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韓國政府宣布已與美國達成最終協議,將合作建造核動力潛艇。根據白宮週四發布的資料,美國已批准「攻擊型潛艇」的建造,並同意與韓國在燃料資源方面合作。
這項協議標誌著美韓關係的一個重要進展,而此時正值朝鮮半島局勢日益緊張之際:西面是擁有核武的朝鮮,東面是擴張主義的中國。
以下是你需要了解的協議內容。
美國與韓國之間的協議,是在兩國領袖於上月達成一項全面貿易協議後出現的。該協議規定,互惠關稅將從25%降至15%。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今年稍早對首爾徵收25%關稅,而韓國總統李在明成功通過談判協商降至15%。作為交換,首爾表示將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其中2,000億為現金投資,1,500億用於造船。
白宮週四發布的聲明指出,美國已「批准大韓民國建造核動力攻擊潛艇……[並將] 密切合作推進該項目的需求,包括燃料來源」。
特朗普先前在他的社群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發文稱,這些潛艇將在費城一座由韓國財閥「韓華集團」(Hanwha)經營的船廠建造。
目前只有六個國家擁有核動力戰略潛艇: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與印度。
韓國目前擁有約20艘潛艇,但全部為柴油動力,因此需要更頻繁上浮。而核潛艇則能航行更遠、更快。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寫道:「我已批准他們建造核動力潛艇,而不是他們現在擁有的老式、靈活度差得多的柴油潛艇。」
韓國在民用核能領域是強國。上世紀70年代曾發展核武計畫,但在美國施壓下放棄。因此其濃縮或再處理鈾的能力受到美國限制,完全依賴進口。
這項新艦艇計劃旨在反制朝鮮,而朝鮮最近也透露正在推動自己的核潛艇計畫。
李在明總統上月在APEC峰會對特朗普表示,韓國需要核潛艇正是為了這個目的。
韓國國防部長安圭伯上週在電視訪問中說,核潛艇將成為韓國「值得驕傲的成就」,也是在對朝鮮防衛上邁出的巨大一步。
他補充說,核潛艇的隱匿性會讓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夜不能寐」。
朝鮮也在推動核潛艇計畫——據韓國官員稱,可能得到俄羅斯的協助。
2025年3月,朝鮮公布了聲稱正在建造的核動力潛艇照片,並展示金正恩視察船廠的畫面。
朝鮮預料將在未來數年內獲得核潛艇。
朝鮮還擁有約50枚核武,作為其更廣泛核武計劃的一部分。
世宗研究所研究員趙琵娟表示,韓國取得核潛艇將有助於在東亞日益升高的軍備競賽中維持相對平衡。
她告訴BBC:「朝鮮擁核已是既成事實。(韓國取得)核潛艇只是在緊張局勢加劇的趨勢中的一步。」
核動力潛艇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韓國防衛能力尚不明確——部分專家認為,儘管造價不菲,但對朝鮮半島力量平衡的改變有限。
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梁旭(Yang Uk,音譯)告訴BBC,核潛艇的主要作用是向韓國選民保證政府正積極回應朝鮮的核威脅。
「韓國無法自行研發核武來對抗朝鮮。」梁博士說,「那他們能做什麼?部署核潛艇。」
不過,梁博士認為朝鮮可能會樂見這項變化,因為這加強了其擁核的正當性——使得要求平壤放棄核武變得更加困難。
趙琵娟則強調,這項潛艇協議給韓國帶來戰略優勢,形容它是「重大的變化」,「意味著韓國現在是一個區域性參與者」。
她說:「核潛艇最好的特點是速度。它可以航行得又快又遠,韓國可以與更多國家共同操作。」
對華盛頓而言,支持韓國的核動力潛艇計畫,很可能意在向朝鮮及中國施壓。
「特朗普把國防支出的負擔放在韓國身上。」梁博士解釋,「韓國將大幅增加其國防預算。他們將成為美國的代理人,對中國與朝鮮施壓。」
美國與中國長期爭奪在韓國的戰略影響力,讓首爾在地緣政治上如走鋼索。近來,中國增加在靠近韓國海域邊界附近的海軍活動——與南海的動作類似。
梁博士說,北京對韓國與美國達成核潛艇協議必定「非常憤怒」。
協議宣布後,中國駐韓國大使戴兵表示,希望韓國能「審慎處理此事,顧及各方關切」。他補充,北京正透過外交渠道與首爾溝通,並強調「朝鮮半島以及區域的(安全)局勢仍然複雜敏感」。
雖然特朗普表示潛艇將在費城建造,並為美國帶來就業機會,但韓國官員堅稱潛艇必須在本地建造,因為現有設施能在更短時間內完成。
據報導,韓國總理金民錫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費城那座由韓國擁有的船廠「沒有能力」建造這類艦艇。
船廠擁有者韓華集團尚未對此發表評論。
但既然協議已經達成,下一步就是調整兩國的核能協議,使美國能提供核燃料,並為其軍事用途設定界線。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6/11/2025 05:00PM
16/11/2025 05:00PM
16/11/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