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科學家分析了逾10,000例海洋動物的解剖,以了解塑料(塑膠)攝入如何導致死亡。
研究發現,海鳥只要吞下23片塑料,就面臨極高風險,死亡機率高達90%。海洋哺乳動物在吞下29片塑料後也達到類似危險程度,而海龜則需攝入約405片塑料才會達到同樣的死亡門檻。
研究人員對塑料的危險性之低感到驚訝——體積不到一個足球的軟塑料就足以令海豚死亡,而海鳥吞食幾塊比豌豆還小的橡膠碎片就可能喪命。
他們表示,這些研究結果有助於推動全球保護野生動物的努力。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塑料污染確實對海洋野生動物構成生存威脅。」美國環境組織「海洋保育協會」(Ocean Conservancy)的首席研究員艾琳·墨菲博士(Dr Erin Murphy)表示。
這項分析使用了全球收集的海鳥、海龜以及海洋哺乳動物(如海豹、海獅和海豚)的解剖數據。結果顯示,近一半的海龜、三分之一的海鳥,以及十分之一的海洋哺乳動物曾吞食塑料。
研究人員估算了不同種類塑料在各類海洋動物群體中造成的死亡風險。
他們發現,塑料的種類至關重要:橡膠對海鳥最具危險性;軟塑料與漁業廢棄物對海洋哺乳動物威脅最大;而硬塑料與軟塑料皆會危害海龜。
這項研究僅檢視了動物胃部中發現的塑料,並未評估化學影響或纏繞效應,這意味著實際危害的規模可能更大。
目前已有數百種海洋物種被發現體內含有塑料。海鳥常吞食塑料碎片,而海龜則會將塑料袋誤認為水母。然而,直到現在,科學家仍缺乏精確數據來判斷不同體型的動物需要攝入多少塑料才會致命。
墨菲博士(Dr Murphy)補充說:「要有效解決塑料污染,科學結論十分明確。我們必須減少塑料生產量、改善回收與收集機制,並清理已存在環境中的塑料。」
這項研究已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0/11/2025 11:00AM
20/11/2025 08:00AM
19/11/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