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美中已就一項潛在貿易協議的框架達成共識,雙方領導人將於本週稍後會晤時討論。
貝森特告訴BBC的美國媒體夥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協議內容包括 TikTok美國業務的「最終方案」,以及中國推遲收緊稀土出口管制。
他並表示,預計特朗普總統威脅對中國商品徵收100%關稅的措施不會生效,而中國將恢復大量採購美國大豆。
兩國均希望避免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進一步升級。
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於週四在韓國舉行會談。
貝森特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峰會期間,與中國高級貿易官員會面,特朗普亦會在亞洲出訪期間出席該峰會。北京方面表示,雙方進行了「建設性」討論。
貝森特稱,兩國已「為兩位領導人達成實質性框架」,並補充說:「關稅將被避免。」
中國政府在聲明中表示,雙方談判團隊「就解決各自關切的安排達成基本共識」。
聲明並指出:「雙方同意進一步確定具體細節。」
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他已對多國進口商品實施並威脅徵收大規模關稅,並稱此舉有助於促進美國製造業和就業。關稅的實施已導致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國家與美國達成新的協議。
然而,特朗普威脅徵收的最高關稅是針對中國的。北京方面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進行反擊,但雙方同意在推進貿易協議的期間暫緩實施這些關稅。
不過,本月稍早,特朗普表示將自11月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以回應中國收緊稀土出口限制——這些材料對許多電子產品的生產至關重要。特朗普指責北京「變得非常敵對」,並試圖讓世界「受制於人」。
中國加工全球約90%的稀土,應用於從太陽能板到智慧手機的各類產品,因此向美國製造商供應稀土是一個重要的談判籌碼。
今年稍早,特朗普提高中國商品關稅後,北京曾收緊出口管制,當時依賴這些材料的美國企業反應強烈。
貝森特週日接受《本週》(This Week)節目訪問時表示,中國將「延後一年並重新檢視」相關措施。
另一個爭議焦點是大豆,中國是全球最大買家。隨著貿易戰升溫,中國停止所有訂單,令美國農民受損。貝森特暗示禁購可能即將結束,但拒絕透露細節。
他在《本週》節目中表示:「我本身就是大豆農民,所以我也感受到這種痛苦……我認為我們已經解決了農民的擔憂。」
他補充說:「我相信當與中國達成協議的消息公開時,我們的大豆農民會對本季以及未來幾年的情況感到非常滿意。」
貝森特並表示,雙方已就影片分享平台TikTok的美國業務達成協議,特朗普與習近平將於週四「完成該交易」。
美方因國家安全疑慮,尋求將該應用程式的美國業務從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分離。
TikTok先前被要求出售美國業務,否則面臨關閉風險,但特朗普已四度延後禁令以促進談判,並再次將期限延至12月。
白宮上月宣布,美國企業將控制TikTok的演算法,美國人將在該應用程式美國業務的董事會中擁有七席中的六席。
特朗普在首個任期內曾要求禁止TikTok,但其後改變立場,並在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利用這個廣受歡迎的平台爭取美國年輕族群支持。
週日,華府亦宣布與馬來西亞和柬埔寨達成多項貿易協議,並與泰國和越南簽署框架協議。
該地區高度依賴與美國的貿易,是特朗普關稅政策衝擊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美國將維持對各國商品最高20%的關稅,但可能對部分產品作出豁免。
特朗普在馬來西亞——其為期一週亞洲行的首站——表示:「我們向東南亞國家傳達的訊息是,美國百分之百與你們站在一起,並打算成為世代強而有力的夥伴。」
特朗普簽署涉及與泰國和馬來西亞進行關鍵礦產貿易的協議,擴大美國在中國以外獲取稀土元素及其他金屬的渠道。
特朗普亦宣布與柬埔寨和泰國達成框架協議,以促進美國商品貿易。
白宮與越南宣布兩國之間「前所未有」的貿易准入。越南同意購買價值逾80億美元(約 60億英鎊)的美國波音客機及美國農產品。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7/10/2025 05:00PM
27/10/2025 05:00PM
27/10/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