。她也有各種各樣的困擾,從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令人畏懼的大問題。我相信,任何閱讀這本書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
駐英韓國文化院院長孫承慧(音譯,Seunghye Sun)表示:「白世熙的聲音能在英國引起共鳴,這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畢竟這裡是佛洛伊德及其女兒等偉大精神分析學家探索人類心靈的地方。」過程中,也拓寬了韓國文學和韓國文化的範圍。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跨越世代與國界的故事,向世界各地無數素未謀面的讀者傳遞出一種平靜卻溫暖的訊息。
最終,這個看似矛盾的書名《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或許正是以另一種方式在訴說:「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刻,人們仍能從生活中的小確幸中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
對她而言,那份小小的快樂就是辣炒年糕,這也證明了,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慰藉,也能成為支撐我們活下去的力量。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1/10/2025 05:00PM
21/10/2025 05:00PM
21/10/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