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前三天,中國國防部於2025年10月17日公佈了九名上將的處理決定。這九名上將同時被官宣開除黨籍軍籍,震動軍界。
被處理的九名上將分別是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軍委政治工作部常務副主任何宏軍、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常務副主任王秀斌、東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陸軍政委秦樹桐、海軍政委袁華智、火箭軍司令員王厚斌、武警部隊司令員王春寧。
除王厚斌外的八人均為中共二十屆中央委員,他們的開除黨籍處分需待四中全會確認。
這一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處理意味著兩個重要信號:一方面,軍隊已成為近期反腐敗鬥爭中的重災區;另一方面,二十屆四中全會將確認對這批落馬將領的處分,除了這些上將之外外界預計還有大批較低層級軍官被波及。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將領落馬後,解放軍領導層如何洗牌?仍有待觀察。
中共二十大後,軍隊再次成為反腐重災區。
比如,在整個文官系統中,沒有正部級以上的官員被調查;但是在軍方,有一位政治局委員,即軍委副主席何衛東,以及三位中央軍委委員,曾經擔任過國防部長的魏鳳和、李尚福及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也被認為是准副國級高官。
而在中共二十大上當選的205名中央委員中,軍方的中央委員有44人。截止到四中全會時,被開除黨籍和軍籍的已達11人,這意味著落馬比例達到了25%。
這輪被處理的將領中最核心的人物是何衛東。他於2025年3月11日出席全國人大閉幕式後消失在公眾視野,此後接連缺席中共高層重要活動。作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是近60年來首位在任期間遭到清洗的軍委副主席。
上一次軍委副主席在任期間落馬,要追溯到文革時期的賀龍。當時與賀龍同任軍委副主席的是林彪。
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在習近平執政前,中共歷史上被處理的上將僅有一位黃永勝,他在 1971 年因林彪叛逃事件牽連而處理。
在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時代都無上將被處理。習近平上台後,已有 22 名上將被開除黨籍、軍籍。
其中只有徐才厚、郭伯雄、張陽、房峰輝、王建平、王喜斌、田修思、劉亞洲八人在習近平執政之前就已是上將,其餘 14人都是他任內提拔,除了此次公佈的 9 人外,還有李尚福、魏鳳和、丁來杭、李玉超、周亞寧。
這批落馬解放軍將領大多有一個共同點:在習近平執政時代經歷了快速提拔。
習近平2012年上台後,軍隊經歷了清除徐才厚、郭伯雄影響力的過程。徐才厚於2014年3月被宣佈調查,同年6月被開除黨籍;郭伯雄於2015年4月接受調查,同年7月被開除黨籍。
隨後從2015年底開始,中國啟動了大規模軍隊改革,原有的四總部體制改為軍委多部門制,七大軍區調整為五大戰區。正是在這輪軍改後,一批年輕將領經歷火速提拔進入軍隊高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何衛東和苗華。
何衛東在中共「十九大」時甚至不是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二十大」卻直接破格直升政治局委員和軍委副主席,成為實權副國級,以及軍人能企及的最高職位。另一個跟他躥升速度有的一拼的是李書磊,同樣從非中央候補委員,直接入政治局,擔任中宣部長。他們兩人也在「二十大」後成為兩個備受關注的政治新星:一個拿筆、一個拿槍。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落馬將領呈現出很強的地緣關聯性。何衛東、苗華、林向陽、秦樹桐、王秀斌都出身於31集團軍,31集團軍軍部駐福建廈門同安,習近平1985年至2002年間在福建工作長達17年,期間曾14次視察該部隊。2014年8月1日建軍節,習近平還專程視察31集團軍,也是他第14次視察該部隊。
隨著與 31 軍有關的派系在軍改之後強勢崛起,「31 軍」也成為習近平時代軍隊內部一個顯著的「派系標籤」。
王春寧雖然不屬於 31 軍,但同屬原南京軍區,即軍改後東部戰區的前身。
另外三人則跟掌握人士重權的政治工作部及其主任苗華關係深厚:何宏軍曾在蘭州軍區、軍委政治工作部擔任苗華的下屬或副手;袁華智長期在海軍政治工作部門服役,是苗華擔任海軍政委時提拔的舊部;王厚斌長期在海軍任職,曾任東海艦隊副參謀長等職,也是苗華的海軍舊部,後跨軍種升任火箭軍司令。
此次這批原本被認為是習近平重要倚仗的嫡系在反腐中集體落馬,引發各界關注。
習近平時代提拔的將領成批倒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形容「非常令人困惑」,但給出兩個解釋:此前的火箭軍窩案,是因近年對戰略核武器大量投資涉及龐大資金,使一批軍官在更少監督下腐化;但還有些人不僅因腐敗,而是變得太有野心。
「他們試圖建立威脅軍內權力平衡的權力基礎,所以陷入麻煩。」史宗瀚進一步解釋,這個權力基礎不是針對習近平,而是為自己構建。
「和林彪問題非常相似。他對毛主席非常忠誠,但試圖建立龐大權力基礎,為毛主席將權力移交給他那天做準備。毛主席不喜歡這樣。所以如果習近平察覺到這種異心,我也不認為他會喜歡。」
此次大規模處理也留下了一些懸念。
三中全會開除了李尚福、李玉超和孫金明三位將領黨籍,其中前兩位是中央委員孫今明為候補委員,加上前外長秦剛辭去中央委員職務,空缺出三名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丁向群、于立軍、于吉紅遞補為中央委員會委員。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候補委員排名順序丁向群、丁興農、於立軍、於吉紅,排名第二的丁興農被跳過,由於丁興農中將是火箭軍副政委,他被跳過使外界廣泛猜測,他被捲入火箭軍腐敗窩案之中。
按照中共黨章規定,中央委員出缺將由候補委員遞補。此次四中全會預計將至少遞補至少12名中央委員,同時可能增補軍委副主席和軍委委員。此後大量較低級別的落馬將領職位才會進入程序。
外界關注現任軍委委員劉振立或張升民是否會升任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董軍是否會進入軍委。如何補充這些關鍵崗位的將領,重構軍隊領導體系,將成為此次四中全會甚至此後一段時間解放軍權力格局大洗牌的重要看點。
由於高層軍官,特別是上將級別的軍官大量出現空缺,陸軍、海軍和火箭軍都有主要將領落馬,只有空軍目前相對牽連較少。為填補這些空缺,許多空軍將領被調往各戰區擔任重要職務,甚至被跨軍種調任政委。
比如,空軍中將楊志斌2025年調任東部戰區代理司令員,填補林向陽被開除後的空缺,罕見地以中將軍銜出任中國軍力最強的東部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
再比如,9月3日擔任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總指揮的中部戰區副司令員兼中部戰區空軍司令員韓勝延擔任,這一人選一改閱兵慣例——總指揮本應由閱兵地所屬軍事單位的軍事主官,即中部戰區司令員王強擔任。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3/10/2025 05:00PM
23/10/2025 05:00PM
23/10/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