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壓力會摧毀你的健康。它會引起頭痛、胃痛、失眠——而且還會改變你的飲食習慣。
當我們感到壓力時,可能會發現自己伸手去拿巧克力或披薩,或者完全喪失食慾。
但為什麼壓力會影響我們的食慾,以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應對呢?
「壓力其實是你身心對挑戰性和壓倒性情境的反應,在那一刻,你可能覺得自己無能為力,」美國耶魯大學跨領域壓力中心創始主任、臨床心理學家拉吉塔·辛哈(Rajita Sinha)教授表示。
各種環境中的事件、心中的焦慮,以及身體的變化(如極度飢餓或口渴)都會激活大腦中一個豌豆大小的部位——下丘腦,引發壓力反應,讓身體進入行動狀態。
辛哈向BBC解釋,這種「警報系統」會作用於我們身體的每個細胞,並激活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以提高心率和血壓。
短期壓力可能有益,能給我們一陣衝刺動力,或讓我們逃離危險或趕上截止期限。
但是,長期來看,「慢性」壓力則會帶來危害。而患有慢性壓力的人——這可能由持續的關係、工作或財務壓力引發——可能會出現憂鬱、睡眠問題和體重增加。
壓力可能放大或完全壓抑飢餓感。
「我記得當我準備考試時,感覺很噁心,」神經眼科醫師、《壓力免疫》(Stress-Proof)和《超高效》(Hyperefficient)書籍的作者米圖·斯托羅尼(Mithu Storoni)表示。
她又補充稱:「我們現在當然知道,這可能發生的一個原因是胃腸系統——你的胃和腸——與大腦之間存在直接途徑,」
壓力會抑制迷走神經的活性——這條神經從腦幹延伸至腹部。
迷走神經在大腦與腸道之間傳遞訊號,告知大腦胃部的飽足感和身體的能量需求。
因此,對某些人來說,這種功能失調會壓抑他們的食慾,斯托羅尼表示。
她又告訴BBC「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知道,當你突然感受到壓力時,你的大腦需要糖分」。
她表示,這會讓其他人「下意識地尋求某種東西來補充能量」,為意外情境做好準備。
慢性壓力的影響可能大於短暫的噁心或人體對糖分的渴望。
辛哈教授解釋說,當身體處於壓力狀態時,血液中會充滿糖分,暫時降低胰島素(一種調節血糖水平的荷爾蒙)的效力。
此外,葡萄糖會停留在血液中,而非用於能量,導致血糖水平上升。
這會讓慢性壓力患者面臨長期高血糖和胰島素阻抗的風險,這可能導致體重增加或糖尿病等疾病。
反過來,體重增加會讓身體更容易受到食慾變化的影響。一般來說,體脂過多的人更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這意味著當他們感到壓力時,大腦會要求更多的糖分。
辛哈教授說,「我們稱之為正向回饋循環,也就是一件事引發另一件事。這是個惡性循環,很難打破,因為我們會陷入其中」。
斯托羅尼表示,提前規劃管理壓力的方式,是避免忙碌期過度進食的最佳方法之一。
此外,她還提醒別忘了基本原則——睡眠至關重要。
「我建議……真正把睡眠視為主要因素,因為睡眠能重置參與壓力反應的三個器官,」她說。
睡眠能讓大腦中那個小部位——下丘腦——以及腦下垂體和腎上腺恢復平衡,停止壓力壓力荷爾蒙的產生。
斯托羅尼說:「如果你睡眠不足,所有的渴望以及對含糖食物的需求都會被放大,因為睡眠不足會讓你的大腦需要更多能量。」
她還告訴BBC說,運動也能提升你從壓力狀態轉移到放鬆狀態的能力,並改善大腦功能。
如果你即將面臨高壓時期,專注於這些基本要素能幫助你抵抗因壓力而引起的暴食。
斯托羅尼說:「做所有能讓你的生理基準狀態保持絕對正常的事。」
辛哈教授建議,避免壓力時吃太多糖分的最簡單方法之一,就是乾脆不買垃圾食物。
她告訴BBC說,「這是很實際的事。把它們放在不易觸及的地方,因為你會傾向伸手去拿或感到誘惑,這很難抗拒。」
「另一點是考慮一天中定期吃一些健康的小餐,這樣可以緩解飢餓感和對甜食的渴望。」
避免食用會導致血糖飆升的食物——例如披薩和含糖零食等富含簡單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很重要。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豆類和魚,或健康碳水化合物如扁豆或全燕麥,是很好的替代品。
另一個值得考慮的點是限制酒精——許多人會轉向酒精來緩解壓力。
「所以,如果你是在壓力下會伸手拿酒的人,那麼在壓力期盡量減少接觸酒精,是件很棒的事,」斯托羅尼醫生向BBC建議。
考慮你的社交網絡也能幫助你保持平衡,並讓你的飲食免受壓力影響。
辛哈教授解釋說:「社會已經建立了一些很好的方式來阻斷壓力與進食的連結——無論是共同用餐,還是偶爾一起烹飪。」
「我認為,我們需要回歸一些基本原則,來重建我們與食物的關係,以針對壓力與進食的連結,」她補充說。
拉吉塔·辛哈教授和米圖·斯托羅尼醫生接受BBC《食物鏈》(Food Chain)節目主持人魯思·亞歷山大(Ruth Alexander)的專訪内容。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4/11/2025 11:00AM
14/11/2025 11:00AM
14/11/2025 08: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