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三億遊客湧入中國壯麗的新疆,那裡還有他們未曾看到的一面

兩名女子在新疆阿克圖郡白沙湖邊合影

Getty Images
據中國官方數據,2024年新疆接待遊客約3億人次,是2018年的兩倍。

2015年,安娜第一次計劃前往新疆旅行時,她的朋友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不明白我為什麼要去那個當時被認為是中國其中一個最危險的地區。」

這位不願透露真名、現年35歲的中國女子說,她一位朋友甚至臨時退出行程,之後在微信上開始「消失」。

「她說她父母禁止她去新疆附近的任何地方,然後就不想再談下去了。」

但安娜最終還是去了。她在今年6月去完後說,這土地變了。

「新疆依然美麗如初,但現在遊客太多了,尤其是在主要景點。」

多年間,新疆在北京的統治下屢屢緊張,偶爾發生的暴力事件均使許多中國國內遊客卻步。隨後,它更因一系列中國威權主義的最嚴重指控而聞名——從上百萬維吾爾穆斯林被關進所謂「再教育營」,到聯合國指控中國政府涉嫌「危害人類罪」。

中國政府否認所有指控,但該地區對國際媒體與觀察者幾乎封閉,而流亡海外的維吾爾人仍不斷講述親人失蹤或恐懼生活的故事。

然而,近年來新疆卻搖身一變,成為中國內外日益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北京投入數十億美元開發基礎建設、拍攝以壯麗風光為背景的電視劇,並偶爾邀請外媒參加精心安排的參觀團。

中國正努力把這個備受爭議的地區重新包裝為旅遊天堂,不僅推銷自然美景,還鼓吹各種「民族風情」體驗——人權組織所指,中國當局正試圖抹去的那些文化。

新疆白沙湖因周圍環繞著黃白相間的沙丘而得名。

Anna
新疆擁有偏遠崎嶇的山脈、雄偉壯麗的峽谷、鬱鬱蔥蔥的草原和清澈見底的湖泊。

新疆位於中國西北部,與八個國家接壤。它地處古絲綢之路要道,幾個世紀以來連結東西方貿易。其中一些古城歷史悠久,地貌遼闊多樣,有高聳的群山、雄偉的峽谷,還有茂盛的草原與清澈的湖泊。

「那裡的景色遠超我想像,」新加坡遊客孫昇堯(音譯,Sun Shengyao)說,他於2024年5月游新疆,形容那裡是「紐西蘭、瑞士與蒙古三地的融合體」。

與以漢族為主的中國其他地區不同,新疆人口主要為講突厥語的穆斯林,其中以維吾爾族最多。1990至2000年代間,隨著維吾爾人對被漢族邊緣化的不滿加劇,引發分離主義情緒和致命襲擊,導致緊張局勢升級,北京隨之加強鎮壓。

但在習近平領導下,共產黨對新疆的控制前所未有地收緊,外界指責當局強制漢化維吾爾人。習近平9月視察新疆時稱該地發展「翻天覆地」,並呼籲「宗教中國化」——即讓信仰符合中國文化與社會價值。

同時,大量投資湧入新疆。目前約有200家國際連鎖酒店——包括希爾頓與萬豪——已進駐或正籌建。

據中國官方數據,2024年新疆接待遊客約3億人次,是2018年的兩倍。旅遊收入同期增長約40%,達3600億元人民幣。僅今年上半年就有約1.3億人次遊客造訪,創造1430億元人民幣收入。

雖然外國旅客增加,但絕大多數遊客仍來自中國內地。

北京現設定雄心目標:2030年前吸引年遊客超4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達1兆元人民幣。

在慶祝新疆成為中國自治區70週年的活動上,孩子們在街頭玩耍。前景中,一個男孩穿著橘色花紋外套,一個女孩穿著紅色毛衣,雙手比劃著手勢。

Getty Images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強了對新疆的控制。

但仍有人心存畏懼。孫昇堯說,因為許多人仍覺得新疆不安全,自己2024年5月出發前花了好一段時間才說服朋友同行。23歲的他也曾忐忑,但旅行過程讓這些顧慮逐漸消散。

他們從烏魯木齊繁華街頭出發,與一名漢族司機同行,在山間與草原間奔波八天,讓他驚嘆不已。

在新疆,司機與導遊多為漢族,如今漢族約佔該地人口四成。孫昇堯說,他們與維吾爾族人互動不多,但他們遇到的少數維吾爾族人「非常熱情」。

回國後,他甚至成了新疆的推廣者,認為外界對新疆有「誤解,認為那裡危險且局勢緊張。 「如果我能讓哪怕一個人更多地了解新疆,我就能幫助消除一些偏見。」

對他而言,旅途中所見的壯麗景色抹去了國際報導中那些令人不安的指控。他承認新疆監控嚴密,處處可見警察檢查站與攝像頭,外國遊客也必須入住指定酒店,但他不以為意:「確實有大量警力,但這不代表這裡有什麼大問題。」

不過,並非所有遊客都認為他們所見的都是「真實」的新疆。

同樣來自新加坡的丹莫莉·席瓦多莉(Thenmoli Silvadorie)與朋友5月同行十天。她說:「我很好奇維吾爾文化,想看看那裡有什麼不同,但結果相當失望。」

她與朋友都戴著頭巾,有些維吾爾族小販對她們說「羨慕妳們能自由戴頭巾……但我們未能深入交談」。她補充說,多數當地清真寺也不准她們參觀。

儘管如此,新疆對外國遊客仍具巨大吸引力。中國本身是熱門旅遊國,而新疆則被包裝成一處「未受破壞」和商業化程度較低的地方。

官媒《環球時報》5月報導稱,越來越多外國人「以開放心態造訪新疆,想親眼見證真實情況」。

中共也積極宣傳符合官方敘事的外國網紅內容。德國影片博主肯·阿布羅德(Ken Abroad)在其影片中稱:「我(在新疆)看到的『清真寺』比美國或歐洲任何國家都多。」

但並非所有人都這麼看。作家喬許·薩默斯曾在2010年代居住在新疆,他告訴BBC,喀什老城「被徹底拆除、重新規劃和重建,完全沒有反映維吾爾文化」。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7年,照片中一位維吾爾族婦女正在喀什古城自家門外掃地。

Getty Images
中國重新開發了喀什古城,喀什古城長期以來被視為維吾爾文化的歷史中心。

根據人權觀察2024年報告,2009至2023年間,新疆上百個與維吾爾宗教、歷史或文化相關的村莊名稱被更改。該組織還指控中國當局關閉、拆毀或改建清真寺,以限制伊斯蘭教的傳播。

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也記錄了嚴重人權侵害行為。BBC於2021與2022年的調查報導發現了支持再教育營的存在證據,以及性虐待與強制絕育的指控。

北京方面否認一切指控。在國內,中共一直在努力重塑這個曾經被視為動盪不安的省份的形象,以吸引更多國內遊客。而且,這項策略似乎正在奏效。

安娜第二次造訪新疆與母親同行。母親看了一部以北疆阿勒泰地區為背景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後心生嚮往。該劇由政府資助並在官媒大力推廣。

阿勒泰在中國網絡上擁有無數粉絲。小紅書上一則留言寫道:「誰能想到我闖入了上帝的秘密花園阿勒泰?在喀納斯湖畔,我終於明白何謂人間仙境。這裡將山川湖海的浪漫織進同一幅畫卷。」

另一則留言寫道:「黎明時分,我在客棧遠望牛群在草地上吃草,金色白樺林在陽光中閃耀,就連空氣都彷彿瀰漫著甜蜜的氣息——這種未受破壞的美景正是我一直嚮往的阿爾泰。」

旅行社形容新疆「充滿異國情調」且「神秘莫測」。其中一家名為「漫遊鏡頭」(The Wandering Lens)的旅行社表示,這裡「自然與文化完美融合,是你在中國其他地方體驗不到的」。這些旅遊團的價格各不相同。為期10天的旅行,不含機票的費用可能在1500美元到2500美元之間。

沿著宜照高速公路行駛,欣賞沿途山巒和山谷的景色,這是一條很受歡迎的風景優美的自駕路線。

Anna
旅行社將新疆描述為「充滿異國風情」和「神秘莫測」。

一般行程通常包括北疆喀納斯國家公園、高山湖泊、五彩灘,以及參訪維吾爾村落,你可以乘馬車,和維吾爾族人一起體驗家庭生活。

若前往南疆,行程更具冒險性,通常包括開車穿越沙漠、各種湖泊遊覽,以及參觀擁有 2000 年歷史的絲綢之路古城喀什。

遊客常在網上分享行程,包括多彩的路線圖,搭配維吾爾美食照片,例如辣燉菜、「大盤雞」、烤羊肉串與馬奶酒。有人還提到「重現絲路盛景的長達數小時表演」。

如果你在小紅書或微博搜索「新疆」,你看到的幾乎全是誇讚美景與標誌性建築的貼文,但這些貼文沒有提到外界的控與當地人權問題相關的內容。

每年的這個時候,中國社交媒體上充斥著新疆胡楊林在金色陽光下閃耀的照片。

1998年離開新疆的維吾爾裔美國人伊拉德·卡什加里(Irade Kashgary)說,「共產黨正在『通過將維吾爾人作為旅遊景點,來推銷他們自己版本的維吾爾文化』。」

「他們在告訴世界:我們只不過是在社交媒體看起來很光鮮艷麗、會跳舞的民族。」

身為維吾爾族維權人士,卡什加里看著自己家鄉在太平洋彼岸越來越受歡迎,但呼籲遊客「正視新疆的嚴重問題」。

「我無權叫人不要去新疆,但他們要明白,他們看到的只是被粉飾過的新疆。」她說。

「與此同時,像我這樣的人卻永遠無法回去,只因為我們參與了維權活動。那裡太危險了……可是,為什麼我不能回去?那是我的家鄉。」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