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印尼將前總統蘇哈托(Suharto)追授為國家英雄,他作為獨裁者的爭議性歷史引發了激烈抗議。
在蘇哈托於1960年代至1990年代掌權的新秩序時期(Orde Baru),印尼經歷了快速的經濟成長,但也伴隨著政治暴力鎮壓。據估計,數十萬名政治異議人士在此期間遭到殺害。
國家英雄獎是印尼每年舉行的表彰活動,旨在肯定個人對國家的貢獻。
已故的蘇哈托與另外九人星期一(11月10日)一同被列入新一批國家英雄名單,頒授儀式由現任印尼總統、蘇哈托前女婿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主持。
今年10月,印尼社會部與文化部提名近50人角逐國家英雄榮譽,其中包括蘇哈托。
星期一在雅加達國家宮舉行的頒授儀式上,蘇哈托的子女代表領取了這項榮譽。
印尼總統府在頒獎儀式的直播中配以旁白稱,蘇哈托「在印尼獨立時期嶄露頭角」,並在1945年日惹(Yogyakarta)的一場戰鬥中「領導解除日軍武裝」。
然而,蘇哈托獲頒國家英雄稱號在印尼民間社會引發強烈反對。
上週,約100人在雅加達集會抗議蘇哈托的提名,另有近1.6萬人簽署網上請願書表達相同訴求。
民間團體國際特赦組織印尼分部(Amnesty International Indonesia)早前發表聲明,批評此舉是「試圖粉飾蘇哈托威權政權的罪行」,並形容這是「扭曲歷史的企圖」。
蘇哈托獲頒國家英雄稱號本就具爭議性,而由普拉博沃頒授更令爭議加劇。兩人在人權紀錄方面皆難以迴避。
1965年蘇哈托奪權時,印尼爆發血腥屠殺,據信有至少50萬名疑似共產黨人遭到殺害,成為印尼歷史上最混亂的篇章之一。
他掌權的30年間,印尼社會充斥酷刑、失蹤與公民自由受壓;他在50年前入侵東帝汶(East Timor)的軍事行動,被視為冷戰時期最殘酷的軍事行動之一。
儘管如此,蘇哈托的長期統治無疑塑造了現代印尼。他雖不惜動用武力,但其主要目標是推動國家發展與穩定。
儘管貪腐嚴重,他在經濟方面仍取得一定成效。
在他掌權的30年間,印尼經濟年均增長達7%,而通脹率則從1966年的逾600%降至約10%。
如今,印尼已成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
蘇哈托最引以為傲的稱號是「建設之父」(Bapak Pembangunan),但他也被指在任內侵吞數十億美元公款。
1998年金融危機期間,蘇哈托面對空前反對聲浪,最終選擇下台,為印尼帶來相對和平的政權交替。
如今,許多印尼人可能更傾向記得蘇哈托統治的正面一面。他於2008年逝世,享年86歲,獲國葬待遇。
十多年來,蘇哈托的支持者一直推動將其列為國家英雄,但因其爭議性歷史,相關努力屢屢受挫。
去年,其前女婿普拉博沃當選總統,引發外界對歷史修正主義的擔憂。
普拉博沃在勝選演說中讚揚蘇哈托政權。此後,他的政府試圖出版新歷史教科書,批評者認為這些教材淡化了新秩序時期的暴行。
普拉博沃本人曾是軍方將領,亦被指在蘇哈托政權下涉及侵犯人權與戰爭罪行。
他最廣為人知的指控是,在蘇哈托政權末期,他指揮一支部隊綁架並虐待多名民主運動人士。在23名受害者中,有人倖存、一人死亡,另有13人至今下落不明。
星期一同獲國家英雄榮譽的,還包括印尼第四任總統瓦希德(Abdurrahman Wahid)——當地人慣稱「古斯杜爾」(Gus Dur)——與勞工運動人士瑪西娜(Marsinah)。兩人皆為蘇哈托的反對者。此舉或有助安撫人權倡議者的不滿。
瑪西娜是一名工廠女工與社運人士,1993年遭綁架並殺害。她的死成為印尼工人權益鬥爭與蘇哈托政權壓迫的象徵。
瓦希德於2009年逝世,與蘇哈托關係一向緊張。他曾公開批評蘇哈托,但也在政治上保持務實合作。多年來,他是印尼自由與包容的代表性聲音,致力推動民主改革。
補充報導:BBC記者阿詹格拉斯特里(Astudestra Ajengrastri)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1/11/2025 05:00PM
11/11/2025 05:00PM
11/11/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