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根據在肯尼亞西北部的一項發現,數百萬年前的最早人類可能已是發明者。
研究人員發現,在名為納莫羅圖庫南(Namorotukunan)的考古遺址中,生活於275萬年前的原始人類持續使用石器工具長達30萬年。
先前的證據顯示,早期人類使用工具的行為是零星的:隨機發展且迅速被遺忘。 在納莫羅圖庫南的這項發現是首次證明該技術曾經代代相傳,延續了數千世代。
根據主導此項研究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大衛·布勞恩(David Braun)教授表示,這項發現已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為我們對人類演化的理解帶來了極具說服力的重大顛覆性證據。
他說:「我們曾以為工具使用可能只是曇花一現,然後就消失了。但當我們看到30萬年來持續出現相同的行為,這種想法就不可能成立。」
「這是一種行為的長期延續。工具使用在人類及其祖先中,很可能比我們原先認為的還要早得多,也持續得更久。」
考古學家在納莫羅圖庫南花了十年時間,挖掘出1,300件銳利石片、石鎚和石核,每一件都是透過精心敲擊從河床收集的岩石製成的。這些工具使用的是被稱為「奧都萬技術」(Oldowan)的工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廣泛使用的石器製造技術。
相同類型的工具出現在三個不同的地層中。地層越深,代表時間越久遠。研究團隊的資深地質學家、來自巴西聖保羅大學的丹·帕爾庫·羅利爾(Dan Palcu Rolier)博士指出,許多石頭是特別挑選的高品質材料,顯示製作者技藝高超,清楚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
他在接受BBC新聞訪問時表示:「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精湛工藝水準。」
「這些人是非常敏銳的地質學家。他們懂得如何尋找最好的原材料,而這些石器工具非常出色。基本上,有些甚至鋒利到可以割傷手指。」
地質證據顯示,工具的使用可能幫助這些人在劇烈的氣候變化中生存下來。
「這片土地從茂密的濕地轉變為乾燥、火災頻繁的草原和半沙漠地形。」肯尼亞國家博物館資深科學家拉哈布·N·金揚朱伊(Rahab N. Kinyanjui)說道。
這些劇烈的環境變化通常會迫使動物族群透過演化來適應,或是遷移至其他地區。但根據帕爾庫·羅利爾(Palcu Rolier)博士的說法,該地區的工具製作者卻能夠依靠技術而非生物上的適應來繁衍生存。
「科技使得東圖爾卡納(East Turkana)的早期居民能夠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不是改變自身,而是改變他們獲取食物的方式。」
不同地層中發現的石器證據顯示,這些原始人類在長期且持續的時間裡,挑戰了生物演化的規律,找到了控制周遭世界的方法,而不是任由環境左右自身。
羅利爾博士指出,這一切發生在人類誕生的最初階段。
「工具的使用意味著他們不需要透過改變身體來適應環境變化。相反地,他們發展出所需的技術來獲取食物:用來撕開動物屍體和挖掘植物的工具。」
在該遺址發現的證據顯示,有動物骨骼被打碎、被這些石器切割的痕跡,這意味著即使面對環境變遷,他們仍能持續以肉類作為主要的食物來源。
帕爾庫·羅利爾博士表示:「這項技術為這些早期居民帶來了優勢。」
「隨著環境改變,他們能夠取得不同種類的食物。雖然食物來源在改變,但因為他們掌握了這項技術,就能克服挑戰,獲得新的食物。」
大約在275萬年前,該地區居住著一些最早期的人類,他們的大腦相對較小。據推測,這些早期人類與他們的演化祖先——被稱為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ines)的一支前人類群體——共同生活。南方古猿擁有較大的牙齒,並具備黑猩猩與人類的混合特徵。
納莫羅圖庫南地區的工具使用者很可能是這些群體之一,甚至可能是兩者兼具。
布勞恩教授指出,這項發現挑戰了許多人類演化專家的觀點,即持續使用工具出現的時間要晚得多,大約在240萬至220萬年前,那時人類的大腦已經進化得相對較大。
「過去的論點是,我們看到大腦體積有明顯的增長,因此常常主張工具使用是為了供養這顆大腦,」他說。
「但我們在納莫羅圖庫南看到的是,這些非常早期的工具是在大腦體積增加之前就已經被使用了。」
布勞恩教授稱:「我們可能大大低估了這些早期人類及其祖先的能力。我們其實可以將人類透過技術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追溯到275萬年前,甚至可能更早。」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6/11/2025 11:00AM
06/11/2025 11:00AM
05/11/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