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人類會接吻,猴子會親吻,甚至北極熊也會親吻。如今,研究人員重建了「接吻」的演化起源。
研究顯示,嘴對嘴的親吻可能在2,100萬年前就已出現,並且是人類與其他大型猿類共同祖先所熱衷的行為。
同一項研究還推測,尼安德特人也可能會接吻,甚至人類與尼安德特人之間可能也曾接吻。
科學家之所以研究「接吻」,是因為它在演化上是一個謎團——親吻沒有明顯的生存或繁殖利益,卻不僅存在於許多人類社會,也遍及動物界。
透過找到其他動物接吻的證據,科學家得以構建一個「演化家譜」,推算接吻最可能出現的時間。
為確保跨物種比較的是同一行為,研究人員必須給「接吻」一個非常精確、甚至略顯不浪漫的定義。
在刊登於《演化與人類行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ur)期刊的研究中,他們將接吻界定為非攻擊性的嘴對嘴接觸,「伴隨嘴唇或口部的某些動作,且不涉及食物傳遞」。
「人類、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會接吻,」負責該研究的牛津大學演化生物學家馬蒂爾達·布林德(Matilda Brindle)解釋,並指出:「這意味著牠們最近的共同祖先很可能也會接吻。」
她補充說:「我們認為,接吻大約在2,150萬年前於大型猿類中演化而成。」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符合其「接吻」科學定義的行為,出現在狼、草原犬鼠、北極熊(非常隨性,舌頭動作頻繁),甚至信天翁身上。
研究團隊聚焦靈長類,尤其是猿類,以構建人類接吻起源的演化圖譜。
同一研究還推斷,尼安德特人——距今約4萬年前滅絕的人類近親——也會接吻。
先前一項尼安德特人DNA研究顯示,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共享一種口腔微生物,即唾液中的細菌。
「這意味著,在兩個物種分化後的數十萬年間,他們必定曾交換唾液,」布林德博士解釋。
這項研究雖然指出接吻的演化時間,但未能回答「為什麼」會出現接吻行為。
目前已有多種理論,包括它可能源自我們猿類祖先的梳理行為,或是一種親密方式,用來評估伴侶的健康狀況,甚至彼此的適配性。
布林德希望這項研究能開啟探索答案的大門。
她表示:「理解這是我們與非人類親戚共享的行為,這是重要的。」
「我們應該研究這種行為,而不是因為它在人類中帶有浪漫色彩就將其視為可笑。」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5/11/2025 05:00PM
25/11/2025 05:00PM
25/11/2025 05:00PM