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中文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隔六年再次會晤——這讓外界對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緊張局勢的緩和燃起希望。
特朗普形容這場在韓國舉行的會談「非常棒(amazing)」,而北京則表示,雙方已就解決「主要貿易問題」達成共識。
自從特朗普對中國加徵新關稅、引發北京報復以來,兩國關係一直緊張。雖然雙方在5月同意休戰,但緊張氣氛依然濃厚。
週四的會談尚未促成正式協議,但雙方的聲明顯示他們離達成協議更近一步——而這項協議的細節早已在幕後談判中反覆磋商多時。
一般而言,貿易協議往往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談成。然而,特朗普在對多個主要貿易夥伴國徵收大範圍關稅(或進口稅)後,全球各國不得不在短短幾個月內與他化解分歧。
其中一些關鍵貿易夥伴位於亞洲——特朗普過去幾天的行程正在這個地區展開。
中國同意暫停對稀土出口實施的管制措施——從智慧手機到戰鬥機等產品製造,這些關鍵材料不可或缺。這被視為特朗普與習近平會面的一大勝利。
滿心喜悅的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告訴記者,他還成功讓中國「立即」開始購買「大量大豆與其他農產品」。
北京此前對美國大豆徵收報復性關稅,幾乎完全中斷了進口,重創美國農民——而這群人正是特朗普的重要票倉。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隨後在《福克斯財經網》(Fox Business)表示,中國已同意本季購買1,200萬公噸大豆,並在接下來三年每年至少購買2,500萬公噸。
會談結束後不久,美國也宣布將取消部分因芬太尼原料流入美國而對北京徵收的關稅。特朗普此前對中國、加拿大與墨西哥都施加了嚴厲關稅,指責它們未能有效遏制芬太尼流入美國。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肖恩·斯坦(Sean Stein)對此表示歡迎,稱有關關稅與稀土的進展是此次會談「最重大的成果」。
他告訴BBC:「你可以說這是一場休戰,我們現在在關稅問題上凍結,不再需要每90天擔心會否再次加碼。」
斯坦在北京接受《今日商業》(Business Today)訪問時補充說:「這讓企業有充足時間與中美兩國政府合作,確保雙方專注於那些長期困擾雙邊貿易關係的問題。」
然而,其他關稅——即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似乎仍將維持。這意味著,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仍須由美方進口商支付逾40%的稅率。
對北京而言,也有利好消息。特朗普表示,中國現在可以與美國晶片公司英偉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直接對話。
英偉達正位於美中「人工智慧晶片之爭」的核心——中國渴求高端晶片,而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試圖限制中國取得。
北京還邀請特朗普於明年四月訪華——這被視為兩國關係回暖的另一個信號。
然而,會談並未觸及TikTok問題。美國以國安為由,試圖迫使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剝離TikTok美國業務。會後,北京僅表示將繼續努力解決相關問題。
 
這次會面也展示了兩位領導人迥異的風格。
習近平全程沉穩,僅按準備稿發言。他在會前就已胸有成竹。中國從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吸取教訓,利用其在稀土領域的壟斷優勢,實現了貿易多元化,以降低對美依賴。
會後,他的用詞遠比特朗普謹慎。他表示,雙方將致力於推動成果,為兩國經濟吃下一顆「定心丸」。
相較之下,特朗普一如既往地即興發揮,但這位美國總統在整個東南亞旋風之行中,這次顯得格外緊張——反映出週四會談的重要性與高風險。
自五天前他抵達第一站馬來西亞以來,一路伴隨的華麗禮遇與排場,這次也不復存在。
週二他在日本受到金碧輝煌宮殿的歡迎,而這次會面地點只是機場內一棟位於鐵絲網與安檢站之後的建築。
週三在南韓迎接他的軍樂隊也未現身。
現場唯一顯示「裡面有大事發生」的跡象,是密集的警力與媒體聚集。
然而,儘管外界氣氛低調,會談內部進行的1小時20分鐘,可能是整個行程中最具意義的時刻。
中國國務院前參事王輝耀(Henry Wang)在BBC電台節目上表示,特朗普與習近平的會談「進展非常順利」。
他補充說,儘管這還不是一份貿易協議,但「框架與結構已經建立」,稱之為「良好的開端」。
BBC記者喬納森·約瑟夫斯(Jonathan Josephs)補充報導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31/10/2025 05:00PM
31/10/2025 05:00PM
31/10/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